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教育统计调查和分析,第十八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依照统计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 制定教育统计调查项目,调查对象属于教育行政部门管辖系统的。依法报国家统计局备案。调查对象超出教育行政部门管辖系统的 依法报国家统计局审批,制定教育统计调查项目 应当就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 科学性进行论证。征求有关地方.部门。统计调查对象和专家的意见、并按照会议制度集体讨论决定、教育统计调查项目和统计调查制度 应当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需要适时予以调整,并按规定重新申请审批或者备案 第十九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综合统计机构依法按照教育统计调查项目、制定教育统计调查制度 组织编制教育统计调查计划和统计调查方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增加或者减少补充性教育统计调查内容 应当依法报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 并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第二十条,教育统计调查制度应当对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对象,调查组织方式,调查表式,统计资料的报送和公布等作出规定 第二十一条,统计调查表必须标明表号。制定机关。批准或者备案文号,有效期限等标志.对未标明标志或者超过有效期限的统计调查表。教育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填报,第二十二条、教育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应当执行国家统计标准和补充性的部门统计标准 统计调查指标涵义,计算方法,分类目录,调查表式和统计编码等不得与国家统计标准相抵触,第二十三条、搜集。整理教育统计资料 应当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综合运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等方法。并充分利用行政记录.电子注册信息等资料。第二十四条,教育统计机构应当根据统计资料 对本地区或者本单位的教育事业发展进行统计分析和监测,提供咨询意见和决策建议,建立教育统计数据解读、预测预警机制、加强数据分析,增强教育统计分析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第二十五条、教育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应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深入挖掘数据资源.综合运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提高统计分析和应用能力.教育统计机构可委托专门机构承担教育统计任务,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组织实施统计调查和资料开发、可以引入第三方机构对教育统计工作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