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中药保护品种的保护、第十二条,中药保护品种的保护期限。中药一级保护品种分别为三十年.二十年、十年.中药二级保护品种为七年,第十三条、中药一级保护品种的处方组成、工艺制法,在保护期限内由获得,中药保护品种证书,的生产企业和有关的药品生产经营主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单位和个人负责保密、不得公开 负有保密责任的有关部门.企业和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必要的保密制度,第十四条、向国外转让中药一级保护品种的处方组成,工艺制法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保密的规定办理。第十五条,中药一级保护品种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保护期限的,由生产企业在该品种保护期满前六个月,依照本条例第九条规定的程序申报。延长的保护期限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的审评结果确定,但是,每次延长的保护期限不得超过第一次批准的保护期限,第十六条。中药二级保护品种在保护期满后可以延长七年。申请延长保护期的中药二级保护品种,应当在保护期满前六个月 由生产企业依照本条例第九条规定的程序申报。第十七条 被批准保护的中药品种。在保护期内限于由获得.中药保护品种证书,的企业生产,但是,本条例第十九条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十八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保护的中药品种如果在批准前是由多家企业生产的,其中未申请。中药保护品种证书。的企业应当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六个月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申报.并依照本条例第十条的规定提供有关资料,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指定药品检验机构对该申报品种进行同品种的质量检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检验结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对达到国家药品标准的,经征求国家中药生产经营主管部门意见后,补发,中药保护品种证书。二.对未达到国家药品标准的 依照药品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撤销该中药品种的批准文号,第十九条,对临床用药紧缺的中药保护品种,根据国家中药生产经营主管部门提出的仿制建议,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由仿制企业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对生产同一中药保护品种的企业发放批准文号,该企业应当付给持有.中药保护品种证书,并转让该中药品种的处方组成、工艺制法的企业合理的使用费.其数额由双方商定,双方不能达成协议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裁决,第二十条,生产中药保护品种的企业及中药生产经营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省 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的要求。改进生产条件、提高品种质量 第二十一条。中药保护品种在保护期内向国外申请注册的、须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