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模板工程5.3.1.筒体工程施工具有高空作业。施工荷载大,特种作业.专业化操作的特点,不论釆用何种模板及支撑体系方案.均属于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范畴,应按相关规定编制专项技术方案,当工程施工采用定型产品模板体系的、则需要提供设计计算依据和详细全面的工艺技术参数.操作规程,5.3 2、采用滑模施工的工艺要求,本条需要与现行国家标准。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 50113配合执行。1,滑动模板具有一次组装全程使用的特点。施工期间不方便对模板频繁的进行更换和清理.模板面不平和附有杂物会增大摩阻力并影响出模混凝土质量。因此.滑动模板对模板板面的材质和性能要求较高 对不是首次使用的模板应进行彻底的表面清理 提高光洁度 达到尺寸整齐,板面平整,表面光洁不易沾灰、本条可作为施工控制的依据、亦可按照模板安装分项的一般项目内容进行检查评定和验收.2.流坠是滑模施工中影响观感的主要因素。施工过程中应予以预防并釆取措施及时消除,3,组装好的模板应上口小,下口大、目的是要保证施工中如遇平台不水平或浇筑混凝土时上围圈变形等情况时。模板不出现反倾斜度,避免混凝土被拉裂 但倾斜度过大或提升速度过快又容易导致、穿裙,现象 近年来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混凝土粘结时间和塑性保留时间具有较大的调节空间,筒仓工程施工多采用薄层浇筑,均衡提升 减短停顿的作业方式.采用0.1。0。3。的模板倾斜度可保证结构施工外观质量,关于模板保持结构设计截面的位置,受施工各类影响因素较多,各施工单位的经验不完全相同,一般当使用的提升架和围圈刚度较大,混凝土的硬化速度较快、或滑升速度较慢.时结构设计尺寸宜取在模板的较上部位.例如取在模板的上口以下1,3或1、2高度处,当提升架和围圈刚度较小 混凝土的硬化速度较慢,或滑升速度较快,结构设计尺寸宜取在模板的较下部位、例如取在模板的上口以下2、3.甚至模板下口处。即除了要考虑新浇混凝土自重变形的影响.还应考虑浇筑混凝土胀模的影响、筒仓工程仓体结构规模相差很大、在保持结构设计截面方面不宜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限制,目前筒仓工程滑动模板刚度一般均比较大,小仓滑升速度也比较快.大型筒仓的滑升速度总体上较为慢一些,考虑保持混凝土塑性时间的调节因素 综合取模板上口以下1 2、2,3模板高度处的净间距应与结构设计截面等宽,按照小仓取上部位置 大仓取下部位置的原则由施工单位根据经验和具体工程调整执行,4.在滑模施工中能否严格做到正常滑升所规定的两次提升间隔时间,即混凝土在模板中的静停时间,的要求 是防止混凝土出现被拉裂 冷接槎。现象、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规定两次提升间隔时间不宜超过0.5h 是考虑到在通常气温下 混凝土与模板的接触时间在0,5h以内 对摩阻力无大影响,当气温很高时。混凝土硬化速度较快 为防止混凝土与模板粘连而使提升摩阻力过大,可在两次提升的间隔时间内再提升,1 2,个千斤顶行程、本条款对两次提升的时间间隔作出了一般性规定.实际施工中还需要结合工程规模.施工环境、混凝土施工性能等实际情况做合理调控 现场施工中如难以做到本条规定的时间要求.则应采取其他防止粘模的措施、5,连续变截面筒仓多应用于大直径和超大直径筒仓仓壁工程、其变截面倾斜度一般比较小、在1.0.3、0、之间。由于该类筒仓直径较大时,变径操作较为复杂.不仅要从径向对混凝土进行变径压迫 还要在环向对模板进行收分 过大的变径收分量会增加施工难度造成收分困难。因此釆用.小变径多次调节.的方法是合适的,每次提升200mm进行一次模板收分 变径收分量一般不大于6mm.符合我国滑升模板工艺的施工习惯,6.7。滑模工艺是一种混凝土连续成型的快速施工方法、模板和操作平台结构由刚度较小的支撑杆支撑 因此整个滑模装置空间变位的可能性较大,过去也有些工程由于对成型结构的垂直度,扭转等的观测不及时.导致结构的施工精度达不到要求的经验教训.而偏差一旦形成、消除就十分困难,这不仅有损于结构外观、而偏差大的还会影响结构受力、因此对于影响承载能力和增加模板变形的不利因素要予以消除 常用方法是对支撑杆进行加固,增强模板系统刚度等.以提高滑动模板体系的稳定性和可控性。要求在滑升过程中检查和记录结构垂直度。扭转及结构截面尺寸等偏差数值 及时分析偏差的原因并纠正。施工实践表明,整体刚度小。高度较大的结构。施工中容易产生垂直偏差和扭转、因此每个台班至少应对模板系统的工作性能进行一次检查。形成施工过程控制记录,不仅是作为作业班质量的考核资料.更主要是根据记录。分析滑升中存在的问题.平台漂移的规律 以及各种处置方法是否恰当,以便及时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5,3.3 采用倒模施工的要求,2、对拉螺栓是倒模系统最重要的承力构件 其构造形式和布置方式可直接影响受力性能,同时螺杆穿墙的处理方式一直是影响筒仓观感.影响仓壁密闭性及防浸渗效果的重要因素 对拉螺栓进行施工设计并遵照施工。是保证模板系统安全和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4。倒模体系是一种悬挂模板系统。保证其安全性十分重要 其操作和安装均需要受过专门培训的专业工种来完成 应纳入特种工艺管理范畴,倒模模板每次安装后需要对承力部件的安装情况和受力单元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进行检查验收.是安全管理的需要。3,5。国内大多数施工单位釆用倒模工艺时在正常施工条件下配置3层三角支撑架.被证明是综合施工效率较高的一种配置方式。拆除模板时上一层支架的混凝土应具有一定的强度支撑上部结构和施工荷载。根据施工经验。确定混凝土强度达到6MPa时方可拆除下层模板是一个比较合理的临界强度控制值.5.3.4、联体筒仓留置竖向施工缝多是由于采取分段施工方法造成、竖向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措施不仅要方便施工还要满足设计规定 施工缝的做法需要保证钢筋连接可靠位置正确、混凝土浇筑密实.界面结合良好.因此需要制定操作性较强的施工措施,具体方法各施工单位均有不同的经验.可结合具体工程施工方案制定,本条文提倡在一般情况下不留竖向施工缝,联体筒仓工程可釆用同步法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