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中和与pH调节5。5、1.不具备回收或综合利用的酸,碱污水、应采用中和法处理 采用中和剂中和时、宜选择工业废酸,碱、5,5.2,酸、碱污水相互中和时宜采用中和池中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连续式中和时.中和池容积宜按1h。2h污水量确定 采用间歇式中和时,中和池容积宜按中和后污水排放周期 班.日,污水量确定、间歇式中和池不宜少于2座,格 2,酸.碱污水相互中和后、pH值不能满足后续处理设施或排放要求时、应补充投加酸或碱药剂.3 中和池应设搅拌设施。5、5.3 药剂中和应符合下列规定,1,药剂中和处理宜设混合反应池,混合反应池容积应根据污水的性质,投加药剂种类,并应按混合反应时间确定 混合反应时间可通过试验或按同类污水处理经验确定,2,中和处理后产生沉渣时、应设沉淀设施,沉渣的沉淀性能差时,可投加絮凝剂、3.酸性污水采用石灰中和时.宜将石灰配制成5、10,浓度的乳液、并宜采用湿法投加、石灰仓库储量宜按10d.20d用量确定.堆高宜为1,5m、4,混合反应池应设搅拌设施、5 5,4.酸性污水采用过滤中和法时,宜选择升流式恒速或变速膨胀滤池 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污水中重金属离子宜小于50mg L、2,采用石灰石滤料中和硫酸污水时、硫酸浓度不应大于2g,L 采用白云石滤料时,硫酸浓度不应大于3g、L,3.过滤中和出水宜设置脱除二氧化碳的设施。5 5 5.升流式恒速膨胀滤池的设计宜符合下列规定,1 滤料宜采用石灰石。大理石,白云石.粒径宜为0。3mm,3mm。平均宜为1 5mm.2.滤层厚度宜为1m、1.2m.3。滤料上部缓冲层宜为0。5m,4。底部进水区宜采用大阻力穿孔管布水,孔径宜为9mm、12mm,滤料下部卵石承托层厚宜为0 15m。0 2m,5,滤速宜为30m。h,70m,h 6,滤料膨胀率宜为30 50,5,5.6。中和处理构筑物及设备应根据酸。碱污水的性质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5,5,7 酸、碱中和剂的投加应采用pH自动调节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