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第三十四条,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在坚持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和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依法。自愿 有偿进行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承包地的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第三十五条、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 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的农村土地依法登记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在承包期内可以依法采取转让,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第三十六条,承包方可以自行流转,也可以委托流转,承包方委托流转的.应当由承包方出具签名或者盖章的流转委托书、载明委托的事项、权限.期限及流转费支付方式等、未经承包方书面委托,任何组织和个人以承包方名义与流转受让方签订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无效、第三十七条、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签订书面合同。流转主体涉及多个当事人的。合同可以由流转双方直接签订 也可以采取委托代理方式签订 流转合同一式四份 流转双方,发包方和乡级土地承包经营管理机构各执一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示范文本由省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定。第三十八条,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期间.因国家政策重大调整的,经双方协商可以对合同的有关条款作相应修改 或者依法解除合同,第三十九条、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承包权转让只能在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进行 转让双方应当事先向发包方提出书面申请.发包方应当在收到书面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给予答复。不同意转让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第四十条,承包方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有权依法自主决定承包经营权是否流转。流转的对象和方式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和阻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期限、价款及支付方式等。由承包方和流转受让方在承包期内协商确定。土地承包经营管理部门应当予以指导,监督、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归承包方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截留,扣缴。受承包方委托,集中连片流转的收益由发包方代为结算的、发包方应当将流转收益及时足额支付给承包方。第四十一条。承包方 流转受让方应当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 不得改变基本农田的性质、第四十二条。以家庭方式承包土地,承包方不能耕种的。应当委托他人代耕或者依法流转。弃耕抛荒连续两年以上的,发包方可以组织代耕 并书面通知承包方。但不得收回其承包地 承包方要求继续耕作其承包地的 应当提前通知发包方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弃耕抛荒土地建立调查统计制度。制定激励措施,鼓励各类经营主体承租.经营弃耕抛荒土地。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第四十三条、在确保承包方自主权的前提下,鼓励各类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开展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土地整理等涉农资金应当优先安排规模经营项目。第四十四条、鼓励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合作经营、股份合作终止时 入股的土地经营权应当退回原承包方.第四十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指导,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风险防范等各项制度、土地承包经营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平台、构建完善的流转信息网络。提供流转信息,法律政策咨询.流转基准价格指导.合同签订指导等服务,建立流转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制度。保证流转合同的严格履行 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