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地面和楼面11。3,1.防腐蚀地面。楼面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腐蚀作用.物理机械作用以及技术经济等各种因素,介质的品种,浓度、温度,作用量等腐蚀作用是设计的重要因素 是指在正常生产过程中 腐蚀性介质的滴溅作用.正常生产中腐蚀性介质滴溅有下列几种情况 设备。管线、阀门、法兰及泵类的盘根等处,由于有时密闭不严和垫圈 填函腐蚀后所产生的滴溅,带有腐蚀性介质的物体.在搬运中产生滴溅 如电镀车间的物体 常用起重机从一个槽子吊到另一个槽子里 设备检修时,也常有腐蚀性液体对楼面,地面的腐蚀作用.地面。楼面面层材料 应根据腐蚀性介质作用的条件 各种不同介质作用下在耐腐蚀性能和技术经济方面综合考虑后,分别采用不同的耐腐蚀材料。选用这些材料时.应满足温度,物理机械作用的要求。滴溅到楼面、地面上的介质,其温度一般为常温。虽然有的介质温度较高、但滴溅量不大时,落到地面后很快就会降至常温 若经常有温度较高的腐蚀性介质作用时。则面层材料的选择应满足使用温度的要求,物理机械作用是指正常生产过程中,设备安装,检修以及车辆运输等对楼面、地面所产生的摩擦、冲击。压力等作用 防腐蚀楼,地面与墙,柱的交接处应做耐腐蚀踢脚板.以避免腐蚀性介质沿交接处渗入地下,11,3、4,如果块材地面的灰缝与结合层采用不同材料,当地面受到重力冲击时。会造成灰缝处开裂,11,3 5、设置隔离层可提高地面的抗渗能力,从整体上提高防腐蚀地面工程的可靠性 因此。当受到各种腐蚀性介质作用时、应设置隔离层,11,3、6.有腐蚀性介质作用的地面.其垫层应比一般工业垫层提出较高的要求,混凝土垫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防腐蚀面层的使用效果,本条对各部位混凝土垫层的强度及厚度提出了相应要求,11。3、7.支承在楼面 地面上的钢构件等、应设置耐腐蚀的支座,以防止楼面。地面的腐蚀性液体对钢构件下部的腐蚀。11,3,8.为了防止腐蚀性液体的扩散或向下层的溢流,所有孔洞周边应设挡水,一般情况下、孔洞边缘的挡水高度为150mm便可满足使用要求 11。3 9,两种不同材料楼面.地面的交接处应设置挡水,主要是由介质作用情况决定的,例如 部分地面。楼面有酸类介质作用选用了水玻璃类等耐酸材料,另一部分地面,楼面没有腐蚀性介质作用选用了普通水泥砂浆等非耐酸材料,就应用挡水分隔.否则酸性介质流到水泥砂浆面层上产生腐蚀破坏.不同材料及室内外交界处的挡水也不应太高,因此 挡水的高度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本规范不作硬性规定。11、3.11,地沟或地坑的坡度.应既能迅速排除侵蚀污水、又不致因地沟较长,两端高差过大,给工程带来困难和提高造价、因此对坡度作了规定.11,3,12,排水沟和集水坑的面层材料一般与地面一致.因腐蚀性液体从地面排入.其性质与地面大多数是一致的 但是,排水沟和集水坑有液态介质长期作用且有泥砂等沉积需要清理 易发生机械磨损。其使用条件比地面更为恶劣.为了提高其抗渗性,应设置隔离层.且隔离层还应与地面隔离层连成整体 为了保护不设隔离层的地面不受侵蚀,规定当地面无隔离层时,排水沟的隔离层应伸入地面面层.其宽度不应小于300mm,11,3,13、排水沟采用明构是为了便于清理、加盖板是安全及生产操作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