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状况.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 对容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有关部门应当及时依法处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分级分类监督管理的要求。制定安全生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并实施 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 制定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并实施.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 园区,管理机构等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机构,应当根据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制定的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制定本辖区内安全生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并实施。第二十四条。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对下列生产经营单位和场所进行重点检查.一,矿山。危险物品,油气管道,建筑施工、交通运输,船舶修造或者拆解 海上作业等危险性较大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二,人员密集的生产经营场所。三,与居住场所在同一建筑物内的生产经营场所。四,发生过生产安全事故 一年内因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受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或者有其他安全生产不良记录的生产经营单位 五。被举报 投诉的生产经营单位,第二十五条,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排除。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生产经营单位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相应设施,设备.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后,由生产经营单位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或者委托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服务机构对整改情况进行验收,形成验收报告。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相应设施,设备的部门.应当指派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进行现场检查 对验收报告的实质内容予以核实,验收报告经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审查同意后 生产经营单位方可恢复生产经营或者使用相应设施,设备、第二十六条。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公安,交通运输。港口 环境保护,质量技术监督。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 运输 储存.使用。处置等进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将危险化学品信息录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并保证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对录入的危险化学品信息予以核实,维护,危险化学品信息应当对各有关部门,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公开,实现信息共享,第二十七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时所行使的职权.依照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执行.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园区,管理机构等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机构、依法对本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时,行使下列职权,一,进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 调阅有关资料,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二.检查中发现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督促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建议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作出行政处罚.三.检查中发现事故隐患的,责令立即排除.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排除的,报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四 检查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的,应当在责令立即排除的同时 报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照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采取必要的措施 对前款规定的建议或者报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及时予以处理和答复.第二十八条 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场所与居民区.楼、学校 医院 车站。码头,商场、集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之间的安全距离 应当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安全距离不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制定.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乡。村庄规划.应当对国家和省规定的安全距离予以明确、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乡,村庄规划未作明确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前款规定场所的相关规划许可时,应当征求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意见 第二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危险物品行业安全发展规划,合理规划行业安全发展布局 并在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运输单位比较集中的区域。根据区域特点定期组织开展风险辨识和安全评估,优化行业布局 落实风险应对措施,降低公共安全风险,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者城乡规划修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需要修改危险物品行业安全发展规划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修改 第三十条、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扣押的危险物品,应当储存在符合安全条件的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内 设区的市 县、市,人民政府应当设置或者依托有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社会组织、确定储存。处置被依法扣押危险物品的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 依托生产经营单位。社会组织确定的 设区的市 县。市。人民政府给予相应补助 第三十一条。港区内新建,改建 扩建下列建设项目,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进行安全条件.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建设项目运营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一,生产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以及与该建设项目整体立项的储存建设项目.二、使用危险化学品生产的建设项目以及与该建设项目整体立项的储存建设项目,三、与港区外生产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使用危险化学品生产的建设项目通过管线相连。且与该建设项目整体立项的储存建设项目。四.对前三项规定的储存建设项目单独改建、扩建的项目,五.从事油品销售活动的加油站,港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仅与码头相连的危险化学品储存建设项目以及专门为港口企业的装卸设备、车辆供应油品的加油站,由港口管理部门依法进行安全条件,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建设项目运营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本条例规定的港区范围按照港口总体规划明确的港区范围确定,港口总体规划未明确港区范围的。应当及时修改港口总体规划。明确港区范围 港口总体规划修改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港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城乡规划等部门划定作为港区监督管理的范围。国家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港区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分工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三十二条。港口所在地港口管理部门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对港区内装卸、过驳 储存危险货物或者装拆危险货物集装箱等危险货物作业实施监督检查时、应当重点巡查危险货物装卸和储存区域 并根据危险货物特点对危险货物仓储经营单位的分类堆放。物品查验 安全设施、风险防控、隐患治理等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发现事故隐患的,应当及时处理 港口所在地港口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海事。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机构,建立港区内集装箱堆场危险货物联合检查机制 发现危险货物瞒报 谎报或者危险货物包装不符合标准的,由有关部门,机构,依法予以查处 第三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推进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 指导.规范安全生产服务机构依法开展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咨询 培训,管理等安全生产服务活动,第三十四条.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一、出具虚假的报告 证明等材料。二、出具存在重大疏漏的报告.证明等材料 三,泄露委托人的技术秘密或者业务秘密 四,擅自更改。简化法律、法规或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的相关程序或者内容。五,未经现场勘查开展安全评价活动.第三十五条、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通报制度.在有关媒体上公布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服务机构的重大违法行为及处理情况,并将有关情况记入该单位信用信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以及金融监督管理机构 有关金融机构等单位推进安全生产信用信息分类管理和信息资源共享、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违法失信行为实施协同监管。联合惩戒,第三十六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发现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未按照规定履行本行业,本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报告 安全生产委员会可以予以通报 约谈该部门的负责人 也可以向有关任免机关.监察机关提出对该部门负责人的处理建议、第三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在矿山.危险化学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等重点行业、领域单独建立。或者依托有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社会组织共同建立应急救援基地或者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依托生产经营单位,社会组织建立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相应补助,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的具体办法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第三十八条.上级人民政府发现下级人民政府批复的事故调查报告认定事故原因不清、责任不明或者包庇.袒护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撤销事故调查报告的批复.责令下级人民政府重新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或者自行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第三十九条、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及时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复的事故调查报告全面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对本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进行处理,并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将落实情况报告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负责对事故发生单位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以及对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处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