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预案的启动与终止4 1、分级响应 级应急响应行动、响应分级标准见8、1,分别由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或国务院有关部门。省安委会办公室或省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实施.若发生需要,级应急响应的事故灾难时。在国家,省预案正式启动前 由市政府和事发地县,区,政府先行处置,防止事态扩大.同时逐级上报。逐级响应,级应急响应行动由市安委办或市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当市安委办或市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级应急响应行动时 事发地的各级政府应当按照相应的预案全力以赴组织救援,并及时向市政府.市安委办及市级有关部门报告救援工作进展情况,级应急响应行动的组织实施由各县。区,政府决定、并根据事故灾难或险情的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超出其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市政府 市安委办及市级有关部门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实施救援.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响应程序示意图,4,1,1。市级有关部门的响应,级响应时,市级有关部门启动并实施本部门相关的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 并及时向市安委办报告救援工作进展情况.需要其他部门应急力量支援时.向市政府办或市安委办提出请求 级响应时、市级有关部门在启动本级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的同时,迅速向市政府,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灾难情况。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4,1.2,市安委办的响应。1 及时向市政府报告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基本情况,事态发展和救援进展情况。2.开通与事故灾难发生地的县。区 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相关专业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通信联系,随时掌握事态发展情况.3,根据市级有关部门和专家的建议.通知相关应急救援指挥机构随时待命.为地方或专业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提供技术支持。4 派出有关人员和专家赶赴现场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必要时协调专业应急力量增援、5,对可能或者已经引发自然灾害 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的。市安委办及时上报市政府.同时负责通报相关领域的应急救援指挥机构、6,组织协调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必要时按照市安委会领导的指示。通知市安委会有关成员和有关专家赶到市安委办或相关指挥机构组织协调指挥.7 协调落实其他有关事项。4、2.响应的升级和降级,当安全生产事故随时间推移加重、并有蔓延扩大的趋势,情况复杂难以控制时,事故责任部门应当报上级指挥机构审定 及时提升预警和响应级别、对事故危害已迅速消除、并不会进一步扩散的,事故责任部门应当报上级指挥机构审定.相应降低响应级别或撤销预警、4.3。指挥和协调 进入,级响应后。市级有关部门及其专业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立即按照预案组织相关应急救援力量.配合县,区.政府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市安委办根据事故灾难的情况开展应急救援协调工作。通知有关部门及其应急机构。救援队伍和事发地毗邻县,区。政府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相关机构按照各自应急预案提供增援或保障,有关应急队伍在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密切配合。共同实施抢险救援和紧急处置行动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救援的指挥,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前。事发单位和先期到达的应急救援队伍必须迅速、有效地实施先期处置。事故灾难发生地政府负责协调、全力控制事故灾难发展态势 防止次生 衍生和耦合事故、事件。发生,果断控制或切断事故灾害链,中央企业或省管企业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灾难后、上一级主管部门或其总部应全力调动相关力量 有效开展救援工作.4.3。1.市级有关部门指挥协调的主要内容,1、启动本部门相应的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应急救援。2.掌握现场信息.提出现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3.有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和人员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工作,4,协调指挥本系统应急力量实施救援行动,5、及时向市政府报告应急救援行动的进展情况,同时抄送市安委办,4、3,2。市安委办指挥协调的主要内容,1,向市安委会提出应急救援重大事项决策建议.2 提出现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3,派出有关专家和人员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工作,4,协调有关应急力量实施救援行动 5。及时向市政府报告应急救援行动的进展情况、6 指导受威胁的周边危险源的监控工作,确定重点保护区域,7 必要时通过市安委会协调巴中军分区和巴中武警支队调集部队参加应急救援工作.4.4.紧急处置,现场处置主要依靠本行政区域内的应急处置力量、事故灾难发生后,发生事故的单位和当地政府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根据事态发展变化情况。出现急剧恶化的特殊险情时、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在充分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 依法及时采取紧急处置措施,跨县、区。的影响重大的紧急处置方案.由市安委办或市级有关部门提出并协调实施,影响特别大的报市政府决定。4.5,医疗卫生救助,事发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开展紧急医疗救护和现场卫生处置工作。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有关医疗卫生救助情况 市卫生局根据地方政府的请求 及时组织有关医疗救护机构派出专家。协调提供特种药品和特种救治装备进行支援 并指导事发地的医疗救治工作,事故灾难发生地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事故类型,组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开展现场疫情控制工作.4,6.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根据需要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规定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需要具体协调 调集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4,7.警戒与交通管制.事故发生后、公安交管部门迅速组织治安警戒和交通管制队伍赶赴现场.设置警戒线。疏散无关人员。维持事故现场的秩序,实施临时交通管制,保持事故现场救援工作的交通顺畅、4、8、群众的安全防护.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群众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企业应当与当地政府 社区建立应急互动机制,确定保护群众安全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 2、决定应急状态下群众疏散,转移和安置的方式、范围,路线。程序,3,指定有关部门负责实施疏散,转移工作,4、启用应急避难场所 5、开展医疗救护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6、负责治安管理.4,9,社会力量的动员与参与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调动本行政区域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超出事发地县.区、政府处置能力时.县、区、政府应向市政府申请本行政区域外的社会力量支援,市政府办协调有关县、区,政府,市级有关部门组织社会力量进行支援,4.10、现场检测与评估,根据需要,事故现场调查与评估组要综合分析和评价检测数据 查找事故原因,评估事故发展趋势,预测事故后果,为制订现场抢救方案和事故调查提供参考,检测与评估报告要及时上报市安委办和市级有关部门。4。11.信息发布。在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办的指导下、市安委办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安全生产事故灾难信息的发布工作。一般情况下 由县。区,委宣传部负责组织,县,区 安委会办公室会同事故处理的主管部门和单位负责事故灾难的信息发布工作、各有关地方和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新闻舆论工作.迅速拟订信息发布方案,确定发布内容。及时采用适当方式发布信息。组织报道、可能产生国际影响的重大敏感事件或涉外事件 由市政府新闻办及时组织对外发布 各新闻媒体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做好信息发布工作。4,12,应急结束,当遇险人员得到妥善解救,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和批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 由事故发生地县.区,政府宣布应急救援工作结束,由市政府或市政府授权部门负责处置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结束工作,报市政府或市政府相关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实施,

页面正在加载中,点此刷新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