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G、深受弯构件.根据分析及试验结果、国内外均将跨高比小于2的简支梁及跨高比小于2。5的连续梁视为深梁、而跨高比小于5的梁统称为深受弯构件,短梁.其受力性能与一般梁有一定区别。故单列附录加以区别.作出专门的规定,G,0,1,对于深梁的内力分析,简支深梁与一般梁相同,但连续深梁的内力值及其沿跨度的分布规律与一般连续梁不同。其跨中正弯矩比一般连续梁偏大,支座负弯矩偏小、且随跨高比和跨数而变化,在工程设计中 连续深梁的内力应由二维弹性分析确定、且不宜考虑内力重分布.具体内力值可采用弹性有限元方法或查阅根据二维弹性分析结果制作的连续深梁的内力表格确定.G.0。2、深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采用内力臂表达式 该式在l0,h,5、0时能与一般梁计算公式衔接 试验表明.水平分布筋对受弯承载力的作用约占10.30,故在正截面计算公式中忽略了这部分钢筋的作用.这样处理偏安全 G.0 3,本条给出了适用于l0,h 5.0的全部深受弯构件的受剪截面控制条件。该条件在l0,h 5时与一般受弯构件受剪截面控制条件相衔接。G。0、4.在深受弯构件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中。竖向钢筋受剪承载力计算项的系数.根据第6。3,4条的修改由1。25调整为1。0。此外,公式中混凝土项反映了随l0。h的减小,剪切破坏模式由剪压型向斜压型过渡 混凝土项在受剪承载力中所占的比例增大.而竖向分布筋和水平分布筋项则分别反映了从l0.h、5、0时只有竖向分布筋,箍筋 参与受剪、过渡到l0,h较小时只有水平分布筋能发挥有限受剪作用的变化规律、在l0,h.5.0时.该式与一般梁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相衔接。在主要承受集中荷载的深受弯构件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中,含有跨高比l0,h和计算剪跨比λ两个参数,对于l0.h、2 0的深梁,统一取λ,0,25,而l0,h.5,0的一般受弯构件的剪跨比上,下限值则分别为3,0,1 5,为了使深梁、短梁,一般梁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连续过渡.本条给出了深受弯构在2,0、l0,h 5 0时λ上,下限值的线性过渡规律。应注意的是 由于深梁中水平及竖向分布钢筋对受剪承载力的作用有限。当深梁受剪承载力不足时.应主要通过调整截面尺寸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来满足受剪承载力要求,G.0、5,试验表明。随着跨高比的减小 深梁斜截面抗裂能力有一定提高.为了简化计算.本条给出了防止深梁出现斜裂缝的验算条件,这是按试验结果偏下限给出的,并作了合理的放宽,当满足本条公式的要求时,可不再进行受剪承载力计算、G、0,6.深梁支座的支承面和深梁顶集中荷载作用面的混凝土都有发生局部受压破坏的可能性,应进行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在必要时还应配置间接钢筋,按本规范第G,0。7条的规定、将支承深梁的柱伸到深梁顶部能够有效地降低支座传力面发生局部受压破坏的可能性.G、0、7。为了保证深梁平面外的稳定性 本条对深梁的高厚比.h、b.或跨厚比。l0。b。作了限制,此外 简支深梁在顶部 连续深梁在顶部和底部应尽可能与其他水平刚度较大的构件.如楼盖。相连接 以进一步加强其平面外稳定性.G,0 8、在弹性受力阶段、连续深梁支座截面中的正应力分布规律随深梁的跨高比变化。由此确定深梁的配筋分布。当l0,h、1,5时,支座截面受压区约在梁底以上0,2h的高度范围内。再向上为拉应力区,最大拉应力位于梁顶、随着l0,h的减小。最大拉应力下移,到l0,h。1 0时 较大拉应力位于从梁底算起0 2h、0.6h的范围内。梁顶拉应力相对偏小,达到承载力极限状态时、支座截面因开裂导致的应力重分布使深梁支座截面上部钢筋拉力增大。本条以图示给出了支座截面负弯矩受拉钢筋沿截面高度的分区布置规定、比较符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支座截面的受力特点,水平钢筋数量的这种分区布置规定 虽未充分反映承载力极限状态下的受力特点,但更有利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支座截面的裂缝控制,同时也不影响深梁在承载力极限状态下的安全性 本条保留了从梁底算起0 2h。0,6h范围内水平钢筋最低用量的控制条件、以减少支座截面在这一高度范围内过早开裂的可能性,G,0。9。深梁在垂直裂缝以及斜裂缝出现后将形成拉杆拱的传力机制,此时下部受拉钢筋直到支座附近仍拉力较大。应在支座中妥善锚固,鉴于在 拱肋 压力的协同作用下,钢筋锚固端的竖向弯钩很可能引起深梁支座区沿深梁中面的劈裂,故钢筋锚固端的弯折建议改为平放.并按弯折180 的方式锚固.G,0,10.试验表明,当仅配有两层钢筋网时,如果网与网之间未设拉筋。由于钢筋网在深梁平面外的变形未受到专门约束.当拉杆拱拱肋内斜向压力较大时。有可能发生沿深梁中面劈开的侧向劈裂型斜压破坏.故应在双排钢筋网之间配置拉筋 而且 在本规范图G,0.8 1和图G。0.8 2深梁支座附近由虚线标示的范围内应适当增配拉筋,G。0。11、深梁下部作用有集中荷载或均布荷载时、吊筋的受拉能力不宜充分利用、其目的是为了控制悬吊作用引起的裂缝宽度.当作用在深梁下部的集中荷载的计算剪跨比λ 0,7时,按第9。2。11条规定设置的吊筋和按第G,0,12条规定设置的竖向分布钢筋仍不能完全防止斜拉型剪切破坏的发生,故应在剪跨内适度增大竖向分布钢筋的数量.G,0,12,深梁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对受剪承载力所起的作用虽然有限。但能限制斜裂缝的开展.当分布钢筋采用较小直径和较小间距时,这种作用就越发明显 此外。分布钢筋对控制深梁中温度。收缩裂缝的出现也起作用 本条给出的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是构造要求的最低数量。设计者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分布筋的配置数量。G,0、13.本条给出了对介于深梁和浅梁之间的、短梁。的一般性构造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