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源 更多>
  •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信联络系统建设规范 AQ 2036-2011
  • 含铬电镀污泥处理处置方法 GB/T 39300-2020
  • 废氯气处理处置规范 GB/T 31856-2015
  •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GB 15577-2018
  • 氯气安全规程 GB 11984-2008
  •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第四部分 近岸海域沉积物监测(发布稿) HJ 442.4-2020
  • 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评估准则 GB/T 20009-2019
  •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基础方法 第2部分:水污染虚拟治理成本法 GB/T 39793.2-2020
  •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吸泥机 HJ/T 266-2006
  •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第一部分 总则(发布稿) HJ 442.1-2020
5.3。尾矿坝设计5,3,1.尾矿坝坝址选择应以避免不良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为原则、结合尾矿库回水.防洪及堆积坝填筑等因素综合确定,5.3,2 初期坝坝型应根据尾矿堆存方式,尾矿坝筑坝方式 地震设计烈度等因素综合确定,地震设计烈度为.度时,初期坝应选用抗震性能和渗透稳定性较好且级配良好的土石料筑坝。上游式尾矿筑坝法的初期坝采用不透水坝型时 应采取可靠的坝体排渗方式,5,3 3、初期坝坝高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能贮存选矿厂投产后6个月以上的尾矿量、使尾矿水得以澄清.当初期放矿沉积滩顶与初期坝顶齐平时,应满足相应等别尾矿库防洪要求,在冰冻地区应满足冬季放矿的要求 满足后期堆积坝上升速度的要求 上游式尾矿坝的初期坝坝高与总坝高的比值应不小于1。8、5,3,4,遇有下列情况时 尾矿坝坝基应进行专门研究处理.易产生渗漏破坏的砂砾石地基。易液化土 软黏土,冰渍层,永冻层和湿陷性黄土地基,岩溶发育地基 涌泉及矿山井巷。采空区等,5,3 5 湿式尾矿库尾矿堆积坝筑坝应满足下列要求.地震设计烈度为.度时。上游式尾矿筑坝尾矿堆积高度不得高于30m,上游式尾矿筑坝的尾矿浆重量浓度超过35 时,应进行尾矿堆坝试验研究、上游式尾矿筑坝的全尾矿d,0 074mm颗粒含量大于85,或d.0.005mm颗粒含量大于15。时、应进行尾矿堆坝试验研究、中线式或下游式尾矿筑坝。分级后用于筑坝尾砂的d。0。074mm颗粒含量少于75 d。0、02mm颗粒含量大于10,时 应进行尾矿堆坝试验研究、筑坝上升速度应满足沉积滩面上升速度的要求,5.3。6.干式尾矿库的尾矿排矿筑坝应符合下列要求 尾矿排矿筑坝应边堆放边碾压,堆积坝顶面坡度应满足排水的要求。并不得出现反坡。当堆积坝顶面倾向堆积坝外边坡或库周截洪沟时.堆积坝顶面坡度不应大于2.尾矿排矿筑坝期间应设置台阶,分层碾压排放作业的台阶高度不应超过10m,台阶宽度不应小于1、5m,有行车要求时不应小于5m、推进碾压排放作业的台阶高度不应超过5m 台阶宽度不应小于5m。运行期间台阶的坡比应满足稳定要求,无黏性,少黏性尾矿分层厚度不得超过0,8m.黏性尾矿分层厚度不得超过0。5m。尾矿排矿筑坝过程中,应分阶段尽早形成永久边坡.影响堆积坝最终外边坡稳定的区域应采用分层碾压排放作业、压实度不应小于0,92。5.3.7,尾矿库挡水坝应按坝型满足相应的水库坝设计规范要求,防洪标准不应低于本标准的规定.5,3、8。上游式尾矿堆积坝沉积滩顶与设计洪水位的高差应符合表3的最小安全超高值的规定 滩顶至设计洪水位水边线的距离应符合表3的最小干滩长度值的规定,5,3,9,下游式和中线式尾矿坝坝顶外缘至设计洪水位时水边线的距离应符合表4的规定,坝顶与设计洪水位的高差应符合表3的最小安全超高值的规定,5.3。10,洪水运行条件下坝前存水的干式尾矿库尾矿堆积坝防洪宽度应符合表5的规定,坝外坡面顶标高与设计洪水位的高差应符合表3的最小安全超高值的规定,5.3,11 尾矿库挡水坝坝顶与设计洪水位的高差不应小于表3的最小安全超高值.最大风水面高度和最大波浪爬高三者之和,5 3。12,设计地震水平加速度不小于0,05g地震区的尾矿库、湿式尾矿库尾矿堆积坝滩顶与正常生产水位的高差不应小于表3的最小安全超高值与地震沉降值,地震壅浪高度之和,挡水坝和一次建坝尾矿坝坝顶与正常生产水位的高差不应小于表3的最小安全超高值与地震沉降值,地震壅浪高度,最大风壅水面高度及最大波浪爬高之和、5 3,13。尾矿应进行渗流计算、渗流计算应分析放矿,雨水等因素对尾矿坝浸润线的影响,湿式尾矿库1,2级尾矿坝的渗流应按三维数值模拟计算或物理模型试验确定 5,3 14.尾矿堆积坝下游坡浸润线的最小埋深除满足坝坡抗滑稳定的条件外 尚应满足表6的要求。5。3.15。尾矿坝应满足渗流控制的要求。尾矿坝的渗流控制措施应确保浸润线低于控制浸润线,5 3.16,尾矿应满足静力.动力稳定要求.尾矿坝应进行稳定性计算、坝坡抗滑稳定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表7规定的数值、位于地震区的尾矿库,尾矿坝应采取可靠的抗震措施.5 3,17,尾矿库初期坝与堆积坝的抗滑稳定性应根据坝体材料及坝基的物理力学性质经计算确定,计算方法应采用简化毕肖普法或瑞典圆弧法 地震荷载应按拟静力法计算,尾矿库挡水坝应根据相关规范进行稳定计算.尾矿坝动力抗震计算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对于1级及2级尾矿坝的抗震稳定分析,除应按拟静力法计算外 还应进行专门的动力抗震计算.动力抗震计算应包括地震液化分析 地震稳定性分析和地震永久变形分析、位于地震设计烈度为,度地区的3级尾矿坝和设计烈度为,度及 度以上地区的4级和5级尾矿坝.地震液化可采用简化计算分析法、3级尾矿坝地震液化分析结果不利时 还应进行动力抗震计算 位于地震设计烈度为、区度地区的各级尾矿坝或位于、度地区的3级及3级以上的尾矿坝,抗震稳定分析除应采用拟静力法外、还应采用时程法进行分析、5.3,18。尾矿坝稳定计算的荷载应根据不同运行条件按表8进行组合,5 3.19,尾矿坝稳定计算断面应根据尾矿的颗粒粗细程度和固结度进行概化分区。概化分区的尾矿定名应按附录B确定、新建尾矿库的尾矿坝计算断面概化分区及各区尾矿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应参考类似尾矿坝的勘察资料综合确定,扩建、改建尾矿库的尾矿坝计算断面概化分区及各区尾矿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应根据勘察资料确定,5 3.20 尾矿堆积坝平均堆积外坡比不得于1.3。尾矿坝最终下游坡面应设置维护设施.维护设施应满足下列要求,设置马道、相邻两级马道的高差不得大于15m,马道宽度不应小于1。5m.有行车要求时,宽度不应小于5m、采用石料 土石料或土料等进行护坡,采用土石料或土料护坡的应在坡面植草或灌木类植物 设置排水系统。下游坡与两岸山坡结合处应设置坝肩截水沟 尾矿堆积坝的每级马道内侧或上游式尾矿筑坝的每级子坝下游坡脚处均应设置纵向排水沟。并应在坡面上设置人字沟或竖向排水沟、设置踏步,沿坝轴线方向踏步间距应不大于500m,5,3.21,中线式或下游式尾矿筑坝的坝体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应设置初期坝和滤水拦砂坝,在初期坝与拦砂坝之间的坝基范围内应设排渗设施,尾矿坝坝顶宽度应满足分级设备和管道安装及交通的需要.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