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燃气经营与服务。第十四条,政府投资建设的燃气设施 应当通过招标投标方式选择燃气经营者.社会资金投资建设的燃气设施,投资方可以自行经营 也可以另行选择燃气经营者,第十五条,国家对燃气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从事燃气经营活动的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符合燃气发展规划要求.二,有符合国家标准的燃气气源和燃气设施 三,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健全的经营方案,四,企业的主要负责人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运行,维护和抢修人员经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燃气管理部门核发燃气经营许可证、申请人凭燃气经营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办理登记手续、第十六条,禁止个人从事管道燃气经营活动,个人从事瓶装燃气经营活动的、应当遵守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有关规定,第十七条。燃气经营者应当向燃气用户持续。稳定,安全供应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燃气。指导燃气用户安全用气,节约用气,并对燃气设施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燃气经营者应当公示业务流程.服务承诺、收费标准和服务热线等信息 并按照国家燃气服务标准提供服务,第十八条.燃气经营者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拒绝向市政燃气管网覆盖范围内符合用气条件的单位或者个人供气.二 倒卖 抵押。出租、出借、转让。涂改燃气经营许可证。三.未履行必要告知义务擅自停止供气。调整供气量。或者未经审批擅自停业或者歇业、四,向未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用于经营的燃气。五 在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场所储存燃气。六.要求燃气用户购买其指定的产品或者接受其提供的服务 七 擅自为非自有气瓶充装燃气,八,销售未经许可的充装单位充装的瓶装燃气或者销售充装单位擅自为非自有气瓶充装的瓶装燃气、九.冒用其他企业名称或者标识从事燃气经营、服务活动 第十九条 管道燃气经营者对其供气范围内的市政燃气设施 建筑区划内业主专有部分以外的燃气设施 承担运行。维护、抢修和更新改造的责任。管道燃气经营者应当按照供气、用气合同的约定,对单位燃气用户的燃气设施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第二十条,管道燃气经营者因施工。检修等原因需要临时调整供气量或者暂停供气的.应当将作业时间和影响区域提前48小时予以公告或者书面通知燃气用户.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恢复正常供气.因突发事件影响供气的,应当采取紧急措施并及时通知燃气用户 燃气经营者停业 歇业的.应当事先对其供气范围内的燃气用户的正常用气作出妥善安排。并在90个工作日前向所在地燃气管理部门报告 经批准方可停业,歇业,第二十一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燃气管理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保障燃气用户的正常用气。一.管道燃气经营者临时调整供气量或者暂停供气未及时恢复正常供气的.二 管道燃气经营者因突发事件影响供气未采取紧急措施的,三 燃气经营者擅自停业。歇业的,四。燃气管理部门依法撤回 撤销、注销。吊销燃气经营许可的,第二十二条 燃气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燃气质量检测制度,确保所供应的燃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燃气管理等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加强对燃气质量的监督检查.第二十三条、燃气销售价格,应当根据购气成本。经营成本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合理确定并适时调整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确定和调整管道燃气销售价格,应当征求管道燃气用户,管道燃气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第二十四条,通过道路 水路.铁路运输燃气的,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有关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的规定以及国务院交通运输部门。国务院铁路部门的有关规定、通过道路或者水路运输燃气的,还应当分别依照有关道路运输.水路运输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取得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许可或者危险货物水路运输许可、第二十五条,燃气经营者应当对其从事瓶装燃气送气服务的人员和车辆加强管理,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从事瓶装燃气充装活动。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有关气瓶充装的规定。第二十六条、燃气经营者应当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燃气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管理。促进燃气经营者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