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保障措施6.1、救援队伍保障,1 市煤炭煤层气工业局负责所属矿山救护队的日常管理,协调调动、检查并掌握所属矿山救护队建设和装备情况,事故发生后。视抢险救援需要,调动所属矿山救护队参加抢险救援工作,2、所有煤矿都要按规定与就近专职救护队签订救护协议,煤矿兼职救护队救援人员由所在单位为其缴纳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和器材,减少救援人员的人身风险.6,2,经费保障.1、市煤炭煤层气工业局所属煤矿专职救护队的日常运行和装备经费由同级财政承担,同时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各级人民政府应将煤矿事故应急管理 应急处置和应急预案的修订、发布。培训.演练、宣传教育等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2.各级煤矿企业应当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必要的资金准备,事故应急救援资金首先由事故责任单位承担、事故责任单位暂时无力承担的,由当地人民政府按有关规定协调解决,6,3,医疗卫生保障、1。市 县人民政府及卫生计生部门应当加强急救医疗服务网络的建设、配备相应的医疗救治药物 技术,设备和人员,提高医疗救治和应急保障能力,2,市,县急救医疗机构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做好现场急救工作,各级医疗机构根据指令做好后续救治工作。3.煤矿企业建立煤矿医疗救护站。或与企业所在地医疗单位签订医疗救护协议,负责煤矿企业事故伤员的医疗急救和煤矿救援队伍医疗救护知识专项培训工作、6.4。救援装备.物资保障、1,市 县煤炭管理部门应建立煤矿救援装备及其它相关应急物资信息库。负责矿山救护队装备配置及更新工作资金的申报并落实相关投资计划.协调事故抢险救援过程中急需的救援装备和物资。2、市.县人民政府及煤炭管理部门和煤矿企业应建立物资储备和调用制度、做好抢险救援装备物资保障工作.3。全市各矿山救护队按照规程要求和救援工作需要配备应急救援装备 器材,并保证救援装备的完好 4、在抢险救援中 已有的和储备的应急救援物资不能满足需求时,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紧急征用的救援物资所需的费用、由事发地人民政府及事发单位予以解决、6 5 交通运输保障 1.交通运输 铁路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和应急处置工作需要。协调组织公路.铁路运输保障。确保应急物资和人员的紧急输送、2,矿山救护 医疗救护等专用应急车辆应配用专用警灯,警笛、公安交警部门组织对现场和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为应急处置车辆配置规范标志 开设应急救援特别通道。最大限度地赢得应急救援时间、6,6.通信与信息保障。1、有关人员和有关单位的联系方式保证能够随时取得联系。有关单位的调度值班电话保证24小时有人值守、通过有线电话。移动电话等通信手段,保证各有关方面的通讯联络畅通,2,市煤炭管理部门和煤炭企业集团负责本区域内有关机构和人员的通信保障,做到通信联络畅通,煤矿企业负责本单位应急通信联络畅通 3。各级煤炭管理部门和煤炭企业集团依托安全生产信息调度中心。利用煤炭信息内网 远程视频监控、数据频显,IP电话系统和安全生产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信联络系统等信息平台,随时掌握煤矿企业现场有关情况,4 晋城无线电管理处负责组织 协调电信运营企业保障事故抢险救援的频率需求 6,7,治安保障、市.县公安,武警等部门和单位负责组织事故现场治安警戒和治安管理、维持现场秩序,及时疏散群众.发放通行证 限制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加强对现场重要目标,重点场所的防范保护.6,8.技术支持与保障,市、县煤炭管理部门应设立煤矿应急救援专家信息库,根据事故情况、及时召请有关专家研究分析事故情况 提出抢险救援技术措施意见.制定抢险救援方案 6 9,社会动员保障、事发地各级人民政府根据抢险救援工作需要,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事故的抢险救援,上一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协调调用事发地以外的有关社会应急力量参与增援、6。10,宣传。培训和演练。1、宣传。市 县煤炭管理部门和煤矿企业要按规定向员工说明煤矿作业的危险性及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应急救援法律法规和煤矿事故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技能.2.培训 市、县煤炭管理部门和煤矿企业应将煤矿事故应急救援知识和应急预案的培训纳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程序和岗位应急处置方案,提高处置事故的能力和素质、矿山救护队加强日常战备训练、提高应急抢险救援能力,3,演练,市。县煤炭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每年应至少组织一次针对本行业,本领域 主要特点和易发生事故环节的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煤矿企业必须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或专项应急演练,经常组织队,班组的应急演练 演练结束后,及时总结评估、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预案。完善应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