5,3,联系测量5.3 2,地面近井导线和近井高程路线采用附合路线形式可进行路线检核.提高测量精度,为了提高近井点测量精度。近井导线和高程测量技术要求与地面控制相同,5 3 3 一般盾构始发前也需要进行一次联系测量 但始发前观测条件较差 隧道内定向边较短.方位角误差比较大、一般掘进100m后进行联系测量导入的定向边才适合指导后续掘进施工。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规定.并结合各地盾构隧道的测量经验.当各次联系测量定向的地下起始边方位角较差小于12 时、可有效保证隧道的贯通,5。3 4,联系三角形法和陀螺全站仪,经纬仪,与垂准仪.钢丝、组合法一般应用于单工作井开挖且井口较小的施工条件。施工现场有两个工作井口或工作井敞口较大时可采用两井定向法。平硐和斜井进洞或者工作井敞口较大时可采用导线直传法 采用投点定向法的隧道地面须具备钻孔条件,1、当采用联系三角形法时 一般每次独立定向3次,悬吊钢丝间距、c值,在工作井井筒范围内宜取满足测量条件的最大值,联系三角形成直伸形,a、c.或a1、c。一般不大于1、5 a和a1分别为地面和地下连接点与其最近钢丝的距离、仪器至钢丝的距离可采用钢尺量距或在钢丝上粘贴反射片进行电磁波测距,地面,地下同一边测量较差小于2mm、角度观测应使用DJ2经纬仪或同等测角精度的全站仪,采用全圆测回法观测4测回,测角中误差为、2,两次测定的地下起始边方位角较差小于12 方位角平均值中误差为,8、联系三角形定向方法是竖井定向测量的常用方法、对传统联系三角形定向精度可以按下式计算,式中 M上。地上连接误差,M下。地下连接误差.θ.投向误差,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在地铁定向测量中限定的误差要求。地上的连接误差一般为5 计算公式如下,因此,在上述总误差中.地上测量误差占5。地下测量误差占10,投向误差占85、若想提高定向精度,提高钢丝的投向误差是关键,为此,除满足上述联系三角形一般最有利的形状外、为减弱风流对悬吊钢丝的影响,沿隧道风流方向合理布设垂线位置可提高投向误差,另外除布设单一联系三角形外,也可采用布设组合联系三角形的办法。提高地下起始边的定向精度,2,当采用陀螺全站仪 经纬仪、与垂准仪.钢丝。组合法时,陀螺全站仪,经纬仪.角度标称精度不低于2、陀螺全站仪测距标称精度不低于2mm,2mm。10,6.D、D为测量距离、单位.km、陀螺全站仪。经纬仪、1次定向精度小于15 垂准仪 钢丝。投点中误差为。3mm、同一边定向3次、每测回间陀螺方位角较差小于12、独立3次定向陀螺方位角平均值中误差为.8.陀螺全站仪,经纬仪,与垂准仪。钢丝。组合定向法也是竖井定向测量常用的一种方法。陀螺全站仪与垂准仪联合定向方法的定向精度取决于陀螺全站仪本身的定向精度,陀螺全站仪与垂准仪联合定向采用双投点,双定向的作业方法。采用定向精度比较高的陀螺全站仪进行定向。一次定向中误差可以小于5、现代的陀螺定向已经实现全自动定向 在定向精度 定向操作上都有了很大提高和改变 与传统定向测量相比精度高.速度快、该方法的特点是、陀螺全站仪定向以前的各个环节的方向测量误差不累计、垂准仪投点误差比较大.但其作为一个误差常量影响贯通误差.3,当采用两井定向法时.两个工作井中悬挂的钢丝距离宜取满足测量条件的最大值,也可采用铅垂仪代替钢丝。投点中误差为 2mm。架设钢丝时。按联系三角形法的相关要求测量钢丝的平面坐标。当采用垂准仪代替钢丝时 每次在基座旋转120、的三个位置 对垂准仪的平面坐标各测一测回、地下两投测点之间沿连通最短路径布设精密导线.并按照本规范第5.2.3条第2款要求施测,两井定向的数据按照无定向导线平差方法计算处理、两次测定的地下起始边方位角较差不大于12。方位角平均值中误差为,8 4,当采用导线直传法时、按本规范第5.2,3条第2款的要求进行 独立测量两次。地下定向边方位角互差不大于12 平均值中误差为,8,宜采用具有双轴补偿的全站仪,无双轴补偿时进行竖轴倾斜改正.垂直角不大于30 仪器和觇牌安置宜采用强制对中或三联脚架法,测回间检查仪器和觇牌气泡的偏离情况。气泡偏离超限时重新整平。5 当采用投点定向法时,如采用钢丝或垂准仪利用工作井或钻孔投点测量时 投测的两点相互通视,其间距不小于60m 架设钢丝或垂准仪投点时 独立测量三次。并按两井定向的相关要求测量钢丝或垂准仪中心的平面坐标。与钢丝或垂准仪的联测要符合本规范第5.2。3条第2款规定 投点中误差为。3mm。两次地下定向边方位角互差不大于12,平均值中误差为。8,5.3、5、在工作井内悬吊钢尺进行高程传递测量,一般地面、地下的两台水准仪同时读数,并在钢尺上悬吊与检定钢尺时相同质量的重锤、传递高程时独立进行3次测量。高程较差不大于3mm、计算高差时进行温度,尺长改正。盾构平硐或斜井进入 采用水准测量方法进行高程传递测量时,测量精度要符合本规范第5,2 3条第3款的规定、5,3,6.规定地下近井导线点和近井高程点数量的目的是使各点间构成检核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