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 结构性热桥的线传热系数C.2、1。在建筑外围护结构中,墙角。窗间墙、凸窗.阳台、屋面 楼板、地板等处形成的结构性热桥、图C.2.1,对墙体、屋面传热的影响应用线传热系数ψ描述。图C,2。1、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结构性热桥示意W.D,外墙,门.W,B。外墙,阳台板,W.P、外墙。内墙,W,W。外墙,窗,W。F、外墙 楼板.W C,外墙角.W,R、外墙、屋顶 R P,屋顶 内墙C,2,2.热桥线传热系数应按下式计算。式中、ψ.热桥线传热系数,W,m,K Q2D、二维传热计算得出的流过一块包含热桥的围护结构的传热量.W 该围护结构的构造沿着热桥的长度方向必须是均匀的 传热量可以根据其横截面、对纵向热桥、或纵截面,对横向热桥,通过二维传热计算得到。K、围护结构平壁的传热系数.W.m2,K.A、计算Q2D的围护结构的面积,m2 ti,围护结构室内侧的空气温度 te。围护结构室外侧的空气温度。l,计算Q2D的围护结构的长度、热桥沿这个长度均匀分布、计算ψ时,l宜取1m、C,计算Q2D的围护结构的宽度,即A,l C。可取C,1m.C,2、3,当围护结构中两个平行热桥之间的距离很小时,应将两个平行热桥合并、同时计算两个平行热桥的线传热系数。C 2,4.线传热系数ψ以及热桥的表面温度可采用本规范配套光盘中提供的二维稳态传热计算软件计算、C、2,5 围护结构的二 三维稳态传热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计算软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计算软件应经过验证、以确保计算的正确性,2 软件的输入.输出应便于检查,计算结果清晰 直观。2,边界条件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外表面。第三类边界条件 冬季室外计算温度应按本规范第3,2,2条的规定取值,表面换热系数应按本规范附录B第B,4节的规定取值,2 内表面,第三类边界条件.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应按本规范第3,3,1条的规定取值 表面换热系数应按本规范附录B第B、4节的规定取值、3、其他边界 第二类边界条件,热流密度应取零,4 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冬季应取60、3、计算模型的选取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采用二维或三维传热计算,2.在二维传热模型中与热流方向平行的边界面应按对称,或足够远,的原则选取,保证越过边界面的热流为零。3。在三维传热模型中与热流方向平行的边界面应按对称,或足够远、的原则选取,保证越过边界面的热流为零.4。模型的几何尺寸与材料应与节点构造设计一致。5 距离较小的热桥应合并计算 4.计算参数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 常用建筑材料的热物理性能参数应按本规范附录B表B。1的规定取值.2、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应按本规范附录B表B。3的规定取值,3 当材料的热物理性能参数有可靠来源时、也可以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