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技术要求7.2。1、屏蔽体的屏蔽效能宜用连续波屏蔽效能或脉冲波屏蔽效能表示 并可按下列方法确定,1,连续波电场屏蔽效能,SEE,连续波磁场屏蔽效能 SEB.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E1、E2,屏蔽前后同一位置的电场强度值,B1,B2、屏蔽前后同一位置的磁感应强度值、2 脉冲波电场峰值屏蔽效能、SEEp、脉冲波磁场峰值屏蔽效能。SEBp.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Ep1。Ep2,屏蔽前后同一位置的脉冲波电场强度峰值,Bp1、Bp2,屏蔽前后同一位置的脉冲波磁感应强度峰值、7,2,2,屏蔽体的屏蔽率。S,可按下式确定,7 2。3 电磁屏蔽室设计应根据其工作频率和屏蔽效能的要求,选择简易电磁屏蔽室,一般电磁屏蔽室.高性能电磁屏蔽或特殊要求的电磁屏蔽室等类型,其设计指标宜按表7、2,3确定。表7.2,3.电磁屏蔽室分类及主要特征指标7.2,4 简易电磁屏蔽室常用屏蔽材料和结构形式宜按照表7 2 4确定,表7、2.4、简易电磁屏蔽室的屏蔽材料和结构形式7,2.5,对由于外部高频电磁辐射引起建筑物内部的电磁环境超标。可采用在建筑物表面涂覆导电涂料,涂覆与钢板网或钢丝网复合的防电磁辐射混凝土层等方法加以控制、其屏蔽性能可按表7、2,5的规定进行评价。表7。2 5,建筑物内部电磁环境控制效果评价7、2,6 电子信息系统电源线的屏蔽层不得用作载流导体.7。2、7,当需要抑制因电源线.控制与信号线引起的干扰时,应分别设置适当的滤波装置,所有滤波装置均应可靠接地 7 2。8 电源滤波器和信号滤波器宜设置在电磁屏蔽室的外表面,安装管孔均应做电磁屏蔽处理。7。2.9 剩余电流保护开关不得设置在供电线路进入电磁屏蔽室之前、但可设置在电磁屏蔽室内的配电箱中.7,2,10,当设备外壳需要有屏蔽效果时,应采用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要求的材料和工艺。7,2。11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宜采用屏蔽布线系统进行防护,1。综合布线区域内存在的电磁干扰场强高于3V,m时.2、用户对电磁兼容性有较高的要求 电磁干扰和防信息泄漏 时。或有网络安全保密的需要.3.采用非屏蔽布线系统无法满足安装现场条件对缆线的间距要求时。7,2.12,屏蔽布线系统采用的电缆.连接器件,跳线,设备电缆应为屏蔽型.并应保持屏蔽层的连续性,7.2,13.有电磁兼容要求的线路与其他线路敷设于同一金属槽盒内时,应用金属隔板隔离或采用屏蔽电线。电缆,7.2。14,屏蔽布线系统中各个布线链路的屏蔽层应保持电气连续性.7,2、15。屏蔽布线系统中所选用的信息插座.对绞线,连接器件 跳线等所组成的布线链路应具有良好的屏蔽及电气导通特性.7,2.16,屏蔽布线系统中的屏蔽层配线设备,FD或BD。端应良好接地,用户,终端设备。端宜接地.两端的接地应连接至同一接地网,若屏蔽布线系统中存在两个不同的接地网时.其接地电位差不应大于1Vr,m、s 7,2,17 电磁屏蔽室的结构设计应包括屏蔽壳体。支撑框架.屏蔽地面,电磁屏蔽室内的各种管道 或管线。管路,接口和工艺设备等的安装位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