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第一级防雷古建筑的防雷措施4。2.1 接闪器应符合下列规定。1.可采用接闪带,接闪网,接闪杆。架空接闪线中的任一种或组合形式作为接闪器,接闪器的类型应与古建筑相协调 2 在古建筑上安装时,应根据古建筑的特点.结合屋顶形制,选择适合于在易受雷击部位安装的接闪器、3,采用接闪网时、接闪网格形成的面应覆盖整个屋顶、网格尺寸宜为步架的整数倍,在屋顶面组成规格不大于10m 10m或12m 8m的网格。4 采用接闪网以外类型的接闪器时,应采用滚球法确定其保护范围.滚球半径应为45m,5.采用独立接闪杆和架空接闪线时,其安装位置和支撑杆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当采用单杆或单线保护有困难时、可采用多杆 多线或架空接闪网进行保护,6,当古建筑附近有较高地势或四周有高大树木及物体可利用时。宜选择在较高地势 高大树木或物体上安装接闪杆或架空接闪线 接闪器安装在树木上时,应对树木进行有效保护,7。接闪器应对屋顶天窗、突出屋顶的非导体饰物等装置进行有效保护,8,古建筑屋顶上的铁刹,金属链、宝顶和金属屋面等金属导体、其材质和规格符合做接闪器的要求时。可作为接闪器。9,高度不大于15m的古建筑。当外轮廓投影周长不超过90m或建筑外轮廓最大长度不超过25m.最大宽度不超过20m时 屋顶安装的接闪器可按本规范附录D进行简化。4。2.2,当第一级防雷古建筑的高度超过45m时 应采取防侧击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水平突出古建筑外墙或塔身的屋檐.垂檐 飞檐 翼角,挑檐等部位。当使用半径为45m的滚球从屋面接闪带外向地面垂直下降过程中接触到的,应采收相应的防雷措施 2,对于高度大于60m的古建筑。其高度的80,以上且超过60m的部位应按屋顶进行防雷保护 3,外墙内,外竖直安装敷设的金属导管或金属体应与防雷装置作等电位连接,连接点的间距不宜大于30m。且金属导管或导体的顶端和底端应与防雷装置作等电位连接,4 2。3。单体古建筑的专设防雷引下线不应少于2根.当外轮廓周长大于72m时。引下线的设置不应少于4根、宜沿外墙均匀对称布置。且宜优先布置在易遭雷击的部位。其间距沿外墙周长计算不宜大于18m,当保持18m的均匀间距有困难时 应按下列措施之一处理、1、当古建筑通面阔大于18m 且不宜在古建筑正面敷设引下线时 可在古建筑止面两个墙角各敷设1根引下线,同时在侧墙和通进深方向的外廊柱上。后墙等较隐蔽处增加引下线 使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大于18m.当后墙无法安装引下线时.可仅在侧墙或通进深方向的外廊柱上增加引下线 使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大于18m.2 当古建筑跨距较大、且无法在跨距中间设引下线时、应在跨距两端设引下线 并应减少该引下线与其他引下线之间的间距。使平均间距不大于18m 4。2。4.每根引下线均应与接地装置连接,单根引下线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每座古建筑的每根引下线的防雷接地体宜相互连接 围绕建筑物形成环路,当接地电阻大于10Ω时.接地装置应符合本规范附录E的规定.4,2、5,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的古建筑宜装设雷击计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