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财政监督 规范财政管理,维护财政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财政监督。是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依法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企业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统称被监督对象.涉及财政收支及其他有关财政.财务、会计管理事项进行的审查 稽核 检查,评价和处理等活动、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财政监督工作,本省驻外机构和企业,事业单位的财政监督适用本办法.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按照财政管理体制和财务隶属关系实施财政监督,上级财政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可以对下级财政部门监督的重大事项直接实施财政监督 也可以将其监督的事项委托下级财政部门实施,下级财政部门认为所监督事项重大或者由于特殊原因难以实施监督的,可以报请上一级财政部门决定.对财政监督的管辖权有争议的、由共同的上一级财政部门决定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财政监督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支持财政部门依法履行财政监督职责,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配合.协助财政部门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第六条,财政部门应当依法实施财政监督、加强源头监管。过程跟踪和效果考核.做到事前审核,事中监控 事后检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财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规范自身管理行为,第七条,被监督对象在财政监督中 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有权拒绝财政部门违法实施的财政监督.第八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有权举报财政违法行为。财政部门应当为举报单位和个人保密,并按规定对举报有功人员予以奖励。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打击 报复。陷害举报人或者财政监督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