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为在审理民事侵权案件中正确确定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经验 对有关问题作如下解释.第一条、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一。生命权、健康权 身体权,二 姓名权.肖像权 名誉权、荣誉权.三,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第二条,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者近亲属间的亲属关系遭受严重损害,监护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第三条。自然人死亡后,其近亲属因下列侵权行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一、以侮辱 诽谤 贬损,丑化或者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 肖像.名誉。荣誉 二。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隐私.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隐私.三 非法利用,损害遗体,遗骨 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 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遗体.遗骨、第四条、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因侵权行为而永久性灭失或者毁损,物品所有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第五条,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人格权利遭受侵害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六条.当事人在侵权诉讼中没有提出赔偿精神损害的诉讼请求 诉讼终结后又基于同一侵权事实另行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七条 自然人因侵权行为致死。或者自然人死亡后其人格或者遗体遭受侵害.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列其配偶.父母和子女为原告。没有配偶.父母和子女的。可以由其他近亲属提起诉讼、列其他近亲属为原告.第八条、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 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 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 恢复名誉 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第九条。精神损害抚慰金包括以下方式,一。致人残疾的、为残疾赔偿金、二、致人死亡的.为死亡赔偿金,三。其他损害情形的精神抚慰金,第十条 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二。侵害的手段、场合 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五 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规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第十一条,受害人对损害事实和损害后果的发生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其过错程度减轻或者免除侵权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第十二条,在本解释公布施行之前已经生效施行的司法解释 其内容有与本解释不一致的 以本解释为准、

页面正在加载中,点此刷新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