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技术措施8、2,1、建筑的总平面布置宜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宜朝向夏季。过渡季节主导风向.2、建筑朝向与主导风向的夹角.条形建筑不宜大于30.点式建筑宜在30 60,之间.3。建筑之间不宜相互遮挡。在主导风向上游的建筑底层宜架空、8.2,2、采用自然通风的建筑,进深应符合下列规定,1.未设置通风系统的居住建筑 户型进深不应超过12m。2,公共建筑进深不宜超过40m。进深超过40m时应设置通风中庭或天井,8、2.3。通风中庭或天井宜设置在发热量大。人流量大的部位,在空间上应与外窗、外门以及主要功能空间相连通.通风中庭或天井的上部应设置启闭方便的排风窗 口,8,2。4,进。排风口的设置应充分利用空气的风压和热压以促进空气流动。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进风口的洞口平面与主导风向间的夹角不应小于45,无法满足时、宜设置引风装置。2,进 排风口的平面布置应避免出现通风短路、3。宜按照建筑室内发热量确定进风口总面积。排风口总面积不应小于进风口总面积.4,室内发热量大,或产生废气、异味的房间。应布置在自然通风路径的下游,应将这类房间的外窗作为自然通风的排风口.5.可利用天井作为排风口和竖向排风风道,6 进 排风口应能方便地开启和关闭。并应在关闭时具有良好的气密性,8。2,5、当房间采用单侧通风时 应采取下列措施增强自然通风效果,1 通风窗与夏季或过渡季节典型风向之间的夹角应控制在45.60。之间 2.宜增加可开启外窗窗扇的高度 3,迎风面应有凹凸变化。尽量增大凹口深度 4,可在迎风面设置凹阳台。8、2,6 室内通风路径的设计应遵循布置均匀,阻力小的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1,可将室内开敞空间,走道、室内房间的门窗.多层的共享空间或者中庭作为室内通风路径,在室内空间设计时宜组织好上述空间.使室内通风路径布置均匀、避免出现通风死角,2。宜将人流密度大或发热量大的场所布置在主通风路径上。将人流密度大的场所布置在主通风路径的上游 将人流密度小但发热量大的场所布置在主通风路径的下游 3、室内通风路径的总截面积应大于排风口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