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泰州市区水利现代化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海陵区,高港区 姜堰区人民政府 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泰州市区水利现代化建设行动计划 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3年5月17日,泰州市区水利现代化建设行动计划,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泰发。2011、5号文件,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泰州市区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落实关键措施。奋力推进我市水利现代化建设工作、现结合,泰州市区水利现代化规划,2011。2020、制定如下行动计划 一、主要目标 以构建水利现代化六大体系为主要任务。到2015年。泰州市区水利重点薄弱环节治理建设初见成效,水利现代化短板指标得到提升。到2018年 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一。基本建成.标准较高。协调配套.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长江堤防工程达到100年一遇水位加10级风浪防洪标准.老328国道流域控制线.312省道控制线工程达到100年一遇防洪标准、里下河圩区达到10,20年一遇排涝标准。圩堤全面达到,四五四,式标准、通南高沙土地区及沿江圩区达到20年一遇排涝标准,城区达到100年一遇防洪标准和20年一遇排涝标准,重点中心镇和工业园区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一般镇为20年一遇防洪标准。20年一遇排涝标准.城市管网排水一般达到1。3年一遇标准,重点地区达到3。5年一遇标准,防汛防旱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发改委,住建局 规划局,国土局,有关各区 列在首位的为牵头部门,其它为主要参与单位。下同 二.基本建成 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的水资源保障体系.市区用水总量控制在14、19亿m3以内。生活供水保证率达到100.重点工业供水保证率达到97 农业供水保证率达到90。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万元GDP用水量控制在70m3以内,不含火电、一般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17,m3以内.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发改委 经信委,住建局,环保局、有关各区、三 基本建成,有效控制、河湖健康,的水生态保护体系。河湖水质明显改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5.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地表水主要水体水质不劣于。类 水域面积率达到13 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70。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发改委,经信委 住建局、环保局、有关各区,四,基本建成,生态高效,宜耕宜游,的农村水利体系,农村圩区防洪确保历史最高水位不出险,除涝标准达到20年一遇设计暴雨,农田雨后1日排出。旱涝保收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达到90。以上.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率达到95 以上 节水灌溉工程面积率达到80。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基本达到0、7以上,中沟以上灌排工程配套率达到100。田间工程配套率达到90.农村河道有效治理率达到90,全面解决市区范围内剩余的饮水不安全人口.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农委,发改委,住建局。国土局,有关各区.五 基本建成.依法治水。管理规范 的水工程管理服务体系。水资源管理达标率达到100、骨干河道管理达标率达到92,骨干工程的完好率达到95。农水工程完好率达到85,防汛防旱管理与应急能力达到92、基层水利管理服务水平达到85。以上,责任单位,市水利局、住建局,财政局。环保局 有关各区。六 基本建成、综合配套,保障有力,的水利发展支撑体系 重要水管理事项有效实施率达到90。水利投入政策到位率达到94。人才结构达标率达到85.水利科技信息化水平达到86,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局、财政局。住建局 环保局.公安局、编办,法制办、人社局、规划局,城管局,有关各区 二,重点工作,一 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1,流域防洪除涝工程 对长江大堤加固改造 加固主江堤12 45公里,港堤3、7公里。实施长江河势控制工程,沿江建筑物改扩建工程,新建挡浪墙及堤顶公路27,3公里.进一步完善堤防管理,观测设施.加快老328国道流域控制线的闸.涵、泵站及堤防改造和达标升级建设进度,责任单位 市水利局。发改委.国土局,规划局。环保局。有关各区。2、区域防洪除涝工程。按标准加固沿江圩区。里下河地区圩区堤防,沿江圩区新增排涝流量163 5.m3。s,里下河地区新增排涝流量98m3.s。责任单位,有关各区.市水利局。3.城区发展重点区域防洪除涝工程.实施主城区东北片防洪工程.主城区防洪完善工程。实施南官河.周山河 凤凰河,古马干河,两泰官河。宣堡港等市区骨干河道整治 涵闸建设工程,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发改委、国土局 规划局,有关各区、4.农田水利工程 新建或改造灌溉泵站807座 衬砌渠道1380公里.排涝站86座。整治排水沟1045公里.配套小型建筑物6040座,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喷灌和滴灌工程总面积2,1万亩、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新建供水管道49,6公里 管网改造122、55公里,责任单位 有关各区,市水利局、农业局。卫生局、5,河道水质控制工程 实施,雨污分流、加快污水截流工程建设,扩建污水处理厂6座,新建1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3。6万m3,d,实施入河排污口综合整治 责任单位。市住建局 城管局 环保局、规划局,国土局、水利局.6,水生态治理工程 全面疏浚整治市区二,三级河道 沟通串活水系,疏浚河道238公里,沟通河道18。5公里、新开河道29。2公里,对药城新湖.凤栖湖,龙窝湖等重点生态区实施分区控制保水工程 动力补水 流动换水.加强通南高沙区水土保持治理,对河道岸坡实施生态防护,责任单位.有关各区.市水利局。二.提高防汛防旱应急保障能力、1。全面落实各级防汛防旱责任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 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防旱责任制 建立市 区,乡镇,街道,园区,防汛防旱组织体系。具体负责辖区内的防汛工作 责任单位,市防指,水利局。住建局,城管局 气象局。环保局,交通运输局。公安局。有关各区。2.加强预警预报能力建设、建立长江.引江河 南官河.新通扬运河.老通扬运河等重要江河水系的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加强气象。水文站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雨情.工情,灾情实时监测传输.建成防汛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对重点水利工程进行视频监控和远程调度,加强长江水下地形和河势监测、提高分析,判断能力。责任单位,市防指。水利局。城管局,气象局。水文局,有关各区,3.健全各级防汛工作组织机构。修订和完善各类防汛防旱预案,强化应急响应和联动工作机制 建立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抢救队伍、科学合理布设防汛物资存储,配置必要的抢险基础设备、提高防汛物资储备和调运水平。责任单位.市防指,水利局,住建局,城管局,气象局 环保局。交通运输局 公安局.有关各区 三 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1 落实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实行用水总量控制、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控制入河排污总量,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 遏制用水浪费 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发改委。环保局.经信委,农委,住建局,城管局,有关各区.2,加强用水总量控制,不断健全和完善水资源管理实时监测信息系统、扩大监测和考核管理范围、建立水资源总量控制管理框架体系,明确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加强用水计划和计量考核管理,建立区域布局和规划水资源论证。建设项目禁批和限批制度.严格水资源论证报告的预审和审查。规范取水许可审批。发放,监督管理.促进经济结构布局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全面推行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和水位控制。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发改委。环保局,经信委 农委。住建局 有关各区,3.促进节约用水与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加强节水技术改造、培育一批节水典型,加大节水型社会建设创建力度,创建更多的节水型载体 实行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同时投产使用,三同时、制度 对取用水达到一定规模的用水大户实行重点监控。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发改委、环保局.经信委。农委、住建局.教育局.有关各区,4 强化水资源保护管理 健全水功能区管理制度,科学核定水域纳污能力。制定河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组织开展排污口普查 严格审批新增入河排污口,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建立河湖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定期组织开展重要河湖的健康评价 继续开展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水量。水质实时监测.视频监控,日常巡查 预警能力建设及水资源监测能力建设,责任单位.市水利局 发改委,环保局、经信委、农委、住建局.水文局.城管局 公安局 有关各区。四.建立稳定增长的水利投入机制.一要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切实落实各项水利投入政策。市、区财政要按当年可用财力的2,4,足额安排水利建设资金。并逐年有稳定的增长、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的农业开发资金 30.要用于农村水利建设,各区要从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划出不少于15 的资金用于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 市。区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水工程 水资源管理。二要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制定优惠政策和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运用市场机制,创造条件.鼓励企业 集体及个人的多渠道融资,加大 一事一议、财政奖励补助力度,发动和组织农民群众兴修农田水利。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发改委 住建局.国土局.审计局 地税局、监察局,水利局,有关各区.五,加强水利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管理,1.健全水利工程管理体系、按照、泰州市水利工程管理办法。的要求,实行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下级服从上级的管理原则。完善各类工程管理的技术规范 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全面建立县乡河道。河长制,管理制度.明确河道长效管理的责任主体.管理范围和权属.改进和完善水利工程的管理条件和设施,加强工程管理能力建设,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发改委 法制办,财政局,住建局 规划局,国土局.环保局、城管局,有关各区,2.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涉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洪水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论证等制度 建立健全河湖管理体系,完成水利工程确权划界。实行河湖,蓝线 管理制度、建设河道水系数字化管理体系、落实水域占用补偿制度.强化涉水建设项目监管,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发改委。住建局,规划局。国土局,环保局 城管局,有关各区.3、加强水行政执法工作。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全民的依法治水的理念 为水利现代化作法制保证,大力推进水行政综合执法、加大对河湖岸线及水域资源开发利用、涉河采砂。取水和入河排污口设置违法违章行为的执法力度,严禁建设项目非法占用江河湖水域,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发改委 公安局。城管局.环保局、有关各区、4。积极推进水利科技创新。加大水利科研投入,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 应急抢险.生态修复。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等方面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加强防汛防旱和水资源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建设 明确专项建设运行管理经费,不断拓展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范围、打造现代化的水利管理体系,责任单位,市水利局,科技局,财政局,有关各区.5、全面提升基层水利服务能力,按照、机构健全 职能明确 政策落实.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要求。全面理顺水利站管理体制.核定人员编制,落实经费保障.加强水利站基础设施建设。由各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其人,财、物的管理,人员及事业经费由财政全额负担.强化基层水利站的公益性职能 有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责任单位,市水利局。编办 财政局、有关各区,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 政府要高度重视水利工作 坚持把水利现代化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推进中的矛盾和问题.要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结合本地区的工作实际、认真研究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制定推进方案和年度计划、将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和镇街,落实到具体的工程和项目、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工作协调 推进 监督检查和考核制度,确保全市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运转顺畅.高效。责任单位,市水利局,监察局 有关各区.二,落实政策措施、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央、省和市关于加快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政策措施.积极围绕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以及有关规划,土地,金融信贷等方面的政策。加强调查研究、细化措施方案、确保支持水利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要研究制定扶持政策 鼓励和支持企业。个人和社会团体投资水利工程 加大财政奖补力度 引导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兴修农田水利的积极性.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发改委、水利局.农委 国土局 有关各区.三,强化部门配合 水利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紧密配合,相互支持 水利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 认真履行部门职责 精心组织和指导全市水利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 各司其责 分工协作,在防汛防旱、重点水利项目立项,水利资金落实,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推动全市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合力.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发改委、住建局,农委,规划局 城管局.国土局,环保局.财政局、交通运输局等.有关各区、四。姜堰区水利现代化行动计划待该区规划批准后另行制定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