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建筑设计4,3,1,冰雪景观建筑设计注重外部艺术表现力,在满足结构安全和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设计要求冰景观建筑内部空心部分,可采用毛冰.碎冰填充或堆土,沙袋 脚手架替代。4 3、2、高度大于10m的冰景观建筑属于比较危险的建筑物 允许人员进入活动和上部有外加荷载的冰雪景观建筑更应注重其结构安全的重要性。因此冰雪景观建筑 结构设计尤为重要,本条是强制性标准.目的在于首先从结构设计上把住第一道关、对墙 柱主要承重构件和次要承重构件应进行结构计算.以满足结构和构造要求,防止事故发生、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4、3.3,冰楼梯踏步宽度取规定值上限 踏步台阶外高里低是为防滑需要、考虑到安全要求。冰楼梯围栏高度 取高于国家规定标准上限 厚度依多年实践和高厚比要求确定、4.3,4,本条对。冰砌体建筑高度、提出,不宜超过30m.是考虑到结构和施工等因素提出的。同时考虑到冰雪景观建筑中求 高.求,大。容易降低对地基的要求,减少冬季观测,减低建设和运营成本 忽视,精,细、等现象.在设计中根据需要从实际出发、对超过30m的冰建筑采取相应的结构设计措施,确保结构安全,材料的垂直运输也应采取特殊手段保证施工安全、强化质量管理、确保冰建筑精雕细刻的特色。雪体建筑高度不宜超过20m其根据是 1.国外技术数据,日本札幌限雪体建筑限高15m,天然雪。2 根据计算而来,3 根据实际经验,雪体体积达到一定规模,受温度变化和日照影响明显加大、不均匀膨胀会导致雪体发生严重变形 4,如确需加高、需增加钢。木,竹等骨架,考虑到温度变化情况,经计算冰砌体建筑长度超过30m的,每30m宜设宽度不小于20mm伸缩缝。4 3,5,本条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施工人员和游人的安全.避免在接近高大冰雪景观建筑被顶部不稳定的冰雪物体滑落伤及 大体量冰雪景观建筑.会随着环境温度变化产生风蚀.受到大风。振动等外力作用。可能会发生滑移等.对人员构成威胁。为此要求冰砌体、雪体,要具有符合规定的几何尺寸,砌筑的缝隙要达到规定的粘结率、密实度、增加砌体的稳定性,该条文的制定是根据在实践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总结出来的、避免使用阶段发生类似事故、图4为本条第4款轮廓示意图.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图4,冰雪景观建筑最高处砌体或悬挑部分与基底垂直投影轮廓图4,3,6。冰雪艺术设计应不断引入新的设计理念,探索新的设计思路 要吸纳当前世界各国先进的冰雪艺术设计元素。丰富思路,扩充视野、创新发展。4.3,7。阳光.气温,风力.污染对冰雪具有融蚀作用.其中冰的风化作用平均每日约为0.2mm,哈尔滨地区 受地域、环境,气候的影响。各地冰雪体风化程度将有所变化 对雪的影响还会更大一些,有条件时可在雪景观建筑迎光面喷洒胶质防晒液和其他维护方式 考虑到雪雕作品不宜强调其方位 但在有条件时.应考虑作品的朝向 以期获得最佳的光影效果.增加作品的表现力。同时减少融蚀,4 3.8,活动类项目参与人数较多 尤以儿童为主,此类项目的设计安全性应成为设计工作重点考虑的因素、攀爬类项目提出攀登防护措施.攀登辅助工具.顶部安全防护栏杆 疏散平台及通道等要求 为预防摔伤 踏伤 跌滑。高坠等事故发生,滑梯类项目中 对直线滑道。曲线滑道护栏。转弯 滑道的平均坡度。下滑工具。终端设计等。均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和相关设计要求提出了具体技术规定,利于此项目安全和可靠、本次修订中根据实践经验对曲线防护栏高度予以增加 缓冲道长度应根据现场试验确定 缓冲道终点设防护设施。此条涉及人身安全、相关技术数据符合多年来实践经验。本条为强制性条文 必须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