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康复。第十五条、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为残疾人康复创造条件、建立和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并分阶段实施重点康复项目,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者补偿功能.增强其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第十六条 康复工作应当从实际出发 将现代康复技术与我国传统康复技术相结合、以社区康复为基础.康复机构为骨干.残疾人家庭为依托.以实用,易行,受益广的康复内容为重点.优先开展残疾儿童抢救性治疗和康复.发展符合康复要求的科学技术、鼓励自主创新 加强康复新技术的研究 开发和应用.为残疾人提供有效的康复服务.第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残疾人康复机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和指导城乡社区服务组织、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残疾人组织,残疾人家庭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展社区康复工作。残疾人教育机构.福利性单位和其他为残疾人服务的机构.应当创造条件,开展康复训练活动、残疾人在专业人员的指导和有关工作人员,志愿工作者及亲属的帮助下,应当努力进行功能,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的训练,第十八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根据需要有计划地在医疗机构设立康复医学科室.举办残疾人康复机构,开展康复医疗与训练 人员培训。技术指导 科学研究等工作,第十九条,医学院校和其他有关院校应当有计划地开设康复课程、设置相关专业。培养各类康复专业人才。政府和社会采取多种形式对从事康复工作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向残疾人、残疾人亲属,有关工作人员和志愿工作者普及康复知识,传授康复方法,第二十条,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和扶持残疾人康复器械,辅助器具的研制,生产,供应.维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