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源 更多>
  • 针织设备工程安装与质量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 GB/T 51089-2015
  • 1000kV输变电工程竣工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993-2014
  • 水泥工厂余热发电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1005-2014
  • 特殊环境条件 高原电气设备技术要求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T 22580-2008
  • 电子工程节能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附条文说明] GB/T 51342-2018
  • 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纤传输系统工程验收标准[附条文说明] GB/T 51281-2018
  • 氨纶设备工程安装与质量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 GB/T 51109-2015
  • 智能变电站工程调试及验收标准[附条文说明] GB/T 51420-2020
  • 非织造布设备工程安装与质量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 GB/T 50904-2013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172-2012
4。3.第二级防雷古建筑的防雷措施4,3、1,接闪器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符合本规范第4,2、1条第1款 第2款、第5款.第9款的规定,2,采用接闪网时,接闪网格形成的面应覆盖整个屋顶面、网格尺寸宜为步架的整数倍,形成不大于20m。20m或24m.16m的网格.3 采用接闪网以外类型的接闪器时、应采用滚球法确定其保护范围。滚球半径应为60m,4,3 2.当第二级防雷古建筑的高度超过60m时、应采取防侧击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水平突出古建筑外墙或塔身的屋檐.垂檐。飞檐,翼角,挑檐等部位,当使用半径为60m的滚球从屋面接闪带外向地面垂直下降接触到的 应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2,对于高度大于60m的古建筑,其高度的80,以上且超过60m的部位,应按屋顶进行防雷保护,3 应符合本规范第4,2、2条第3款的规定 4,3,3 单体古建筑的专设防雷引下线不应少于2根,当外轮廓周长大于100m时 引下线的设置不应少于4根 宜沿外墙四周均匀对称布置,且宜优先布置在易遭雷击的部位,其间距沿外墙周长计算不宜大于25m.当保持25m的均匀间距有困难时。应按下列措施之一处理、1。当古建筑通面阔大于25m,且无法在古建筑正面敷设引下线时 可在古建筑正面两个墙角各敷设1根引下线、同时在侧墙和通进深方向的外廊柱上、后墙等较隐蔽处增加引下线。使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大于25m.当后墙无法安装引下线时,可仅在侧墙或通进深方向的外廊柱上增加引下线,使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大于25m 2。当古建筑跨距较大.且无法在跨距中间设引下线时 应在跨距两端设引下线、并应减少该引下线与其他引下线之间的间距,使平均间距不大于25m.4,3 4。每根引下线均应与接地装置相连接,单根引下线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在不影响古建筑基础的条件下.单体古建筑各引下线的防雷接地体宜相互连接,当接地电阻大于30Ω时。按地装置应符合本规范附录E的规定、

页面正在加载中,点此刷新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