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基本规定3,0、1。建筑地面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划分应按表3。0 1的规定执行.3。0.2 从事建筑地面工程施工的建筑施工企业应有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应的施工工艺技术标准,3。0,3、建筑地面工程采用的材料或产品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无国家现行标准的。应具有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技术认可文件.材料或产品进场时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2,应对型号。规格 外观等进行验收,对重要材料或产品应抽样进行复验 3.0,4.建筑地面工程采用的大理石。花岗石。料石等天然石材以及砖。预制板块.地毯,人造板材,胶粘剂,涂料,水泥,砂.石.外加剂等材料或产品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室内环境污染控制和放射性 有害物质限量的规定.材料进场时应具有检测报告 3,0 5.厕浴间和有防滑要求的建筑地面应符合设计防滑要求,3。0.6。有种植要求的建筑地面.其构造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行业标准。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的有关规定.设计无要求时,种植地面应低于相邻建筑地面50mm以上或作槛台处理、3、0,7,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 JGJ 142的有关规定。3.0、8。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施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面层铺设、面层分格缝的构造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3。0,9.建筑地面下的沟槽、暗管、保温。隔热。隔声等工程完工后 应经检验合格并做隐蔽记录.方可进行建筑地面工程的施工,3,0.10,建筑地面工程基层、各构造层,和面层的铺设、均应待其下一层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上一层。建筑地面工程各层铺设前与相关专业的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以及设备管道安装工程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3,0,1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时.各层环境温度的控制应符合材料或产品的技术要求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掺有水泥 石灰的拌和料铺设以及用石油沥青胶结料铺贴时。不应低于5。2 采用有机胶粘剂粘贴时、不应低于10,3。采用砂,石材料铺设时.不应低于0 4。采用自流平,涂料铺设时 不应低于5.也不应高于30 3。0,12,铺设有坡度的地面应采用基土高差达到设计要求的坡度。铺设有坡度的楼面。或架空地面 应采用在结构楼层板上变更填充层.或找平层、铺设的厚度或以结构起坡达到设计要求的坡度。3,0,13,建筑物室内接触基土的首层地面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冻胀性土上铺设地面时,应按设计要求做好防冻胀土处理后方可施工。并不得在冻胀土层上进行填土施工.2,在永冻土上铺设地面时、应按建筑节能要求进行隔热。保温处理后方可施工,3、0.14,室外散水 明沟.踏步.台阶和坡道等.其面层和基层.各构造层 均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时应按本规范基层铺设中基土和相应垫层以及面层的规定执行.3,0 15,水泥混凝土散水。明沟应设置伸.缩缝,其延长米间距不得大于10m,对日晒强烈且昼夜温差超过15。的地区,其延长米间距宜为4m 6m,水泥混凝土散水.明沟和台阶等与建筑物连接处及房屋转角处应设缝处理。上述缝的宽度应为15mm。20mm.缝内应填嵌柔性密封材料,3、0 16 建筑地面的变形缝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地面的沉降缝,伸缝,缩缝和防震缝、应与结构相应缝的位置一致 且应贯通建筑地面的各构造层,2,沉降缝和防震缝的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缝内清理干净,以柔性密封材料填嵌后用板封盖、并应与面层齐平.3、0.17、当建筑地面采用镶边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有强烈机械作用下的水泥类整体面层与其他类型的面层邻接处.应设置金属镶边构件,2,具有较大振动或变形的设备基础与周围建筑地面的邻接处,应沿设备基础周边设置贯通建筑地面各构造层的沉降缝、防震缝,缝的处理应执行本规范第3。0,16条的规定,3.采用水磨石整体面层时 应用同类材料镶边,并用分格条进行分格、4.条石面层和砖面层与其他面层邻接处 应用顶铺的同类材料镶边 5.采用木。竹面层和塑料板面层时、应用同类材料镶边.6,地面面层与管沟、孔洞,检查井等邻接处,均应设置镶边。7,管沟。变形缝等处的建筑地面面层的镶边构件 应在面层铺设前装设 8.建筑地面的镶边宜与柱,墙面或踢脚线的变化协调一致,3、0 18。厕浴间 厨房和有排水,或其他液体,要求的建筑地面面层与相连接各类面层的标高差应符合设计要求,3,0。19、检验同一施工批次、同一配合比水泥混凝土和水泥砂浆强度的试块 应按每一层,或检验批,建筑地面工程不少于1组,当每一层,或检验批、建筑地面工程面积大于1000m2时 每增加1000m2应增做1组试块 小于1000m2按1000m2计算,取样1组 检验同一施工批次、同一配合比的散水,明沟 踏步,台阶 坡道的水泥混凝土,水泥砂浆强度的试块,应按每150延长米不少于1组 3,0。20,各类面层的铺设宜在室内装饰工程基本完工后进行,木 竹面层、塑料板面层 活动地板面层,地毯面层的铺设,应待抹灰工程.管道试压等完工后进行。3。0、2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层.各构造层 和各类面层的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应按每一层次或每层施工段 或变形缝,划分检验批。高层建筑的标准层可按每三层 不足三层按三层计、划分检验批,2,每检验批应以各子分部工程的基层,各构造层.和各类面层所划分的分项工程按自然间,或标准间、检验,抽查数量应随机检验不应少于3间,不足3间、应全数检查。其中走廊 过道.应以10延长米为1间,工业厂房、按单跨计.礼堂、门厅应以两个轴线为1间计算,3、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子分部工程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每检验批抽查数量应按其房间总数随机检验不应少于4间.不足4间,应全数检查、3。0。22。建筑地面工程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检验的主控项目、应达到本规范规定的质量标准 认定为合格 一般项目80,以上的检查点。处,符合本规范规定的质量要求、其他检查点,处。不得有明显影响使用、且最大偏差值不超过允许偏差值的50,为合格、凡达不到质量标准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规定处理,3、0,23,建筑地面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应在建筑施工企业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由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组织有关单位对分项工程,子分部工程进行检验.3。0,24,检验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检查允许偏差应采用钢尺.1m直尺.2m直尺 3m直尺、2m靠尺 楔形塞尺、坡度尺、游标卡尺和水准仪,2、检查空鼓应采用敲击的方法,3,检查防水隔离层应采用蓄水方法,蓄水深度最浅处不得小于10mm,蓄水时间不得少于24h、检查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的面层应采用泼水方法,4.检查各类面层、含不需铺设部分或局部面层、表面的裂纹,脱皮。麻面和起砂等缺陷、应采用观感的方法,3。0 25、建筑地面工程完工后、应对面层采取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