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监督检查程序第二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级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 综合考虑食品类别、企业规模 管理水平。食品安全状况,风险等级.信用档案记录等因素.编制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规定.根据风险管理的原则、结合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类别、业态规模,风险控制能力,信用状况,监督检查等情况 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风险等级从低到高分为A级风险.B级风险 C级风险、D级风险四个等级.第二十二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每两年对本行政区域内所有食品生产经营者至少进行一次覆盖全部检查要点的监督检查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特殊食品生产者.风险等级为C级 D级的食品生产者。风险等级为D级的食品经营者以及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等高风险食品生产经营者实施重点监督检查,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日常监督检查频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对通过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等发现问题线索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实施飞行检查 对特殊食品,高风险大宗消费食品生产企业和大型食品经营企业等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实施体系检查,第二十三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应当由2名以上,含2名。监督检查人员参加,检查人员较多的、可以组成检查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根据需要可以聘请相关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监督检查、检查人员与检查对象之间存在直接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检查公正情形的,应当回避,第二十四条,检查人员应当当场出示有效执法证件或者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出具的检查任务书、第二十五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督检查,有权采取下列措施、被检查单位不得拒绝.阻挠 干涉。一.进入食品生产经营等场所实施现场检查,二,对被检查单位生产经营的食品进行抽样检验。三、查阅、复制有关合同、票据。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四、查封,扣押有证据证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有证据证明存在安全隐患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工具和设备。五,查封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第二十六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配合监督检查工作。按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开放食品生产经营场所.回答相关询问,提供相关合同,票据,账簿以及前次监督检查结果和整改情况等其他有关资料。协助生产经营现场检查和抽样检验,并为检查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第二十七条。检查人员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和检查要点要求开展监督检查,并对监督检查情况如实记录,除飞行检查外,实施监督检查应当覆盖检查要点所有检查项目。第二十八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督检查,可以根据需要.依照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有关规定.对被检查单位生产经营的原料,半成品。成品等进行抽样检验 第二十九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督检查时.可以依法对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随机进行监督抽查考核并公布考核情况。抽查考核不合格的 应当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并及时安排补考。第三十条,检查人员在监督检查中应当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 必要时可以拍摄现场情况、收集或者复印相关合同.票据,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检查人员认为食品生产经营者涉嫌违法违规的相关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可以依法采取证据保全或者行政强制措施。并执行市场监管行政处罚程序相关规定、检查记录以及相关证据、可以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第三十一条。检查人员应当综合监督检查情况进行判定 确定检查结果 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第三十二条.发现食品生产经营者不符合监督检查要点表重点项目 影响食品安全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进行调查处理。第三十三条。发现食品生产经营者不符合监督检查要点表一般项目 但情节显著轻微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当场责令其整改 可以当场整改的、检查人员应当对食品生产经营者采取的整改措施以及整改情况进行记录 需要限期整改的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书面提出整改要求和时限,被检查单位应当按期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跟踪整改情况并记录整改结果,不符合监督检查要点表一般项目,影响食品安全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进行调查处理、第三十四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检查人员要求,在现场检查、询问、抽样检验等文书以及收集,复印的有关资料上签字或者盖章。被检查单位拒绝在相关文书 资料上签字或者盖章的,检查人员应当注明原因.并可以邀请有关人员作为见证人签字,盖章,或者采取录音,录像等方式进行记录,作为监督执法的依据。第三十五条.检查人员应当将监督检查结果现场书面告知食品生产经营者 需要进行检验检测的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告知检验结论。上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监督检查.还应当将监督检查结果抄送食品生产经营者所在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