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防火和疏散6,2,1,玻璃基板工厂厂房具有如下主要特点,1,由于生产工艺的要求。玻璃基板厂房的占地面积大.体量超长超高、建筑平面及空间布置较迂回曲折,增加了疏散路线上的障碍。可能会延长安全疏散时间 2,生产过程中需使用易燃易爆的气体。化学品等 增加了厂房内潜在的火灾危险性。3。玻璃基板厂房内生产使用的各类精密。贵重的设备和仪器投资巨大,一旦失火,将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鉴于以上特点 为保障财产 人身的安全,严格控制玻璃基板厂房的建筑耐火等级是十分重要的、实际工程中需严格执行.此外.玻璃基板厂房通常为高层厂房 要求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二级,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第3 2。2条规定相适应,6 2.2,玻璃基板工厂的主要原料为二氧化硅。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配料.融化、成型、切割,磨边,清洗、检验等,为不间断连续性生产,熔炉是玻璃基板生产中的关键工艺设备、原材料在熔炉腔体内经高温熔制成熔融玻璃液,玻璃熔制工艺采用天然气 氧气等燃烧释放的热量,天然气 氧气直接用管道输送至熔炉腔体内的接口装置中。整个生产过程中没有外露明火。根据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厂房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的规定,生产厂房属于.利用气体.液体作为燃料的各种生产 因此其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确定为丁类,对于只有后加工工序的玻璃基板厂房。其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可按戊类确定、而对于敷设在厂房内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易燃易爆的气体及化学品的储存间、分配间,要按甲类设防 6,2。3 玻璃基板厂房由配料区.熔化区和后加工生产区组成。厂房具有大面积,大体量的特点、建筑高度一般均大于24m、通常为高层丁类厂房.合理地划分厂房内各工作间的防火分区.可有效防止火灾蔓延扩大 便于消防扑救。对于生产关键工艺设备的熔化区.由于玻璃生产工艺的特殊性和连续性,实际工程中采用单一防火墙分隔的措施 难以严密分隔和有效控制防火分区的最大建筑面积,熔化区工艺有如下主要特点.1.垂直布置连续的生产线 上下空间贯通.空间难以进行分隔、2。工艺设备进行检修和排风的需要 不能进行层间的防火封堵 3.熔化区域不容许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因为遇水时会导致熔制及成型区的设备及产品遭受重大损失.4、熔化区的机械化及自动化水平高,各楼层操作人员较少.如果按照现行标准要求、在未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高层丁类厂房的防火分区面积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超过4000m2,而实际工程中熔化区上下层叠加后的防火分区建筑面积远超出标准限值的规定,执行起来十分困难,如表1所示的国内玻璃基板生产厂房,其熔化区防火分区的实际建筑面积已达到21000m2.32000m2的规模。其连通空间内叠加后的防火分区均大大超过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规定的面积限值.难以满足现行标准对高层丁类厂房不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防火分区面积的规定,本条规定作出如下说明.首先。熔化区要进行防火分隔、将熔化区与配料区 后加工区之间用防火墙隔开.当熔化区生产规模达到4条 6条工艺生产线时 应在工艺生产线的适当位置设置防火隔墙.可有效控制火灾向相邻生产线,区域 蔓延的可能性、其次。对因工艺生产的自动传送设备穿过熔化区与后加工区之间的防火墙上的孔洞开口部位、应采用防火分隔水幕进行保护。以满足工艺生产连续性要求,又能达到防火分隔的要求 再者、考虑到该区域生产设备的机械化及自动化水平高,楼层实际操作人员较少,设置移动式灭火装置。一旦发现生产过程中的火灾隐患可在第一时间迅速灭火 当采取上述综合加强措施后、熔化区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根据工艺生产要求确定,本条为在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条文基础上.对该类厂房熔化区的防火分区设计的适当补充规定 便于在实际工程中执行。6,2,4,本条文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第6.1 1条有关防火墙的规定相适应,由于防火墙为分隔水平防火分区和防止火灾蔓延的重要防火构件,玻璃基板厂房的主体结构常采用钢结构混凝土组合楼板型式 同时采用大空间,大跨度的柱网,以适应产品生产规模扩大.生产工艺局部改造的需要.对钢结构来说.支承防火墙的钢结构柱 梁等主要受力构件的耐火极限要与防火墙的耐火极限相适应.以保证防火墙的整体稳定性和耐火完整性,6,2,5.本条依据现行国家标准,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第5,2、5条规定、对综合性厂房内洁净工作间与非洁净生产区之间的防火分隔、耐火极限等提出规定,6、2。6,玻璃基板的包装材料,包括储存玻璃的木箱、包装玻璃的塑料膜和纸张等 均为可燃固体、木箱库。纸卷库属于丙类中间仓库 一方面货物密集另一方面人员较少 一旦着火,不易为人察觉 由于火灾荷载密度大。着火后火灾会迅速扩散。且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气。如不单独隔开 发生火灾后会相互影响 直接影响人员的疏散和生命安全。可能造成更大损失 因此本条对生产中配套使用的木箱库,纸卷库的设置提出较严格的防火分隔要求.要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不燃性楼板与其他生产区域隔开.6,2 7、本条对玻璃基板厂房安全出口设置做了规定.1.2、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对该类厂房的疏散出口数目及疏散距离提出基本规定,3,近年来设计建造的高世代玻璃基板厂房多为高层丁类厂房.其体量大。进深大.面积大、后加工区由于工艺设备体积大、生产工艺连续 自动化传输等因素.生产工艺无法分隔、造成后加工区人员不能按照直线距离进行疏散,往往存在着疏散路线迂回曲折 人员需通过跨越工艺设备的钢梯进行疏散的实际情况,如果严格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第3,7,4条,高层丁类厂房室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大于50m、的规定,则无法满足玻璃基板工艺流程连续生产的要求、执行起来十分困难.鉴于以上情况、本条规定.当采取下列加强措施时,玻璃基板后加工区室内任一点的安全疏散步行距离可结合工艺生产设备布置确定 但不得大于100m。这里对后加工区实际疏散距离所做规定的理由为,1,该类厂房为丁类厂房。火灾危险性相对较小。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第3 7.4条规定.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多层丁类厂房的疏散距离不限.仅对高层丁类厂房的疏散距离作出规定。2.此类厂房后加工区通常2层 3层高,生产自动化水平高,操作人员较少,人员密度低,且对疏散环境十分熟悉.疏散通道地面设有明显的疏散标志。便于人员疏散,3,现行国家标准。电子工业厂房设计规范。GB,50742的有关规定 要求在后加工区洁净工作间。区、的回风气流中设有灵敏度严于0、01、obs,m的高灵敏度早期火灾报警探测系统、在烟雾浓度很低的火情出现初期,探测系统即发出警报、消防应急系统即刻启动将火情消灭在初始阶段。由此降低洁净工作间,区 密闭空间内发生火灾的可能性,以提高后加工区生产工段的整体防火性能和疏散条件.4,后加工区的吊顶及墙面材料要求为不燃材料,提高该区域的材料燃烧性能等级.为人员疏散创造有利的室内环境条件、同时,对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包装材料提出明确要求 由于木箱.薄膜及卷纸等均为可燃物、需严格控制其数量和堆放位置 减少火灾蔓延的可能性,5,后加工区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消防应急照明及消防广播系统,便于及时发现火情,控制火情、指挥人员紧急疏散 6,2 8.本条依据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第7 2节有关消防救援场地和入口的规定 以及现行国家标准。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第5、2、10条规定制定,对该类超长体量,超大面积的工业建筑,由于工艺设备连续布置及洁净工作间、区.空间密闭、一旦发生火情、难以直接接近现场火源.为此本条规定各层外墙需设供消防人员通往厂房内的专用消防救援口,这对消防队员灭火救援十分必要,6,2,9,对于有爆炸危险的易燃易爆化学品及气体的储存间.配送间在设置足够的泄压面积后,可大大减轻爆炸时的破坏强度.避免因主体结构遭受破坏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中明确规定。对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部位,宜布置在单层厂房外墙的泄压设施或多层厂房顶层靠外墙的泄压设施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