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规划第十条 水土保持规划应当在水土流失调查结果及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定的基础上,遵循统筹协调.分类指导的原则编制,第十一条,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全国水土流失调查并公告调查结果,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水土流失调查并公告调查结果,公告前应当将调查结果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第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据水土流失调查结果划定并公告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对水土流失潜在危险较大的区域,应当划定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应当划定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第十三条.水土保持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水土流失状况.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分,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任务和措施等.水土保持规划包括对流域或者区域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作出的整体部署,以及根据整体部署对水土保持专项工作或者特定区域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作出的专项部署 水土保持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水资源规划,城乡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协调。编制水土保持规划、应当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第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编制水土保持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批准后、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水土保持规划一经批准、应当严格执行,经批准的规划根据实际情况需要修改的,应当按照规划编制程序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十五条,有关基础设施建设 矿产资源开发.城镇建设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在规划中提出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的对策和措施,并在规划报请审批前征求本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