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土地利用基本情况,第六条.土地利用现状.一,农用地.全市农用地面积为704214,9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6。28,耕地面积为369706,86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52、50。且以旱地为主、水浇地次之,旱地主要分布在本市西北部与南部山区.丘陵区以及中部盆地边缘的山前缓坡丘陵地带.水浇地集中分布在本市中东部地势平坦.水源较为充足的盆地区.山间谷地以及各区县城郊、园地面积为2069,52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0,29。主要分布在本市东部,东北部的应县金城镇。怀仁县何家堡乡。金沙滩镇、山阴北周庄镇、品种以苹果.梨,杏,葡萄为主.林地面积为226808,40公顷 占农用地面积的32 21 主要分布在本市西北部和东南部的山区 阴山 洪涛山、管涔山 恒山,牧草地面积为55072,01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7 82,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和东南部的山区,丘陵区,中东部平川区也有零星分布,其他农用地面积为50558 16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7,18,各区县均有分布,主要包括田坎 农田水利用地、农村道路和畜禽饲养地,二。建设用地 全市建设用地面积为57376,7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40.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44735 97公顷 占建设用地面积的77 97,其中。城市用地2832 20公顷。建制镇用地3972、31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27757.87公顷、采矿用地4069、43公顷 其他独立建设用地6104。16公顷 分别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6。33,8。88、62。05 9,10,和13,64.全市城镇工矿用地面积16978。10公顷,城镇人口63,25万人.人均城镇工矿用地268 40平方米.交通水利用地面积为7927、03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13 82。其中交通运输用地4860。81公顷,水利设施用地3066 22公顷 分别占交通水利用地面积的61.32。和38,68、其他建设用地面积为4713,75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8。22 主要为特殊用地和风景名胜设施用地.三.其他土地 全市其他土地面积为300843.4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8,32.水域面积为22076、19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的7.34.自然保留地面积为278767 22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的92、66,第七条、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土地利用结构不够合理、制约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供给结构不平衡 土地利用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城镇发展和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还不能满足。实现新跨越.建设新朔州,的需要。农业用地结构还不能满足,建设四大优质种植基地、建设优质高效畜牧基地。的需要 生态用地还不能满足建设,现代自然生态宜居的幸福城市。的需要。全市土地开发强度总体偏低.区域间还不协调 产业布局需进一步优化和引导、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支持能力偏弱,二。耕地质量总体较差,生产潜力未得到充分发挥.受地表侵蚀。盐碱危害,土壤肥力及生态环境等因素制约.本市耕地立地条件差,坡耕地多。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76 67、耕地平均复种指数仅75.耕作仍沿用传统的早春季节深耕深翻耕作方式 保护性耕作 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旱作节水技术应用率不足30,全市耕地质量总体较差 生产潜力和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用地和养地矛盾突出 耕地质量有待提高.三,土地资源利用粗放 集约利用水平不高,2005年全市地均GDP为170,06万元、平方公里.单位建设用地GDP为3149.01万元.平方公里。均低于山西省的平均水平、建设用地的二。三产业的平均产值为2158、46万元,平方公里,仅为山西省平均值的46、31.具体表现为土地开发投入不足。土地开发效率和开发强度较低、土地综合整治仍需继续加强.受集约用地观念差,招商引资难度相对较大等因素影响 部分城镇内部结构和布局缺乏科学性规划。全市闲置土地,低效利用土地的现象仍然存在.存量土地亟待盘活.土地利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采煤塌陷.毁损及压占破坏土地面积大、生态环境问题较重 煤炭工业是本市最主要的支柱产业,随着以煤炭为主的矿产资源开采与生产 也相应地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一是地质灾害严重,致使建筑物受损。耕地荒芜,井水干枯,人居条件恶化,二是固体废料,废石 煤矸石,粉煤灰 占地面积加大,对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三是对自然景观,文物古迹有所危害和威胁、全市1949,2005年累计原煤产量为81162万吨,平均万吨塌陷.毁损.压占破坏土地0。076公顷,第二节,上轮规划实施成效 第八条、上轮规划实施成效、一,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得到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保障 上轮规划实施以来 面对用地需求的快速增长。生态约束日益加大的形势,全市坚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妥善处理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关系,控制建设用地占用耕地,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加强土地开发整理与复垦.耕地和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2005年全市耕地保有量369706。86公顷。基本农田328900公顷。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增加土地投入。改造中低产田.耕地和基本农田质量有所提高 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二,未利用地得到开发。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日益显现,上轮规划实施以来、通过政策引导建设用地向荒草地,盐碱地、裸地等未利用地拓展 大力支持城镇发展和工矿建设,既缓解了建设用地矛盾.节约了用地成本。又有效保护了耕地 同时改善和提高了土地系统的生态质量。真正实现了。以建设促保护,的目的,土地生态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三。农用地规模合理增长.有效遏制了生态恶化加速趋势、上轮规划实施以来 全市农用地由1996年的681630,05公顷增加至704214、95公顷、生态建设实行。小治理。大保护,大力保护好现有林地。草地和湿地。实施了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森林公园建设和退耕还林 努力恢复和扩大林草植被,遏制土地沙化和盐碱化趋势 以森林植被为主体 建立乔灌草相结合的生态安全体系、生态环境加速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区域生态系统趋于稳定.四,统筹区域土地利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上轮规划实施以来,全市以新型能源工业基地、生态畜牧基地战略实施为目标 合理安排各类各业用地,促进了生产要素向中心城区,中心城镇。工业项目集中区等重点发展区域集聚,形成了、两轴。星点,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雏形、促进了资源开发逐步由低水平、小规模向高水平 大规模方向转变,产业结构由单品种的煤电输出型向综合开发精深加工型转变 传统的煤电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新型能源,煤化工、新型材料.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基础初步奠定.区域产业协调发展能力显著提高.五.严格土地用途管制。规划用地意识增强。上轮规划实施以来,全市认真执行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制度,以计划调控用地结构和时序,坚持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制度、控制和引导城乡建设合理用地的作用更为显现 强化项目土地规划审查制度,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方面的规划审查已全面推行。规划管地 依法用地意识逐渐增强。第九条 上轮规划存在的问题、一、上轮规划目标相对单一 上轮规划编制以耕地保护为核心 遵循以有限供给制约建设用地需求的原则.对耕地保护强调较多,对正常建设用地需求考虑不充分,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生产条件改善重视不够.与社会经济发展所要求的提供全面的土地保障有一定的距离,导致了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二 上轮规划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上轮规划编制时没有充分考虑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变化.没有预见国家土地利用政策的变化和调整、对本市城镇发展.工矿建设。新农村建设 生态环境建设以及本市城镇化进程估计不足,上轮规划确定的土地利用目标,结构及布局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保障本市科学发展用地的需求.三、上轮规划实施机制不配套,上轮规划确定的全市土地整理 复垦和开发补充耕地目标较高、特别是农村居民点整理任务较大 由于缺乏相应的投入配套和管理机制。除建设用地占补平衡得以落实外,补充耕地任务和农村居民点整理目标基本没有得到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四.上轮规划与相关规划的缺乏协调,上轮规划编制过程中、与城市规划,相关行业发展规划特别是工业项目布局衔接不够充分、规划所确定的用地布局与实际项目选址的差异较大,调整和修改规划频繁.既影响了规划实施管理的严肃性,又对建设发展带来不利不便 第三节.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第十条.未来面临的机遇,一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本市是国家能源基地.山西省矿产资源富集区,山西省政府围绕中央提出的实现,三个转变.确定了.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努力方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规划期内本市以 农业现代化、工业新兴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为主攻方向、全面推进 两区一城,山西省转型发展示范区,跨越式发展领先区 现代化工业新城、建设,必将推进本市资源整合 提升产业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对全市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转变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提供了重大契机和强力支持,二 土地集约利用政策的出台,党中央 国务院提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集约节约用地制度.国土资源部出台了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并将逐步健全各类建设用地标准体系。山西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矿产资源的实施意见.晋政办发 2006,56号,并与国土资源部签订,关于创新矿业用地管理机制的合作协议。晋国土资发.2010.442号,要求控制增量 盘活存量。使用流量.积极开展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探索矿业用地与新农村,城镇化建设相结合的路子、创新矿业用地管理机制、这些有关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政策.必将对本市各类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升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三 国家粮食战略工程的实施 国家粮食战略工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必将加速本市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高效农业.绿色农业转变 同时.随着国家逐步加大农业投入、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扶持力度.调动农民种粮和保护耕地积极性。这为实现农用地结构调整和耕地。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奠定了基础.四、区域协调发展与城市定位调整 本市在新时期提出了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不断提升发展的胆气和魄力 以转型发展为主线.努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以跨越发展为目标。以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为动力.立足,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四条路径,将、四化一体 作为统筹协调,互促互动、有机统一的发展战略,谱写现代自然生态宜居的幸福城市新篇章 第十一条。未来面临的挑战,一 耕地保护形势更加严峻,耕地占补平衡难度加大。本市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工矿,交通水利以及 生态朔州,建设用地需求巨大,而且不可避免地占用部分耕地、同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食物消费结构的升级、耕地的需求量也将进一步加大、而本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难度大 生态环境约束大。制约了本市耕地资源补充能力 因此、全市耕地开发,保护和占补平衡难度加大.人均耕地占有量下降的趋势难以扭转.耕地保护形势严峻,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保障发展任务艰巨.规划期内 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将大大提速,传统煤炭,电力产业以及新型能源,化工,冶金、材料 食品等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加速落地,北同蒲增设四线铁路。朔州环城高速公路。开发南路南延及恢河立交桥,引黄北干工程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用地需求激增、用地方式出现新特点,同时,资源开发用地还存在着不确定性 这不仅使本市各项建设用地的供给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也给现行土地规划管理模式 政策带来挑战,三 土地承载力有限,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的任务加重.本市属于典型的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低温干燥,多风少雨 区域生态基础比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北部。西部 南部山区和丘陵区干旱缺水.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受到生态环境和水资源承载力的限制 局部地区人地矛盾和土地退化问题突出.本市是矿产资源大市,随着煤炭 铁矿,高岭土等矿产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增大。有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土地破坏,并对生物的多样性.现有地表水系统和地下水系统产生不利影响。这必然使全市生态恢复与建设任务加重 四,用地矛盾逐步显现,统筹协调用地难度加大.随着国家加强耕地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期内本市对耕地保护的要求将更加严格,对园地,林地,草地及河流,水库等具有生态功能用地的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在经济社会发展、各类各业用地需求旺盛和资源约束日益加大的双重压力下、行业间,城乡间和不同区域之间的用地矛盾日益尖锐.统筹协调各类各业和区域用地的任务更加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