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无障碍社会服务第三十九条。公共服务场所应当配备必要的无障碍设备和辅助器具。标注指引无障碍设施。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无障碍服务、公共服务场所涉及医疗健康,社会保障,金融业务。生活缴费等服务事项的、应当保留现场指导、人工办理等传统服务方式。第四十条,行政服务机构.社区服务机构以及供水 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服务机构、应当设置低位服务台或者无障碍服务窗口.配备电子信息显示屏.手写板,语音提示等设备.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无障碍服务、第四十一条。司法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依法为残疾人,老年人参加诉讼。仲裁活动和获得法律援助提供无障碍服务.国家鼓励律师事务所.公证机构,司法鉴定机构,基层法律服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结合所提供的服务内容提供无障碍服务、第四十二条,交通运输设施和公共交通运输工具的运营单位应当根据各类运输方式的服务特点。结合设施设备条件和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为残疾人,老年人设置无障碍服务窗口,专用等候区域。绿色通道和优先坐席。提供辅助器具,咨询引导、字幕报站.语音提示.预约定制等无障碍服务。第四十三条。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机构应当加强教育场所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为有残疾的师生.员工提供无障碍服务。国家举办的教育考试,职业资格考试。技术技能考试。招录招聘考试以及各类学校组织的统一考试,应当为有残疾的考生提供便利服务,第四十四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结合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为残疾人,老年人就医提供便利.与残疾人。老年人相关的服务机构应当配备无障碍设备.在生活照料 康复护理等方面提供无障碍服务、第四十五条。国家鼓励文化,旅游 体育、金融 邮政、电信 交通,商业.餐饮。住宿,物业管理等服务场所结合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辅助器具、咨询引导等无障碍服务。国家鼓励邮政、快递企业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老年人提供上门收寄服务,第四十六条。公共场所经营管理单位、交通运输设施和公共交通运输工具的运营单位应当为残疾人携带导盲犬。导听犬,辅助犬等服务犬提供便利,残疾人携带服务犬出入公共场所。使用交通运输设施和公共交通运输工具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为服务犬佩戴明显识别装备,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第四十七条.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人在制定以及实施工作预案时,应当考虑残疾人,老年人的无障碍需求.视情况设置语音,大字,闪光等提示装置,完善无障碍服务功能。第四十八条.组织选举的部门和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为残疾人。老年人选民参加投票提供便利和必要协助.第四十九条.国家鼓励和支持无障碍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远程实时无障碍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