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集中供热管理 规范供热,用热行为、维护供热、用热双方的合法权益,保障供热安全.根据相关法律 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供热规划、建设 经营,管理活动和用热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集中供热是指利用热电联产、区域锅炉、工业余热、地热、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等通过城市规划热网直接或者经过热交换站换热后有偿为用户供热的行为、本办法所称供用热设施、包括共用供热设施和户内用热设施。共用供热设施包括供热热源生产设施 管网输配设施,热力站设施及其附属设施.供热计量器具和建筑物内共用管道等、户内供热设施包括终端散热设备及户内管道,管件,阀门.温度调控装置等、本办法所称热力站管理单位是指物业管理企业等负责维护管理热力站及其以内的供热设施 并对供热单位提供的热能二次换热,将换热后的热能输送给用户的单位.第四条 市集中供热和燃气管理办公室是全市集中供热工作的管理机构,负责中心城市规划范围内供热.用热的具体管理和对各县市供热用热的行业指导 协调工作 各县 市 人民政府及其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县市行政区内的供热 用热管理工作、市集中供热和燃气管理办公室和各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集中供热管理机构.发改 工信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科技.民政、公安,审计,财政、国土资源,环保。住建 城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水利.物价,工商、质量技术监督,供电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与供热相关的工作.第五条 集中供热的发展和建设应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城市总体规划,纳入财政预算,同时按照。市场化运作,多元化融资。多途径供热,社会化参与、的思路、逐步放开集中供热市场 鼓励国内外投资者按照市场运作方式、依法建设集中供热设施 从事集中供热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行城镇供热特许经营制度、集中供热建设资金采取多元化,多渠道办法解决,主要来源如下.一。国家债券、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供热分成部分,三,城建税,四,银行贷款 五 环境污染治理费。六。利用外资,七,合作投资,八。其他资金,第六条.鼓励和扶持供热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 推广先进供热、用热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加强供热信息化建设.推进供热计量、提高供热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第七条。从事集中供热生产经营的单位、以下简称、供热单位 应当实行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 提高供热质量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