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保护管理第十六条,国家公园应当根据功能定位进行合理分区.划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实行分区管控。国家公园范围内自然生态系统保存完整 代表性强,核心资源集中分布,或者生态脆弱需要休养生息的区域应当划为核心保护区,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以外的区域划为一般控制区 第十七条。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在确保主要保护对象和生态环境不受损害的情况下 可以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开展或者允许开展下列活动。一,管护巡护.调查监测,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活动及必要的设施修筑、以及因有害生物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等开展的生态修复.病虫害动植物清理等活动。二.暂时不能搬迁的原住居民、可以在不扩大现有规模的前提下。开展生活必要的种植.放牧 采集,捕捞.养殖等生产活动.修缮生产生活设施。三 国家特殊战略,国防和军队建设。军事行动等需要修筑设施 开展调查和勘查等相关活动 四 国务院批准的其他活动。第十八条,国家公园一般控制区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在确保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情况下 可以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开展或者允许开展下列有限人为活动 一。核心保护区允许开展的活动。二,因国家重大能源资源安全需要开展的战略性能源资源勘查,公益性自然资源调查和地质勘查,三,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监测和执法 包括水文水资源监测及涉水违法事件的查处等 灾害防治和应急抢险活动.四 经依法批准进行的非破坏性科学研究观测,标本采集 五.经依法批准的考古调查发掘和文物保护活动,六。不破坏生态功能的生态旅游和相关的必要公共设施建设,七。必须且无法避让、符合县级以上国土空间规划的线性基础设施建设。防洪和供水设施建设与运行维护 八 重要生态修复工程.在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制度要求的前提下开展适度放牧,以及在集体和个人所有的人工商品林内开展必要的经营,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活动,第十九条,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应当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探索通过租赁,合作.设立保护地役权等方式对国家公园内集体所有土地及其附属资源实施管理.在确保维护产权人权益前提下 探索通过赎买.置换等方式将集体所有商品林或其他集体资产转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实现统一保护 第二十条,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应当组织对国家公园内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经济社会状况等开展调查监测和统计分析,形成本底资源数据库 第二十一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建立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评价体系 掌握国家公园内自然资源。生态状况。人类活动等现状及动态变化情况,定期将变化点位推送国家公园管理机构进行核实。第二十二条,国家公园内退化自然生态系统修复。生态廊道连通 重要栖息地恢复等生态修复活动应当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确有必要开展人工修复活动的,应当经科学论证、第二十三条.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巡护巡查制度,组织专业巡护队伍,开展日常巡查工作,及时掌握人类活动和资源动态变化情况 第二十四条 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国家公园科研能力建设 组织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文化传承,生态旅游,风险管控和生态监测等科学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第二十五条,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应当配合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清理规范国家公园区域内不符合管控要求的矿业权、水电开发等项目 落实矛盾冲突处置方案。通过分类处置方式有序退出。第二十六条、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应当依法履行森林草原防火.防灾减灾 安全生产责任、建立防灾减灾和应急保障机制。组建专业队伍.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预防和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第二十七条 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应当会同国家公园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防控国家公园内野生动物致害 依法对受法律法规保护的野生动物造成的人员伤亡、农作物或其他财产损失开展野生动物致害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