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药品群体不良事件,第二十七条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获知或者发现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后,应当立即通过电话或者传真等方式报所在地的县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同时填写,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基本信息表、见附表2。对每一病例还应当及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报告。第二十八条。设区的市级,县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获知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后、应当立即与同级卫生行政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现场调查.并及时将调查结果逐级报至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与同级卫生行政部门联合对设区的市级,县级的调查进行督促 指导 对药品群体不良事件进行分析,评价 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影响较大的药品群体不良事件,还应当组织现场调查,评价和调查结果应当及时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部.对全国范围内影响较大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当与卫生部联合开展相关调查工作、第二十九条.药品生产企业获知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后应当立即开展调查。详细了解药品群体不良事件的发生.药品使用.患者诊治以及药品生产 储存 流通。既往类似不良事件等情况、在7日内完成调查报告,报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同时迅速开展自查、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必要时应当暂停生产、销售 使用和召回相关药品,并报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第三十条。药品经营企业发现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应当立即告知药品生产企业,同时迅速开展自查,必要时应当暂停药品的销售。并协助药品生产企业采取相关控制措施、第三十一条,医疗机构发现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后应当积极救治患者.迅速开展临床调查 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必要时可采取暂停药品的使用等紧急措施,第三十二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采取暂停生产 销售.使用或者召回药品等控制措施、卫生行政部门应当采取措施积极组织救治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