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地质遗迹保护规划.2006.2020 前言.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各种内外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地质遗迹依其形成原因.自然属性等可分为有重要观赏和重大科学研究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有重要价值的地质剖面和构造形迹。有重要价值的古生物化石及其产地、有特殊价值的矿物。岩石及其典型产地,有典型和特殊意义的地质灾害遗迹等类型 地质遗迹是人类揭示地球环境演化规律的重要窗口,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构成旅游景观的资源基础。保护地质遗迹对于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 促进科研科普,推进生态建设 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重要意义。1980年代以来.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推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地质遗产工作组,专门负责全球地质遗产保护工作,启动了世界地质公园计划 推进地质遗迹全球保护网络建设 1990年代末以来。我国开始地质遗迹的保护工作 编制了全国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开展了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我省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始于1980年代.先后进行了长兴煤山.江山大豆山、常山西阳山等地层剖面的保护工作、1990年代末以来。我省的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及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至今完成了全省地质遗迹资源的概略性调查评价,建立了9处省级、国家级 世界级的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矿山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工作进入了稳步发展的阶段。对促进浙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发展产生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 八八战略 推进生态省建设、保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依据、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 自然保护区条例。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全国地质遗迹保护规划,2001.2010。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浙江省地质环境保护规划 2006,2010、浙江省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等法规.规划、特编制、浙江省地质遗迹保护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以有效保护地质遗迹 加快地质遗迹科普工作进程.促进浙江省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本,规划、是。浙江省地质环境保护规划。2006、2010,的专项子规划,是今后五年我省地质遗迹保护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制市,县。市。部门地质遗迹保护年度工作计划的重要依据.本 规划,期限近期到2010年、远期展望到2020年 一,地质遗迹特点与面临形势、一,自然地理与经济社会背景.浙江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 陆域面积10 18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盆地占23 2。河流和湖泊占6,4、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山脉呈北东,南西走向,西南多为海拔千米以上的中低山.中部多为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 40余个,红层,盆地错落其间 东北部为沿海堆积平原、浙江海域辽阔。海岸线总长6486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长2200公里、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岛屿达3061个.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适中、雨量充沛,浙江是我国东部经济最发达。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2005年 下辖11个地级市、90个县,市。区,人口4470万,全省生产总值迈上万亿元台阶,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超过1000亿元 进出口总额达到1000亿美元 生态省.文化大省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迫切需要加强和保护地质遗迹,为生态环境的保护 地方文化发展,科普宣传和旅游业的国际化提供资源基础。二 地质历史变迁过程 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史,浙江大地记录了许多重大地质事件。形成了类型多样,数量众多的地质遗迹、10亿多年前 浙东南与浙西北分属于不同的古陆.被大洋分隔,约10。9亿年前。浙东南与浙西北拼接,华南古板块形成。作为拼接带。著名的江山,绍兴断裂构造带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约8 2亿年前、大陆裂解在浙西北留下了双峰式岩浆岩等地质记录,约7。5。4,5亿年前 浙江被海水淹没,沉积在浙西北的碳酸盐岩。页岩保存了全国乃至全球著名的三叶虫与笔石化石序列,可能在4。5亿年前或更早,浙东南被挤压隆起为陆地。在随后的3千万年间,浙西北成为底栖动物繁盛的近陆浅海、形成了连续的地层序列,保存了奥陶纪末全球生物大灭绝时期的重要信息。约4,2亿年前浙西北也隆起为陆地、约3 7亿年前,海水再次入侵浙江 在石英砂岩、灰岩。页岩中保存了丰富的古生物化石 形成了2 5亿年前的连续的地层序列。成为研究古生代末全球重大变革事件的最好地点。该时期的灰岩成为浙江大量岩溶景观的物质基础、约2。4亿年前。浙江西北侧的古特提斯海关闭、华南与华北的碰撞形成了浙江北东方向的褶皱与断裂框架.上述地层序列与构造现象为华南古板块的演化提供了重要证据,约1、8亿年前延续至今、浙江进入了一个新的地质发展时期.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和东亚大陆边缘的裂解等事件产生了大量的断陷盆地,岩浆侵入 火山喷发和矿化等地质现象、覆盖了浙江大部分地区,突出的有、浙西北的火山构造洼地 浙中的红盆和古生物化石 浙东的碱性花岗岩,以及散布全省的白垩纪和古近纪火山、火山地层剖面,特殊的火山岩 非金属矿床和观赏石等.使浙江在环太平洋构造带中占有重要的科学地位 约6500万年以来的新生代、新构造运动强烈 地壳差异升降明显,地质作用塑造的地貌景观得以保存,许多地貌遗迹在美学与地貌科学上具有高度的价值,突出的是浙西北的岩溶景观 浙中的丹霞地貌和浙东南的流纹岩地貌等 此外,新生代地质遗迹还具有重要的地史价值,广泛发育于浙南及浙西北的多级剥夷面,浙中等地的河流阶地 以及沿海不同高度的海积海蚀地貌、记录了地壳升降的历史、突出的是,一系列地层剖面和地貌现象表明全新世海平面升降引起了浙北平原与钱塘江河口的环境剧变。这一变化导致了浙北古人类文化层的变迁.产生了杭州湾涌潮.地质环境还影响了人类的文化,并因人类活动而留下了珍贵的遗迹。突出的有,浙西南的银矿采冶遗迹、浙中及浙东的采石遗迹等。三,浙江地质遗迹资源特点,数量众多 内容丰富。到2004年 浙江初步登录的地质遗迹有895处 分属地层、构造。岩石.矿产。古生物.地质灾害、地质地貌.水体等8大类。涵盖了地质遗迹的主要类型。其中地层类154处,构造类105处、岩石类55处、矿产类70处、古生物类48处,地质灾害类20处.地质地貌类301处.水体类142处 科学价值高,在895处地质遗迹中 国家级地质遗迹56处 约占6.省级215处、约占24,省级以下624处。约占70.详见附表1.部分地质遗迹在全国乃至世界享有盛誉,如浙西北记录了古生代生命进化和华南古板块的沉积演化史,是华南及全球的著名标准地层区.全省中生代以来的岩浆侵入,火山喷发.矿化活动和生物遗存是环太平洋构造带最典型,最重要的现象区之一 新生代以来形成的各种剥蚀与堆积地貌景观在地貌学上具有全国乃至全球性的典型意义,美学价值高,新生代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为浙江塑造了许多在美学与地貌科学上具有高价值的地貌遗迹,突出的有浙西北的岩溶景观 浙中的丹霞地貌和浙东南的流纹岩地貌等.这些景观地貌是构成浙江17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主要风景旅游资源,展示了浙江山川海洋之雄伟 峰林峡谷之幽奇,岩溶洞穴之变幻,丹崖赤壁之神秀。使浙江省成为著名的风景之乡.旅游胜地,全新世海平面升降引起了浙北平原与钱塘江河口的环境剧变.形成了举世闻名的杭州湾涌潮,地域差异明显,地理分布聚集、从遗迹的生成规律与背景出发 全省可分为五大遗迹区,即浙西北地层古生物与岩溶景观遗迹区,浙北平原与古人类文化遗迹区,浙中白垩纪红盆与丹霞地貌遗迹区 浙东南中生代火山地质与火山岩地貌遗迹区和海岸岛屿地貌遗迹区,在地理分布上 形成了30多处地质遗迹集中区,为地质遗迹的重点保护和适度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人类活动增添了许多珍贵的遗迹.浙江一些地质遗迹是人类活动的结晶,如浙江古代先民开采的金属.石料等矿产遗留下了许多采矿遗迹,这为地质遗迹资源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突出的有浙西南的银矿采冶遗迹 浙中及浙东的采石遗迹等,四.地质遗迹保护工作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90年代末以来 我省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基础地质工作为地质遗迹保护构筑了坚实的科学基础、通过多年努力,全省完成了全部1。20万区域地质调查 过半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岩石地层单位清理全部完成.地层.构造 矿产,地貌等专题研究不同程度地开展。并取得重要成果、这些基础地质工作大致提供了我省地质遗迹质和量的基本情况、概略阐明了地质遗迹的形成过程和价值所在、成为遗迹调查与保护工作最重要的科学基础。地质遗迹资源家底已初步摸清。十五、期间 我省开展了以文献检索为主要手段的全省地质遗迹调查评价.以及有关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区,矿山公园.申报前的综合考察工作 初步建立了全省地质遗迹数据库 总结了浙江省地质遗迹的价值特征和地理分布格局,提出了重大地质事件及相关地质遗迹的进一步调查评价方向,为地质遗迹保护工作指明了主要对象和区域。地质遗迹保护管理框架基本形成,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土资源部提出的地质遗迹保护要求和管理框架,我省已经把地质遗迹保护工作纳入各级地方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责范围、明确了管理者的职责与权力.由省国土资源厅.地方国土资源局主管,地方旅游局等单位参与的。以政府职能为主的地质遗迹管理体制初步形成。相关的管理办法、技术规范正趋于完善,全省地质遗迹保护工作逐步推进,通过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区 矿山公园的申报与管理,逐步推进了这项工作.至今,全省目前已建立世界地质公园1处,雁荡山 国家地质公园3处 临海,常山,新昌.国家矿山公园1处。遂昌、省级地质公园2处 天台,温岭.国家级地质遗迹保护区1处,长兴金钉子,省级地质遗迹保护区1处,并有多处地质遗迹列入其他管理范围的保护,全省保护面积达612.19平方公里,已详查地质遗迹27处。已建地质遗迹保护点20处,虽然如此.由于规范化的保护工作起步晚,政策法规不健全.全社会保护意识薄弱.使地质遗迹的保护工作仍存在许多问题。保护力度急待扩大.详查工作迫在眉睫,保护方法有待探索.在已登录的地质遗迹中,仅有3,被作为地质遗迹受到正式保护,有8、处于不同类型的保护单位中,有21,被旅游利用并作为旅游资源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约71.的地质遗迹未受任何形式的保护与标示 在271处省级以上地质遗迹中.72,未得到任何形式的保护。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这些未被正式保护及尚未发现的地质遗迹正面临工程建设 采矿和环境覆绿等人类活动的破坏,地质遗迹的赋存、保护.利用状况及其演变规律 危害因素的详查工作迫在眉睫、而地质遗迹的保护方法有待从已开展的立法保护,立碑标示向隔离。整治美化等新方向探索、地质遗迹的管理制度、工作规范和信息管理需进一步完善。至今.我省尚未形成各级主管部门分工明确。相关部门协调灵活,运行有序的地质遗迹管理体制。已建的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保护区的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地质遗迹资源的实时信息更新和监控管理网络平台未建成.科学管理与决策方法待完善、地质遗迹的科普宣传需进一步挖掘深度.扩大范围 初步形成的由地学专业人员和导游人员构成的科普队伍力量还很薄弱。还未建立全面反映浙江省地质遗迹的地学科普知识系统,地质遗迹及地学知识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效益未突出,地质公园的科普工作需加强,宣传范围待扩大.二 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一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护地质遗迹与生态环境为根本出发点,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 摸清地质遗迹的资源家底。逐步完善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和永续利用的管理体系.促进地质遗迹保护,地学知识普及、旅游经济发展的联动 为生态浙江和文化大省建设构筑坚实的资源基础,二、基本原则,坚持保护优先。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大力推进地质遗迹的保护工作.协调好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坚持面向省情.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原则.面向浙江省情 围绕推动浙江省经济。资源与环境系统优化、与各地发展规划 相关行业规划相协调.在和谐运作中开展地质遗迹的保护.坚持面向大众,科学为本的原则。运用通俗的语言将地质遗迹的保护意义和科普知识广为传播,唤起大众参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满足大众求知解惑,寓教于乐的要求,坚持政府引导、规范管理的原则,政府加大投入.强化监管,发挥引导作用,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发挥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共同开展保护工作,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分步实施,量力而行的原则、根据浙江地质遗迹的特点 对全省地质遗迹保护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分阶段实施方案。突出重点。分清缓急 量力而行,逐步平稳推进地质遗迹的保护 三。规划目标、到2010年的目标。完善地质遗迹管理体制 明确保护职责。建立地质遗迹调查评价技术规范。地质遗迹保护管理制度,工程安全评估制度,实现对地质遗迹保护工作的有序管理,初步构建与生态省建设及其它相关行业发展相协调的地质遗迹保护格局、以浙西南,浙西北等生态保护功能区和杭州湾,沿海等旅游经济带的地质遗迹集中区和省级以上地质遗迹为重点。以古生物化石产地等易损遗迹为优先 逐步推进地质遗迹调查研究与保护建设程度、新完成15个地质遗迹集中区或县 市,区,域的地质遗迹调查评价.50处省级以上地质遗迹的详查,总结与调研浙江省重大地史事件在地层、古生物,岩石。构造.地貌等方面的表现现象。分阶段揭示重大地质遗迹的特征.分布与形成规律。在杭州湾.普陀山 浙西南等地区新建5,8处地质遗迹保护区 地质公园.矿山公园。新建30处地质遗迹保护点。加强雁荡山等已建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保护建设,树立地质公园促进地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形象.逐步构建地质博物馆网络.完善雁荡山。常山,长兴地质博物馆、新建遂昌金矿矿业遗迹博物馆,东西岩丹霞地貌博物馆和天台中生代古生物博物馆、开展科普活动、着力培养一支精通业务的地质遗迹保护与科普宣传队伍.编制系统的科普材料。构建浙江省地质遗迹科普网站 全社会关于地质遗迹保护的科普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统一地质遗迹资源信息化规范标准 建立和完善地质遗迹资源数据库和管理系统。到2020年的目标、通过15年左右的努力。基本掌握全省地质遗迹资源特征与形成过程 建立覆盖省级以上地质遗迹的保护网络。形成完善的地质博物馆与较强的科普宣传队伍,提升地质遗迹科普宣传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形成区域布局合理 管理科学.突出浙江地质遗迹资源特色的保护管理体系.地质遗迹管理机制和制度得到完善、地质遗迹保护工作与地方社会经济建设相融合、在生态省建设及促进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三,地质遗迹保护区划,以全省环境地质条件。地质遗迹资源类型与分布特征为基础 结合各地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水平、并考虑县,市、区。行政区的相对完整性,将全省划分为浙北平原区、浙西北区,浙中区、浙东南区和海岸岛屿区5个一级规划区、根据规划区地质遗迹的分布与价值,保护现状.进一步划分为33个地质遗迹集中区域和建设.保护区,详见浙江省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图。一.浙北平原区,本区行政范围涉及杭州市区,宁波市区。余姚市 慈溪市,嘉兴市。湖州市区 德清县 绍兴市区。上虞市,绍兴县 共29个县.市.区、面积约1 4万平方公里。本区地形平坦.水网密布、湖泊众多、海拔高程一般3。10米 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厚度40,300余米 主要由冲海积相亚砂土,亚粘土及湖沼相富有机质粘土组成,本区地质遗迹主要为湿地水体、古人类文化层遗址剖面,钱江涌潮和采石遗址.已知遗迹81处。其中国家级7处。省级18处,市县级56处。记录全新世以来地史演化的地质遗迹丰富,价值等级高。大致可分三类、一是在全新世海平面变化过程中形成的水体 湿地。地貌与地层遗迹。著名的有西湖、西溪湿地。鉴湖、东钱湖等,二是从近一万年前以来的古人类文化层遗址剖面,分别属于跨湖桥,河姆渡,马家浜。良渚四大古人类文化期.三是闻名中外的钱江涌潮,此外、零星散布于平原间的丘陵亦不乏采石成景的杰作、主要有绍兴柯岩,东湖 吼山等采石遗址.主要地质遗迹集中区2处 杭州地质遗迹集中区、位于杭州市中心。包括整个西湖风景名胜区,面积约120平方公里 本区以湖泊.湿地等水体类地质遗迹闻名于世。周边尚发育了大量珍贵的岩溶、构造,地层类遗迹、共有国家级遗迹1处 杭州西湖,省级遗迹9处、西溪湿地,之江组剖面,临安山字型构造 虎跑泉,宝石山棋盘格式构造 飞来峰碳酸盐地貌,龙井老虎洞组剖面 留下荆山岭早奥陶纪剖面.龙井黄龙组.船山组剖面、市县级地质遗迹8处.绍兴地质遗迹集中区 位于绍兴柯桥 皋埠一带,由吼山。东湖。柯岩、普渡峰等景区组成,面积约90平方公里。区内有鉴湖省级风景名胜区,柯岩省级旅游渡假区.环城河国家水利风景区,以古代采石遗迹为特征,共有省级遗迹4处,东湖古采矿遗址,柯岩古采矿遗址,吼山古采矿遗址.鉴湖.市县级遗迹2处,建设方向。以记录海平面升降与环境演化的遗迹为核心,在地质遗迹集中区推动地质公园的建设.调研遗迹与古人类文化层遗址变迁的关系,建成全新世地史与环境博物馆网络.近期重点。开展杭州遗迹集中区,绍兴遗迹集中区。余姚市的地质遗迹调查评价、新完成7处地质遗迹详查 新建6处地质遗迹保护点.探索遗迹监测方法 在绍兴等地质遗迹集中区创建地质公园,收集各类地质研究资料,开展海平面升降 环境演化与古人类文化层变迁的关系的专题调研.提出符合当前研究精度的遗迹演化模式.开展围绕这一主题的科普宣传 鼓励与推动建设与这一主题相关的地质博物馆.远期展望,完成省级以上地质遗迹的详查与保护建设工作.建成若干个地质公园与相关博物馆.成为浙北平原海岸动力作用,湿地景观与古人类文化变迁的科普旅游基地.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 争取申报杭州湾世界地质公园,二.浙西北区 本区行政范围涉及建德市,富阳.临安市.桐庐县、淳安县,长兴县,安吉县。诸暨市,兰溪市,浦江县、常山县。开化县 湖州市区,德清县,余杭区 萧山区,绍兴市区.上虞市。嵊州市.义乌市,金东区,金华城区 衢江区、江山市,共24个县,市,面积约2 8万平方公里.本区为中低山丘陵区 天目山脉和千里岗山脉展布全区 山高坡陡。河谷深切.是杭嘉湖地区水源供给地和浙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地质构造上本区主要属扬子地块,地层层序齐全、岩石类型丰富。以古生代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为主。本区生态环境良好 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面积列各区之首 旅游开发潜力巨大,本区经济发展水平一般.除河谷平原外.人口密度较小 本区地质遗迹资源丰富.类型齐全、地史记录完整 主要为地层古生物类,构造类、岩溶景观等 已知遗迹291处 其中国家级26处.省级80处.市县级185处,江山.绍兴断裂带北端两侧的萧山河上.诸暨陈蔡、绍兴平水等地是研究华南晚前寒武纪地质最典型也是最重要的地区之一,常山.江山一带7 5亿年前,晚奥陶世地层序列完整连续.是全球晚寒武世和中奥陶世标准生物带发育最好的地区.长兴煤山地区发育了全球最好的晚二叠世地层,石炭纪碳酸盐岩形成的岩溶地貌及洞穴景观.形态优美、类型多样。中生代以来的火山活动,岩浆侵入以及地壳上升与流水作用产生了天目山。莫干山、龙王山。大明山、富春江小山峡等著名的山体地貌和水体景观、区内地质遗迹工作开展较早.已建有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各一处,主要地质遗迹集中区和已建保护区14处 长兴国家级地质遗迹保护区,位于长兴煤山一带 面积约2、47平方公里,2002年建立.主要地质遗迹为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 国家级 周边尚有省级遗迹2处,煤山上泥盆统.石炭系剖面 葡萄山梁山组,栖霞组剖面.等。该区二叠纪至三叠纪地层对全球晚古生代地史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吴兴地质遗迹集中区,位于湖州市吴兴区与长兴县交界部位。面积约88平方公里.区内地质遗迹资源丰富 类型众多,并以岩溶,构造为特征,共有省级遗迹3处,吴兴黄龙山黄龙宫 黄龙洞,吴兴王母山次苦橄玢岩与霓霞岩 长兴便山五通组剖面,市县级遗迹10处 安吉康山地质遗迹集中区、位于安吉康山一带。面积约130平方公里 主要有4处省级遗迹,康山沥青煤产地,黄墅文昌组.霞乡组剖面,孝丰康山组剖面 大白地组剖面,该区的志留纪剖面对华南早古生代古地理演化和全球志留纪末古生物演化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德清莫干山地质遗迹集中区,位于德清县莫干山.面积约81平方公里、为国家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省级旅游度假区 以花岗岩地貌为特征、区内共有国家级遗迹1处,莫干山花岗岩地貌,省级遗迹2处,三桥埠三叶虫笔石化石。铜官山铜矿遗址。市县级遗迹1处,天目山,龙王山地质遗迹集中区、位于安吉南部章村镇、上墅镇、及临安天目山一带,面积200平方公里,以火山岩山体及峡谷流水地貌为特征 区内共有国家级遗迹1处 天目山银杏原产地、省级遗迹2处,龙王山火山岩地貌 报福冰川。市县级遗迹9处、该区遗迹对研究浙西北地区新构造运动及第四纪地貌的形成.天目山地区第四纪冰川之谜具重要意义 临安清凉峰地质遗迹集中区、位于临安西部昌化一带 面积约705平方公里,生态环境优良,属清凉峰国家自然保护区组成部分、以碳酸盐岩溶,洞穴。地貌。鸡血石.峡谷地貌为特征.区内共有国家级遗迹2处。瑞晶洞碳酸盐岩地貌,昌化鸡血石,省级遗迹6处。浙西天池,湍口温泉,浙西大峡谷.马啸石长城,马啸加里东运动面、大明山花岗岩地貌 市县级遗级13处。桐庐瑶琳地质遗迹集中区、位于桐庐市瑶琳镇、面积约45平方公里,区内地质遗迹以碳酸盐岩岩溶地貌和早古生代地层剖面为主,两者相伴产出,相得益彰,集科学研究.科普。游览观赏诸功能为一体、共有国家级遗迹1处。瑶琳洞岩溶洞穴。省级遗迹2处,冷坞孤峰组剖面、冷坞龙潭组剖面,市县级遗迹7处,富阳章村地质遗迹集中区,本区横跨杭州 绍兴两个地级市,涉及富阳,桐庐 萧山.诸暨四个市,区。面积约192平方公里、中晚元古代地层剖面,地质构造、岩石遗迹集中分布区.区内有国家级地质遗迹4处。富阳章村双溪坞群剖面,富阳神功运动不整合面。河上道林山钾长花岗岩和次坞辉绿岩、省级地质遗迹5处 萧山直坞上墅组剖面、球川.萧山断裂形迹点 富阳和萧山晋宁运动不整合面,萧山桥头虹赤村组剖面 富阳骆村骆家门组剖面 市县级地质遗迹3处。诸暨陈蔡地质遗迹集中区.位于诸暨市南部石角.陈蔡一带 面积约105平方公里 本区出露了大量记录江山。绍兴断裂带活动特征的构造 岩石遗迹,共有国家级地质遗迹4处。芙蓉山破火山 王家宅韧性剪切带,石角超镁铁质岩,璜山石英闪长岩、省级遗迹2处,陈蔡群剖面,璜山金矿,市县级地质遗迹1处、建德灵栖洞地质遗迹集中区、位于建德市西南部劳村镇一带.面积约60平方公里,本区地质遗迹以岩溶洞穴及产于其中的生物化石为特色,共有省级遗迹6处、乌龟洞洞穴生物化石、枣园建德生物群化石,灵栖洞岩溶洞穴 劳村组剖面,黄尖组剖面,枣园,岩下寿昌组、横山组剖面。灵栖洞具有极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及地质科学考察价值,乌龟洞是著名的。建德人,化石产地 对研究人类进化及古环境变迁具一定意义。衢州灰坪地质遗迹集中区、位于衢江区北部25km上方镇一带。面积约60平方公里.以碳酸盐岩溶,天坑 为特征、区内共有省级遗迹1处,灰坪岩溶天坑,市县级遗迹5处、双龙洞。六洞山地质遗迹集中区。位于金华市婺城区和兰溪市接合部.交通便利、面积约99平方公里.双龙洞是国家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六洞山是省级风景名胜区、以碳酸盐岩岩溶地貌。溶洞.为特征.区内共有国家级遗迹2处.金华双龙洞岩溶地貌,兰溪六洞山岩溶地貌 省级遗迹1处。兰溪西山寺石炭系,二叠系剖面,市县级遗级4处 常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常山县境内。面积82平方公里,2002年建立,有3处国家级和5处省级遗迹、主要为黄泥塘达瑞威尔阶全球层型剖面 晚奥陶世三衢山组生物礁及地貌景观 青石构造形迹等、该公园地质遗迹对全球奥陶纪地层和古生物演化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江山新塘坞地质遗迹集中区 位于江山市北部与常山县交界地带。面积约57平方公里.本区出露了大量南华纪.震旦纪.寒武纪标准剖面,地层序列保存完整,古生物化石丰富,南华纪,震旦纪.寒武纪标准剖面集中分布区 现在是华东地学科研重要基地.区内共有国家级地质遗迹2处、大豆山寒武,奥陶系界线剖面,新塘坞叠层石。省级遗迹8处.夏坞砚瓦山组剖面.大陈杨柳岗组剖面,大陈荷塘组剖面、夏坞黄泥岗组剖面 大陈岭大陈岭组剖面 五家岭陡山沱组.灯影组剖面、石龙岗休宁组剖面,市县级地质遗迹4处,其中、大豆山寒武。奥陶系界线剖面是国际候选界线层型剖面。新塘坞叠层石礁是华南发育最完整的叠层石礁,建设方向,以标准地层剖面、构造现象和岩溶地貌为核心 重点调查与建设遗迹资源集中区 大力开展地质遗迹保护区的建设、推动岩溶等景观区建成为地质公园.建成浙西北晚前寒武纪.古生代地史与新生代岩溶两大主题的博物馆网络,近期重点 开展江山新塘坞地质遗迹集中区。余杭区西部,长兴县、临安市,淳安县地质遗迹调查评价,新完成10处地质遗迹的详查.新建5处地质遗迹保护点。对古生物化石和岩溶景观等易损遗迹开展保护与监测方法的探索、加强科普宣传。推动清凉峰、天目山。各岩溶风景区和地层剖面集中区的地质遗迹保护区和地质公园建设,新建余杭地质公园,完善常山及长兴地质博物馆的地史与相关地质遗迹展览内容,远期展望,完成地质遗迹集中区的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和省级以上地质遗迹的详查、完成国家级遗迹和重要的省级以上遗迹的保护点建设 建立古生物和岩溶类地质遗迹的监测保护网络.建成清凉峰 天目山,江山.常山.金华两大地质公园,遗迹保护区 分布群、开展与华南晚前寒武纪的碰撞与裂解事件。扬子区地史与古生物演化事件相关的遗迹专题调研。重现浙江晚前寒武纪.古生代的地史过程 围绕这一主题的博物馆网络和科普宣传活动形成鲜明特色。成为扬子区地史的国内国际学术考察和科普活动中心、开展新生代以来形成的各种花岗岩地貌与岩溶现象的专题研究.为这一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科普材料.三、浙中区。本区行政范围主要涉及嵊州市、新昌县,金华市各区、东阳市。义乌市,永康市 武义县。磐安县,衢州市各区.江山市 龙游县,丽水市莲都区 天台县。兰溪市 缙云县,共17个县 市,区、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本区是省内最大的丘陵.盆地分布区 丘岗平缓起伏 盆地开阔平坦,由河谷向两侧呈阶梯状分布。盆地内广布陆相红色碎屑岩,其周边主要为中生代火山岩系构成的低山丘陵.本区经济较发达 盆地中心区人口和城镇密集,是我省重要的农业,林果业和畜牧业商品基地、生态环境相对良好.是浙江重要的丹霞地貌旅游区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区、本区已知遗迹153处。其中国家级5处,省级35处.市县级113处,主要遗迹为中生代盆地及其中的丹霞地貌,古生物化石、以及著名的非金属矿床.遗迹的价值主要在于丹霞地貌的优美性。以及遗迹所蕴含的中生代断陷盆地,古生物演化.火山活动与矿化的地史价值 主要丹霞地貌景点有江山江郎山。永康方岩。天台赤城山 新昌穿岩十九峰、衢州烂柯山等、天台盆地是我国恐龙蛋化石主要产地。新昌王家坪硅化木化石群规模居华东地区之首、赋存于盆地内或边部的萤石 硅藻土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在国内占重要地位 区内已建地质公园2处。恐龙蛋.硅化木受人类活动破坏严重、工程建设。盗挖,白垩纪丹霞地貌易遭风化剥蚀 地质遗迹保护形势较严峻、主要地质遗迹集中区5处。衢州烂柯山,湖南镇地质遗迹集中区,位于衢州柯城区.衢江区湖南镇一带。面积约138平方公里 区内有烂柯山。乌溪江省级风景名胜 南宋孔氏家庙等多处旅游景点.以火山岩地貌,丹霞地貌为特征、区内共有省级遗迹3处.衢江湖南镇火山岩柱状节理景观 衢江烂柯山丹霞地貌,衢江叠石村火山岩叠石景观,市县级遗迹2处,龙游地质遗迹集中区,位于龙游县北部,包括龙游石窟风景区,龙游硅化木 化石点,乌石寺 风景区和白佛岩风景区,面积约170平方公里、龙游石窟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区内地质遗迹类型丰富、涉及采石遗迹.火山岩地貌,火山构造.化石.地层等多种类型,共有省级遗迹4处、龙游石窟古采矿遗址,虎头山火山岩筒 中埠超基性火山岩筒,小南海衢县组剖面 市县级遗迹7处、永康方岩地质遗迹集中区,位于永康市方岩镇.芝英镇,面积约54平方公里,方岩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区内丹霞地貌特征典型,共有国家级遗迹1处,方岩丹霞地貌,省级遗迹3处,方岩组剖面 溪坦朝川组剖面 馆头组剖面。市县级遗迹2处。方岩丹霞地貌包括方岩山。五峰。南岩。石鼓寮等景区,以雄奇险峻著称,是丹霞地貌特征最明显,发育最完全的区域。新昌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新昌县境内。面积68,76平方公里。2004年建立、主要地质遗迹为安溪。王家坪硅化木化石 国家级 穿岩十九峰丹霞地貌,省级。倒脱靴奇石群丹霞地貌,省级、等。天台省级地质公园、位于浙江省天台县,2003年建立,主要保护对象为天台恐龙蛋化石.骨骼化石及产地 国家级遗迹。周边尚有6处省级遗迹、分别为石梁飞瀑、天台。人字型。断陷盆地 鼻下许锥火山、百丈坑。磨石山群剖面,天台群剖面,建设方向。围绕中生代的主要,火山,盆地,古生物化石产地和丹霞地貌景观 重点开展地质遗迹集中区的地质遗迹调查.保护与科普,严格保护中生代古生物化石遗迹、建成中生代盆地演化史与古生物化石,丹霞地貌二大主题的博物馆网络。近期重点。加强已有地质公园的建设、确保公园内地质遗迹的严格保护和适度开发,加强硅化木与恐龙,蛋,化石的保护、开展古生物化石遗迹的专题调研与监测方法探索 开展磐安县等区域的地质遗迹调查评价,新完成6处地质遗迹的详查 新建1处地质遗迹保护点,新建丽水东西岩 磐安大峡谷等地质公园、新建东西岩地质博物馆.突出丹霞地貌的形成机理与过程,新建天台地质博物馆,重点建设中生代古生物化石展览内容.全省恐龙.蛋,化石特征与分布规律调查研究重点在本区天台盆地 金衢盆地等中生代红盆中开展.远期展望,完成地质遗迹集中区的调查评价和省级以上地质遗迹的详查和保护点建设.新建2 3个地质公园.开展中生代盆地史与古生物群落专题研究、突出中生代断陷盆地的形成过程以及在这一背景下古生物群落和萤石矿形成过程.开展丹霞地貌特征与形成过程的专题调研、开展广泛的地学知识科普宣传活动.四、浙东南区、本区行政范围涉及奉化市、宁海县.上虞市。余姚市,鄞州区.嵊州市.新昌县、象山县。衢江区 江山市,温州市,丽水市、台州市。共35个县 市,区,面积约4 1万平方公里。本区是瓯江,飞云江,鳌江等众多水系的发源地 山高坡陡.地形地貌复杂 岩浆岩类广泛分布.除沿海地区外、其它地区经济欠发达、人口密度较小 区内旅游资源丰富,生态保护意义重大.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是今后该区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向 本区已知遗迹327处,其中国家级15处,省级69处。市县级243处。遗迹数量居各大区之首、本区是环太平洋火山带最典型的地区之一。遗留了大量丰富而珍贵的.记录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俯冲过程的地质遗迹。形成于酸性熔岩中的地貌和水体景观奇特,优美.壮观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缙云仙都和仙居神仙居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即是杰出代表.火山作用形成的重要矿产有举世闻名的青田叶腊石矿和苍南明矾石矿,南部的遂昌,龙泉、景宁等地。唐 宋。元,明、清采冶银矿,保留有大量的采矿遗迹。记录了中国古代先进的采冶技术,区内地质遗迹工作程度较高 已建地质公园2处,矿山公园1处.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1处.主要地质遗迹集中区10处.临海国家地质公园 位于临海县桃渚镇.面积71。5平方公里.2002年建立 主要有1处国家级和3处省级遗迹,分别为大墈头火山岩柱状节理景观.白岩山穹状火山地貌,武坑层状流纹岩地貌,上盘恐龙化石,缙云仙都地质遗迹集中区,位于缙云县城北、面积约98平方公里.仙都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以酸性熔岩地貌为特征、区内共有国家级遗迹1处.仙都火山岩地貌.省级遗迹3处,靖岳沸石珍珠岩矿,马鞍山破火山口,凌虚洞火山通道,市县级遗迹3处,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 位于遂昌县。面积33。6平方公里,2005年建立.主要地质遗迹为治岭头金矿矿床遗迹和与古代银矿采冶遗迹。国家级 遂昌金矿保存了我国唐代至明代丰富的采矿与冶银遗迹。对我国矿业科技史具有重要意义、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楠溪江 北雁荡、长屿一带.跨越乐清 温岭.永嘉三县、市.面积294 6平方公里 2005年建立,主要有5处国家级和6处省级遗迹。分别为、智仁基底涌流相火山岩,大龙湫球泡流纹岩.长屿硐天古采矿遗址,楠溪江风景河段.大龙湫瀑布,方洞火山碎屑流相火山岩、镇安火山岩柱状节理,方山火山岩台地地貌 大箬岩火山岩地貌。石桅岩火山岩地貌.枫林震旦系剖面,雁荡山白垩纪复活破火山及火山岩地貌是西太平洋中生代火山和火山岩地貌的典型与杰出代表.青田山口地质遗迹集中区、位于青田县山口镇 面积约17平方公里,以著名非金属矿产为特征 区内共有国家级遗迹1处、山口叶腊石矿,省级遗迹3处,石平川钼矿、孙坑火山洼地,太鹤山花岗岩地貌,市县级遗迹2处 温州大罗山地质遗迹集中区、位于温州以东的大罗山区。范围大致包括茶山省级森林公园、仙岩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瑶溪省级风景名胜区 面积约43平方公里、以花岗岩.火山岩地貌为特征,区内共有省级遗迹2处。瓯海大罗山花岗岩地貌、瓯海仙岩火山岩地貌。市县级遗迹1处。龙湾瑶溪泷峡谷。龙泉八宝山地质遗迹集中区.位于龙泉市查田镇一带 面积约76平方公里,以元古代变质岩、构造及产于其间的金银矿为特色。共有省级遗迹9处 凤阳山火山岩地貌、八宝山金银矿,溪口,骆庄韧性剪切带,黄南韧性剪切带,花桥汤源组剖面。八都群剖面、淡竹花岗闪长岩体。骆庄花岗岩体、狮子坑橄榄岩。市县级遗迹2处,景宁雪花漈地质遗迹集中区,位于景宁县东南部雪花漈景区及其周边,面积约31平方公里。以瀑布.古采矿遗址为特征、区内共有省级遗迹2处,雪花漈。大祭银坑洞采矿遗址、市县级遗迹2处 标溪龙潭瀑布.标溪小三峡,文成百丈漈地质遗迹集中区、位于文成县。包括百丈漈与飞云河国家风景名胜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主要有2处山体地貌与水体景观,分别为百丈漈瀑布、国家级、和铜岭山 十二埕、省级.泰顺雅阳承天热矿泉地质遗迹保护区。位于泰顺雅阳 面积22、49平方公里 1997年建立,主要地质遗迹为含氡硅氟复合型热矿泉,省级。及周边山体地貌景观,建设方向,围绕中生代火山地质遗迹.非金属矿床 矿业遗址和火山岩地貌。重点开展地质遗迹集中区的地质遗迹调查 保护与科普、充分利用旅游区位条件、推动地质公园的建设 促进雁荡山地质公园建设成为一流的世界地质公园.建成中生代火山地质 新生代火山岩地貌和矿床矿业遗迹等三大主题的博物馆网络.近期重点、加强已有地质公园,矿山公园。的建设,引导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水平。开展缙云县、遂昌县及重要地质遗迹集中区的地质遗迹调查评价。新完成17处地质遗迹的详查.新建12处地质遗迹保护点、新建文成百丈漈、遂昌湖山和缙云仙都3处地质公园 完善雁荡山博物馆的火山类型展厅,新建遂昌金矿地质博物馆 着重建设古代银矿采治科技展览内容,开展浙东南火山岩景观地貌分类与演育模式的专题调研、整合资源、提升遗迹价值.加强科普宣传.远期展望.完成地质遗迹集中区或县。市 区,域的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工作。完成国家级与重要的省级地质遗迹详查和保护点建设、开展与中生代中国东南大陆边缘火山地质演化密切相关的遗迹专题调研 重现地史过程.加强与之相关的地质博物馆建设,开展古代矿业活动遗迹的专题调研,在温州,丽水地区形成中生代古火山,矿产类遗迹和火山岩地貌景观突出的地质公园群.五,海岸岛屿区 本区行政范围涉及象山县。洞头县,舟山市.玉环县 宁海县,温岭市,瑞安市。平阳县。椒江区、临海市等14个县.市.面积约0。3万平方公里,区内海岛礁石众多 主要由中生代火山碎屑岩及花岗岩构成 本区海洋渔业和海洋旅游资源丰富,经济较发达 是浙江发展海洋生态经济和海洋旅游的主要区域。本区已知遗迹43处。其中国家级3处 省级13处.市县级27处、丰富多彩的海蚀海积地貌遗迹是本区的主要特色.此外全新世海滩岩 燕山晚期晶洞花岗岩,火山地质遗迹亦具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主要地质遗迹集中区2处、普陀地质遗迹集中区,由普陀区的普陀山岛、朱家尖岛和桃花岛组成.面积近228平方公里。含水域。区内的普陀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省级森林公园和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桃花岛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区内共有国家级遗迹2处。普陀山花岗岩地貌及海蚀景观。普陀桃花岛晶洞花岗岩 省级遗迹5处,朱家尖海蚀海积地貌,白山,月岙花岗岩地貌,百步沙,千步沙海蚀沙.潮音洞海蚀洞穴.飞沙岙海岸地貌.以奇特的花岗岩地貌和优美的海蚀海积景观闻名于世 象山东海岸地质遗迹集中区.位于象山县东部海岸带,北起爵溪。南至花岙岛石林。总面积约342平方公里,以海蚀海积地貌。火山岩原生地貌为特征,区内地质遗迹资源丰富。类型众多.共有省级遗迹4处,象岩海岸地貌、石浦灰岩,花岙柱状节理景观,高塘珍珠岩矿、市县级遗迹8处、主要为一系列海滩岩,建设方向。突出调查。保护与科普宣传海蚀海积遗迹,重点在地质遗迹集中区内推动建立反映海岸景观和海洋动力地质作用的地质公园。同时建成这一主题的地质博物馆网络,近期重点,开展舟山市各县.区 和象山县地质遗迹调查评价 新完成10个地质遗迹的详查。新建6处地质遗迹保护点,新建普陀山和平阳南麂岛等2处地质公园.远期展望.完成地质遗迹集中区的调查评价工作.完成省级以上地质遗迹的详查与保护点建设,开展与海洋地质作用机理与过程相关的遗迹专题调研。促进地质博物馆的建设与科普宣传活动 在普陀山.三门湾及南麂列岛。洞头一带建成具有海洋特色的地质公园2 3处,为建设普陀山世界地质公园作好准备,四,地质遗迹保护重点工程 一、地质遗迹的调查评价,在全省地质遗迹资源概查的基础上,分三类开展不同精度的地质遗迹调查评价 三类工作相辅相成,重点突出,兼顾全面,逐步加深浙江省地质遗迹资源调查评价程度,为地质遗迹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1.地质遗迹集中区或县 市。区,域地质遗迹调查与评价。对地质遗迹资源状况已掌握的县域开展遗迹集中区的调查评价,对资源状况欠掌握或资源集中度不明显的县域开展整个行政区的调查评价。主要工作包括、查明并登录工作区地质遗迹资源特征和保护利用现状,科学阐明其形成条件与过程。评价地质遗迹资源价值 提出保护与利用总体方案。近期.开展余杭区西北部.杭州遗迹集中区 绍兴遗迹集中区。余姚市,舟山市普陀区.岱山县,嵊泗县,象山县、长兴县 临安县 淳安县。江山新塘坞遗迹集中区.遂昌县.缙云县,磐安县等15个遗迹集中区。或县域、的调查评价,2.省级以上地质遗迹详查。地质遗迹的详查旨在为地质遗迹保护点的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须对遗迹的特征 分布,赋存、保护 利用状况及其演变规律,危害因素等进行详细的调查.用大比例尺地质地貌图。剖面图等手段控制地质遗迹的空间结构 评价地质遗迹的科学与美学价值。归纳遗迹的主要与次要现象点,提出保护方法。范围和等级。阐明地质遗迹的形成过程、编制简明直观的科普解说材料,按照规划目标 以及生态保护功能区和旅游经济带优先的原则,并兼顾濒危和高等级优先等原则.近期 开展50处省级以上地质遗迹的详查工作 3.地质遗迹专题调研 地质遗迹专题调研旨在加大浙江省重大地质遗迹的调查研究深度和广度 通过遗迹的演育模式和相关性等研究.整合资源 提升价值 提出更科学的保护与利用方式.编制系统的科普材料、按照规划目标和全省地质遗迹研究程度,近期开展浙北全新世海平面变迁 环境演变与古人类文化层遗址的关系研究,浙东南火山岩景观地貌分类与演育模式研究 浙江省恐龙.蛋.化石特征与分布规律调查研究等3个方面的专题调研.二.地质遗迹的保护建设,地质遗迹的保护建设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建设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 矿山公园等。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矿山公园 是指对具有特殊的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优雅的美学价值的一系列地质遗迹或矿业遗址的集中分布区 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2,建设地质遗迹保护点,地质遗迹保护点是依法在地质遗迹周围划出一定的面积予以特殊保护的地理区域。通常面积较小,相当于自然保护区中的核心区、地质遗迹保护点可独立存在.或包含于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各种类型的保护区内、按照,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浙江省地质公园建设指南 等规范开展地质遗迹保护点和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 地质公园,矿山公园的申报与建设。1,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矿山公园。的建设.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协调好其它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支持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等原则.建设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 地质公园,矿山公园,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公园的各级规划。地质遗迹保护.景,点 科普解说标示系统、入口标志的建设。规模适当的地质博物馆或陈列馆。开展导游员、讲解员、的地质与地质遗迹保护知识培训,内容丰富 形式生动科普宣传材料出版 近期 完善已有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和矿山公园的建设,保证国家地质公园,矿山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复查合格、在此基础上再新建5,8个地质公园,2,地质遗迹保护点的建设,地质遗迹保护点的建设内容主要采用立碑标示、工程隔离 整治修复,动态监测等几种方式、根据遗迹的价值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保护等级 按照规划目标、遵循高等级优先。易损优先等原则 近期规划建立30处地质遗迹保护点 在地质遗迹保护点的建设过程中 应探索易损易变遗迹的动态监测方法。监测地质遗迹赋存地环境质量状况。地质遗迹保护工程稳定性 完好程度和运行情况、监测地质遗迹在自然和人类作用下的动态变化,掌握地质遗迹资源的变化规律。为保护地质遗迹提供科学依据 三、地质博物馆的建设.地质博物馆旨在把野外分散的地质遗迹景点组织为一体。对地质遗迹开展全面的,系统的科普解说和展示、在地质公园解说系统中起到了统领全局的核心作用、地质博物馆的建设内容通常包括.建立地质公园全景立体模型。主要地质景观的展板解说,主要地质景观的成因模型或3D动画展示,收藏和展出重要的地质标本.相关地学研究文献等 根据浙江地质遗迹资源的特点 构建由地史、古生物,地貌,矿产与矿业、火山地质五大专题组成的地质博物馆网络 近期着重完善常山地质博物馆与长兴地质博物馆,构成前中生代地史博物馆网络,主要反映10,9亿前的浙西北与浙东南的碰撞史。浙西北古生代史.尤其是常山的奥陶纪地史和长兴的二叠纪地史.选择在浙东南地区建设中生代地史博物馆 反映浙东南中生代以来的各种岩浆侵入.火山喷发 盆地断陷、热液矿化等事件.新生代地史博物馆与地貌博物馆结合.主要反映浙江省各类景观地貌类型及其形成过程。近期新建丽水东西岩丹霞地貌博物馆 古生物博物馆集中反映浙江省各类古生物化石特征,主要在各地史博物馆内设立古生物厅构成网络 同时在古生物化石特别发育的天台等地建设古生物博物馆,矿产与矿业博物馆主要反映浙江省各类矿产遗迹和古代矿业活动遗迹、突出古代银矿采冶,凝灰岩采石遗址和非金属矿产遗迹,近期新建遂昌金矿博物馆,火山地质博物馆主要突出浙江省丰富多样的火山作用产生的各种古火山类型和火山岩石,近期重点完善雁荡山博物馆 四,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信息工程建设 近期。制订和完善浙江省地质遗迹资源信息化规范标准.统一数据格式,成果资料汇交要求 开展地质遗迹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更新,包括已知地质遗迹点。已建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地质,矿山 公园,建立浙江省地质遗迹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初步形成信息管理和维护更新平台 包括空间数据查询,报表统计分析,三维地形地貌浏览、打印输出,基础数据维护子系统,基本实现地质遗迹信息的收集 存储 分析、使用和动态更新,远期,整合地质遗迹科普网站和地质遗迹资源数据库.建立基于WEBGIS的浙江省地质遗迹资源信息管理平台、构建浙江省地质遗迹资源专业门户网站,包括政策法规,新闻资讯。科普知识 地质公园、行业内部办公平台、数字博物馆。地质遗迹论坛等版块,依托网站载体.提供地质遗迹科普,分析查询。动态更新以及行业办公管理功能 五 保障措施.一 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完善监督管理体制.健全省。市 县。市,区 地质遗迹保护管理机构、明确各级责任部门的职责,分工.推进地质遗迹管理职能全面到位 省级主管部门负责本规划的组织。实施和目标分解,市、县,市。区,主管部门应制订地质遗迹年度工作计划。并负责本辖区内地质遗迹工作的组织 协调.指导和监督管理 进一步理顺各相关部门管理职责。加强与旅游,环保,建设、林业,水利等相关部门的交流与协作。逐步建立符合本省实际的地质遗迹保护区 地质公园 矿山公园管理体制、在当地人民政府直接领导下.成立由不同部门领导,专家组成的地质遗迹保护区 地质公园。矿山公园。管理委员会 其下按功能区分设管理处和管理站 管委会代表政府行使保护.监督,协调,控制.服务.宣传等职能,各级地质遗迹主管部门负责指导与监督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公园 矿山公园 内的地质遗迹保护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扶持 正确处理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公园,矿山公园 与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的关系。以及投资开发者利益与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公园,矿山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逐步使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公园 矿山公园、步入规范化,可持续发展轨道、充分发挥其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制订和完善。浙江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浙江省地质遗迹保护管理实施办法,浙江省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公园。矿山公园,地质遗迹保护点管理办法、等规章和行政性文件 制订和完善地质遗迹工作相关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标准,使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工作逐渐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建立工程安全性评估制度,在地质遗迹保护点周边开展工程建设活动时。须由地质专业单位对遗迹的安全性作出评估 二 建立健全地质遗迹保护的资金保障和申报体系。拓展引资渠道 形成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 地质遗迹保护属公益性基础地质工作、省 市、县各级政府要将地质遗迹保护资金列入财政预算、设立地质遗迹保护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区域性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和公益性地质遗迹保护,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地质公园,矿山公园建设等地质遗迹开发工作、十一五、期间各项重点工程的基础性 公益性地质遗迹保护所需资金9000万元,附表2.有关县、市,区,政府根据当地地质遗迹保护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可向省国土资源厅申请建立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 矿山公园 地质遗迹保护点。省优先接受旅游基础较好的,主要地质遗迹类型属于海岸地貌类。丹霞地貌类、岩溶地貌类 非金属矿床类。水体景观类,地质灾害类的遗迹集中区的申报.有关县,市 区 政府根据当地地质遗迹保护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可向省国土资源厅申请县域或地质遗迹集中区的调查评价等项目、省优先接受经济欠发达.遗迹资源状况欠掌握,社会经济或环境效益明显的县,市、区.的申请 三。加强专业技术与管理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聚才.育才,用才环境。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激励机制、积极开展人才培训和技术交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和补充。提高科技队伍的整体素质、形成队伍精干,业务精通,装备精良的地质遗迹保护专业队伍。四 加强科普宣传与教育 利用互联网,博物馆。景区标识 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加强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地质遗迹、地质公园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普及地质遗迹基础知识、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保护资源、保护环境意识、在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做好导游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利用地球日,地质公园日等节日及学生夏令营等形式、每年定期组织公众参与地质遗迹科普宣传活动,组织与国内外知名地质公园的横向交流与协作.学习和借鉴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的先进技术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