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工程设计9,1 一般规定.9,1 1.工程设计是根据建设工程的需要.对建设工程所需的技术 经济,资源 环境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编制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的活动 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等 9,1 2。方案设计是为建设项目总体开发和总体部署所进行的全面规划的活动.初步设计是为产品实现提供符合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工程安排,并为施工图设计做出原则性规定的活动,施工图设计是根据初步设计的原则规定、编制能满足设备材料采购、施工安装和工程预算所需要的文件,图纸和说明书。的活动,9.1。3,工程项目设计应根据工程设计资质分级标准,建设。2001 22号文,通过委托或标投标方式确定相应资质的工程设计单位,规定范围内的工程设计应按规定招标投标 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应依据任务委托书或招标要求。投标承诺及中标通知书签订工程设计合同,9,1.4,设计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设计规范要求编制设计文件 设计图纸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的有关要求.建设工程开工前。设计图纸必须报经图纸审查部门审查合格 建设各方必须严格按照经批准的施工图施工.9、1、5,编制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应当以下列规定为依据,一.项目批准文件.二。城市规划。三 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四、国家规定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深度要求 9、1 6、编制方案设计文件,应当满足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和控制概算的需要,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应当满足编制施工招标文件、主要设备材料订货和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的需要.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当满足设备材料采购,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的需要,并注明建设工程合理使用年限,9,1.7.设计文件中选用的材料,构配件,设备 应当注明其规格。型号 性能等技术指标、其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除有特殊要求的建筑材料 专用设备和工艺生产线等外.设计单位不得指定生产厂。供应商,9,1、8、设计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施工图纸时应同时提交1份电子文档,9、2,基本过程管理9,2,1。工程设计的基本过程包括下列内容,1 研究合同。确定功能和性能要求,2.收集设计基础资料并确定设计输入、3。评审并确定设计方案 4,提出或接收相关专业的设计条件,5,工程计算,6,设计文件编制、校对。审核 7,设计文件会签,8。设计文件审定。批准。9 设计修改和变更。10,施工现场服务、11,编制工程总结报告 9 2,2。设计企业应对工程设计过程进行控制,建立文件化的控制程序.并应包括工程设计策划。工程设计输入。工程设计方案论证,工程设计接口协调,工程设计计算、工程设计文件校对审核、工程设计会签、工程设计更改。现场服务.9.2 3,工程设计策划的内容应包括下列内容。且工程设计策划的结果应形成文件。1。研究合同,包括委托书或招标文件.确定项目的目标和范围要求,2,确定项目负责人 各专业负责人及设计。校对 审核,审定人员,必要时、明确相关的项目管理人员,3,确定工程设计计划,4、与顾客沟通和协调的安排。5.如有设计分包、应确定对分包的管理安排 见本标准9,5、6、工程设计交底和现场服务的安排.9,2,4工程设计输入应包括下列内容.1.基础资料 如水文气象资料.地质勘察报告等、2,经审查批准的前一阶段的设计文件、如项目建设书 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安全卫生评价报告 规划文件,方案设计 初步设计及专利权人文件等、3,主管部门的审批文件。4,合同。可包括委托书.招标文件。顾客变更等.5,法律法规。本标准中主要指行政规章,如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工程的具体要求,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工程的具体要求等,6,标准规范.如国家、行业和地方的强制性标准等,7,企业的内部要求.如内部规范性的技术要求,类似项目的经验等,工程设计输入应以文件、的形式予以表达,并应对其进行评审。9,2,5为确保设计方案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应对工程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符合性进行论证,9 2.6设计企业应建立专业之间接口协调程序 程序应包括专业资料、条件.资料 条件、的签署,传递途径,包顿处置方式.项目负责人和专业负责人的职责等 9 2.7设计企业应建立工程设计计算控制程序,计算控制程序应包括专业所要计算的内容。计算公式.计算方法。手工计算或计算机软件计算.计算的输入条件和计算输出结果的格式 计算书的签署级别等,控制程。序中的规定的工程设计计算书应形成正式文件并归档,9,2。8工程设计成品文件应进行校对和审核,设计企业应建立校对和审核程序.校对和审核程序应包括下列内容,1、规定设计提供给校对和审核的文件类型 如工程设计的策划结果,设计输入 本专业提出和接收的资料。计算书等。2,校对和审核的纪录方式.3.规定各专业的小队和审核清单.细则.应针对每种类型的设计文件,规定校对和审核人员所需要负责的内容等。4、校对和审核结果的处置方式.9,2 9设计企业应建立会签程序.会签程序应包括下列内容.1 要会签的文件类型及参与会签的专业.2,会签的时机、3,组织会签的负责人、4.会签纪录方式和结果处置方式 9 2、10设计企业应建立工程设计更改控制程序。控制程序应包括责任人和签发人.更改的设计文件的发放途径、牵涉多专业的设计更改的控制方法,设计更改通知单的格式等 设计更改应形成书面文件,工程设计更改包括设计修改和设计变更。工程设计更改包括下列内容。A.设计修改是指工程设计文件没有满足合同或法律法规要求时、设计企业依据相关审查结果、对工程设计文件进行的更改,包括.1.根据初步设计审查会会议纪要的修改 2.根据施工图审查机构对施工图的审查意见的修改。3、根据顾客按照合同要求对设计文件的审查结果的修改,4.根据施工现场反馈的由于设计原因的修改 5,根据企业自查结果的修改等.B.设计变更是指设计企业满足合同和法律法规要求后.因非设计原因引起的设计更改,C.建设单位不得直接对施工单位提出设计变更。确需变更需向设计单位提出并按规定报审 9。2.11。工程设计文件签署规定应包括下列内容.1 明确工程设计文件的签署流程,2 规定各类设计成品文件的签署级别 并确定各级技术人员的签署权限,3。注册人员的签署要求.注册人员的签字权限应符合国家对注册人员的管理要求,4、设计文件加盖企业相关印章的要求。9 2、12、设计企业应明确各阶段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编制设计文件的深度应满足国家或行业的有关规定.国家或行业没有明确的深度编制规定要求时 设计企业可自行制定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设计企业应制定工程设计文件编号规定,9、2.13。装饰装修的设计必须经过原工程设计单位审查同意、9 3,质量控制9,3,1设计企业应建立质量信息反馈制度.明确规定信息收集.汇总,分析与处理的责任部门,岗位。及职责权限,9,3.2设计企业的质量信息应包括下列内容、1。顾客满意程度的信息,2、产品要求的符合性方面的信息 3.产品实现过程和管理过程的符合方面的信息、4。设计分包方与上述相关的信息。9,3.3、设计企业应在质量信息收集 汇总,分析的基础上 有针对地采取改进措施。确保质量信息的有效利用,实现质量信息的闭环管理、9 3、4设计企业应加强包括统计技术在内的适用方法的推广和应用工作。充分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网络技术,提高质量信息利用的及时性和有效性,9 3、5设计企业应收集施工现场和顾客的意见 做好设计回访、改进等工作,9,3,6设计企业的内部质量检查活动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 对产品实现过程与管理或称的检查活动。2。对设计输出文件的检查,抽查。活动、3、对发生重大质量问题的部门的检查活动.4。对设计分包方的检查活动、5 最高管理者决定进行的带有全局性或关键性的评审与质量分析活动.9、3,6设计企业的内部质量检查活动,应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要按照策划.实施、总结与分析 整改与验证的步骤实施.9。3、7。设计企业从事内部质量检查的人员应经过必要的培训.设计输出文件的检查、应由本专业的专家或资深设计人员进行,从事内部质量检查的人员不得审查自己的工作 9 3、7纠正措施的管理包括下列环节.1 对已发现的不合格要及时纠正、必要时制定并实施有效的纠正措施,2、对不合格进行评审,3.确定不合格产生的原因 4、评价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的措施的需求.5.确定和实施所需的措施。6.纪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 7。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9.3,7预防措施的管理包括下列环节,1,确定潜在不合格及其原因.2.评价防止不合格发生的措施的需求、3,确定和实施所需的措施,4.纪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5 评审所采取的预防措施、9.4、节能控制9、4、1.居住建筑设计必须执行山东省建设厅。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10786、2006、公共建筑设计必须执行山东省建设厅.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10321 2006,同时要充分考虑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并应在设计文件中单设节能设计章节和热工计算书 保证建筑节能设计质量,9。4。2、对于节能分项工程.如屋顶.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不采暖楼梯间隔墙。窗户,包括透明幕墙.飘,凸 窗、包括顶板和底板。不采暖地下室顶板。接触室外空气楼板 地面、包括周边与非周边.采暖,空调地下室外墙、非采暖空调房间与采暖空调房间的隔墙或楼板。屋顶透明部分、供热采暖系统主要设备 制冷系统主要设备 其他等要提供详细的节能做法以及计算k值,9,4,3、参与验收的技术负责人要严格遵照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达不到设计要求,私自变更的不予在验收纪录上签字通过,9,5.分包管理9 5,1分包设计应符合法律法规要求。设计企业应对分包设计过程进行控制 应建立分包管理规定。分包设计管理规定应包括下列内容。1。对方包方评价与选择,2 对分包合同的内容要求,3,对分包方设计过程的控制,4,对分包方提供的设计文件的审查与管理。9 5、2对分包方的评价与选择,设计企业应制定选择.评价分包方的准则、对分包方的评价结果和需要对分包方重点控制的内通应予以纪录.9。5、3工程设计分包应签订合同.分包合同应包括下列内容。1、分包范围。设计成果及进度要求,2、分包方的责任。3、分包设计要遵循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4,分包方提供设计文件的深度。格式、编号、签署 以及会签的要求 5.对分包方提供设计文件的中间检查和验收要求,6、提供工程设计文件的数量和介质.9,5。4设计企业应按照合同的规定、对分包方的设计过程进行监控,审查分包方提供的设计文件,并保存相关纪录。9.6,施工服务9,6,1。设计企业应建立施工现场服务程序,程序应包括施工现场服务阶段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和参与现场服务的其他人员的资格与职责,工作内容和方法,现场质量或安全事故的报告途径 现场服务报告的内容,深度与格式等。现场服务的主要责任人应定期编制现场服务报告,9,6.2、建设工程开工前,设计单位以书面形式将项目设计负责人,各专业技术负责人上报给业主.业主备案存档,在施工过程中、若有项目设计负责人,各专业技术负责人发生变更的,在变更前以书面形式通知业主备案存档 9,6 3,设计企业应组织足够技术力量参加施工单位图纸会审 进行现场技术交底、对施工单位提出的图纸中各专业技术问题进行解答,对图纸中出现错漏内容一经发现尽快作出答复。出具相应设计修改或设计变更,设计修改和设计变更应为经本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并签字确认的技术文件,包括图纸变更及文字变更、并由相关工程负责人员在图纸会审记录上签字确认、在全部图纸会审记录上及设计变更上须加盖本设计单位设计资质专章。设计荷载增加。结构变动.主要使用功能改变等重大设计变更必须报经施工图文件原审查部门批准、9。6、4 建筑工程设计荷载增加、结构改动 主要使用功能改变 应当由原设计单位修改.经原设计单位书面同意.建设单位也可以委托其他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修改。修改单位对修改的设计文件承担相应责任。9、6。5。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技术问题。设计单位应及时作出答复 需要时应出具设计变更、设计单位具体工程负责人员应定期到工地现场回访、帮助解决技术问题,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事故的。设计单位有义务到现场协助解决.参与建设工程质量事故分析.9、6.6.设计单位应按照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确定的时间及地点安排派遣本工程具体技术负责人员参加基槽验收.桩基验收.基础验收.主体结构验收、竣工验收等。并由具体负责人员在验收记录上签字确认,并加盖本设计单位设计资质专章。如有发现工程技术问题.应尽快协同其它单位解决.必要时应出具设计变更。9,6、7、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施工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应当报告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由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整改 若有关单位拒不整改的,及时上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