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控制与操作6、0、1 本条规定了干粉灭火系统的三种启动方式,干粉灭火系统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大多是消防保护的重点部位、需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及时地发现火情和扑灭火灾,干粉灭火系统一般与该部位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 实现自动控制、以保证在无人值守.操作的情况下也能自动将火扑灭。但自动控制装置有失灵的可能.在防护区内或保护对象有人监控的情况下 往往也不需要将系统置于自动控制状态。故要求系统同时应设有手动控制启动方式、手动控制启动方式在这里是指由操作人员在防护区或保护对象附近采用按动电钮等手段通过灭火控制器启动干粉灭火系统,实施灭火、考虑到在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全部失灵的特别情况下也能实施喷放灭火。系统还应设有机械应急操作启动方式.应急操作可以是直接手动操作、也可以利用系统压力或机械传动装置等进行操作 在实际应用中。有些场所是无须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如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保护对象有的能够做到始终处于专职人员的监控之下。有些工业设备只在人员操作运行时存在火灾危险,而在设备停止运行后,能够引起火灾的条件也随之消失,对这样的场所如果确实允许不设置火灾自动探测与报警装置。也就失去了对灭火系统自动控制的条件,因此.规范对这两种特别情况作了弹性处理,允许其不设置自动控制的启动方式。6、0 2,本条对采用火灾探测器自动控制灭火系统的要求和延迟时间进行了规定.在实际应用中,不论哪种类型的探测器.由于受其自身的质量和环境的影响,在长期运行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出现误报的可能,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探测器误报引起灭火系统误动作、从而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通常在保护场所设置两种不同类型或两组同一类型的探测器进行复合探测.本条规定的、应在收到两个独立火灾探测信号后才能启动.是指只有当两种不同类型或两组同一类型的火灾探测器均检测出保护场所存在火灾时。才能发出启动灭火系统的指令.即使在自动控制装置接收到两个独立的火灾信号发出启动灭火系统的指令,或操作人员通过手动控制装置启动灭火系统之后、考虑到给有关人员一定的时间对火情确认以判断是否确有必要喷放灭火剂,以及从防护区内或保护对象附近撤离、亦不希望立即喷放灭火剂 当然,干粉灭火系统在喷放灭火剂之前要先对干粉储存容器进行增压.这也决定了它无法立即喷放灭火剂 因此,规范作了延迟喷放的规定,延迟时间控制在,30s 之内。是为了避免火灾的扩大,也参照了习惯的做法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减少延迟时间。但要求这一时间不得小于干粉储存容器的增压时间,增压是在接到启动指令后才开始的 6 0 3 本条对手动启动装置的安装位置作了规定。手动启动装置是防护区内或保护对象附近的人员在发现火险时启动灭火系统的手段之一,故要求它们安装在靠近防护区或保护对象同时又是能够确保操作人员安全的位置。为了避免操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错按其他按钮,故要求所有手动启动装置都应明显地标示出其对应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名称.6。0,4.手动紧急停止装置是在系统启动后的延迟时段内发现不需要或不能够实施喷放灭火剂的情况时可采用的一种使系统中止的手段、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比如有人错按了启动按钮 火情未到非启动灭火系统不可的地步 可改用其他简易灭火手段、区域内还有人员尚未完全撤离等等 一旦系统开始喷放灭火剂。手动紧急停止装置便失去了作用.启用紧急停止装置后、虽然系统控制装置停止了后继动作。但干粉储存容器增压仍然继续.系统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这时仍有可能需要重新启动系统.释放灭火剂,比如有人错按了紧急停止按钮.防护区内被困人员已经撤离等。所以。要求做到在使用手动紧急停止装置后、手动启动装置可以再次启动,强调这一点的另一个理由是 目前在用的一些其他的固定灭火系统的手动启动装置不具有这种功能.6,0、5、在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中.对电源和自动控制装置的有关内容都有明确的规定,干粉灭火系统的电源与自动控制装置除了满足本规范的功能要求之外 还应符合,GB,50116.的规定,6.0,6,由于预制灭火装置的启动设施一般是直接安装在储存装置上,对于全淹没灭火系统一般设置在防护区内.不具备手动机械启动操作的基本条件.故本规范对这一类装置做了弹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