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国际海上运输及其辅助性业务经营活动第十五条,国际班轮运输经营者新开或者停开国际班轮运输航线 或者变更国际班轮运输船舶,班期的,应当按照 海运条例.第十三条的规定在交通运输部指定媒体上公告.并按规定报备.第十六条,中国国际客船.国际散装液体危险品船运输经营者增加运营船舶。包括以光船租赁方式租用船舶增加运营船舶的。应当于投入运营前15日向交通运输部备案 取得备案证明文件、备案材料应当载明公司名称。注册地。船名、船舶国籍.船舶类型。船舶吨位。拟运营航线,交通运输部收到备案材料后,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出具备案证明文件,第十七条.在中国港口开展国际班轮运输业务的外国国际船舶运输经营者。以及在中国委托代理人提供进出中国港口国际货物运输服务的外国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应当在中国境内委托一个联络机构,负责代表该外国企业与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就,海运条例.和本实施细则规定的有关管理及法律事宜进行联络,联络机构可以是该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或者常驻代表机构、也可以是其他中国企业法人或者在中国境内有固定住所的其他经济组织。委托的联络机构应当向交通运输部备案,并提交下列文件或信息,一,联络机构说明书、载明联络机构名称.住所 联系方式及联系人,二 委托书副本或者复印件。三。委托人与联络机构的协议副本 四.联络机构的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联络机构为该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或者常驻代表机构的。不须提供本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三、项文件。联络机构或者联络机构说明书所载明的事项发生改变的,应当自发生改变之日起15日内向交通运输部备案,第十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使用国际班轮运输经营者已经登记的提单、第十九条 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需要委托代理人签发提单或者相关单证的.应当委托依法取得经营资格或者办理备案的国际船舶运输经营者 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和国际海运辅助业务经营者代理上述事项。第二十条.国际班轮运输经营者与货主和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协议运价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协议运价号应当在提单或者相关单证上显示,第二十一条 国际班轮运输经营者和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应当将其在中国境内的船舶代理人,签发提单代理人在交通运输部指定的媒体上公布 公布事项包括代理人名称、注册地.住所,联系方式.代理人发生变动的 应当于有关代理协议生效前7日内公布上述事项,国际班轮运输经营者,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应当及时将公布代理事项的媒体名称向交通运输部备案 第二十二条。国际船舶运输经营者之间订立的涉及中国港口的班轮公会协议,运营协议.运价协议等,应当自协议订立之日起15日内 按下列规定向交通运输部备案。一.班轮公会协议,由班轮公会代表其所有经营进出中国港口海上运输的成员备案。班轮公会备案时.应当同时提供该公会的成员名单.二,国际船舶运输经营者之间订立的运营协议,运价协议 由参加订立协议的国际船舶运输经营者分别备案。第二十三条 国际船舶管理经营者应当根据合同的约定和国家有关规定,履行有关船舶安全和防止污染的义务 第二十四条,国际海运业及辅助业经营者,应当按照有关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报送相关统计信息,第二十五条,国际船舶代理经营者.国际船舶管理经营者、不得有下列行为。一、以非正常 合理的收费水平提供服务,妨碍公平竞争、二,在会计账簿之外暗中给予客户回扣 以承揽业务。三。滥用优势地位,限制交易当事人自主选择国际海运辅助业务经营者 或者以其相关产业的垄断地位诱导交易当事人,排斥同业竞争 四,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二十六条.外国国际船舶运输经营者以及外国国际海运辅助企业的常驻代表机构不得从事经营活动,包括不得 一,代表其境外母公司接受订舱、签发母公司提单或者相关单证,二,为母公司办理结算或者收取运费及其他费用,三 开具境外母公司的票据,四 以托运人身份向国际班轮运输经营者托运货物,五,以外商常驻代表机构名义与客户签订业务合同、第二十七条 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经营者在报备运价时,应当报备中国港口至外国基本港的出口集装箱的海运运价和附加费,第二十八条.班轮公会、运价协议组织在中国开展业务应当遵守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公约和我国的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规定,不得损害国际海运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班轮公会和运价协议组织应当与中国境内的托运人组织建立有效的协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