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节能规划和管理第十二条、省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会同省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根据全省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 制定全省公共机构节能中长期规划和本级公共机构节能规划、设区的市和县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根据全省公共机构节能中长期规划.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本级公共机构节能规划,并按年度将规划确定的节能目标和指标分解到本级公共机构。县级公共机构节能规划应当包括所辖乡镇、街道公共机构节能的内容,第十三条。公共机构节能规划应当包括指导思想和原则,用能现状和问题、节能目标和指标,节能重点环节、实施主体,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内容,第十四条、公共机构应当根据本级公共机构节能规划确定的节能目标和指标,结合本单位用能特点和上一年度用能状况、制定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采取节能管理或者节能改造措施.保证节能目标的完成,第十五条,县级以上公共机构应当将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于每年3月底前,报本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备案、乡镇一级公共机构应当将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 于每年3月底前、报县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备案,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交通等系统各级主管部门应当汇总本级系统内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于每年3月底前,报本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备案.省以下垂直管理的公共机构应当汇总本系统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于每年3月底前,报省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备案,第十六条、公共机构应当实行能源消费计量制度 实行能源消费分户,分类、分项计量,并对能源消耗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纠正用能浪费现象,公共机构应当按照规定配备和使用经依法检定合格的能源计量器具,第十七条,公共机构应当指定专人负责电、气 煤、油等能源消费统计工作、如实记录能源消费原始数据。建立统计台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报送能源消费统计情况,公共机构应当每年结合本单位,本系统建筑面积,用能人数、用能设备运行情况等.对电,气.煤、油等能源消费状况进行分析评价 分析评价报告与统计数据同步报送、第十八条.省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会同省统计部门、建立健全公共机构能源消费统计报表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负责组织本级公共机构能源消费统计工作,对同级公共机构上报的统计数据进行复核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定期对本级公共机构能源消费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分析评价报告与统计数据同步报上一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第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于每年3月底前在媒体上公布经本级统计部门审定的公共机构上一年度能源消费状况.省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会同省统计部门于每年4月底前在省级媒体上联合发布全省公共机构能源消费状况、第二十条。县级以上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不同行业 不同系统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综合水平和特点、制定能源消耗定额,财政部门根据能源消耗定额,制定能源消耗支出标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交通等系统主管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指导下 根据本系统能源消耗需求和特点,制定能源消耗定额。第二十一条。公共机构应当在能源消耗定额范围内使用能源、超过能源消耗定额的,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作出说明。第二十二条.公共机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能源审计 对本单位用能系统、设备的运行及使用能源情况进行技术和经济性评价 根据审计和评价结果采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措施。第二十三条 公共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强制采购或者优先采购的规定。采购下列节能产品.设备.一 列入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名录的,二、列入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名录的 三,使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公共机构不得采购国家和省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第二十四条,公共机构建设项目应当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依法负责项目审批或者核准的机关不得批准或者核准建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严格控制公共机构新建项目的建设规模和标准 集约利用土地。统筹兼顾节能投资和效益.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在同级建设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对本级公共机构既有建筑的建设年代,结构形式、用能系统、能耗指标.寿命周期等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制定本级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第二十六条,公共机构对既有建筑进行改建。扩建,维修.装修.加固时,应当同时进行节能改造.并同步对项目拟采取的节能措施 应当执行的节能标准等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第二十七条,公共机构的新建建筑竣工或者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完成后。其投资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由作为所有权人的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国家和省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有关规定进行测评和标识 并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八条,公共机构进行新建建筑的建设和既有建筑维修改造、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施工、调试。竣工验收等方面的规定和标准,优先采用节能效果显著的太阳能 地热能.空气源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对执行情况加强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