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安全建设5 4。1 蓄滞洪区安全建设 应根据防洪,蓄滞洪区建设等有关规划 分析确定蓄滞洪区内需就地避洪,临时转移和外迁安置的人口数量和分布、5,4.2。蓄滞洪区的安全建设,应在蓄滞洪区类别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 结合区内地形,地质条件以及居民的意愿.采取居民外迁,就地避洪,临时转移等模式合理安排。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重度风险区、宜采取居民外迁或就地避洪等方式进行永久安置,2.中度风险区。宜采取就地避洪与临时转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安置、3、轻度风险区 宜采用撤离转移.临时安置为主的方式进行安置 5.4。3、蓄滞洪区内安全区 宜结合围堤,隔堤 设置在地势较高,人口相对集中的集镇或村庄、并应有利于对外交通。供电,供水和居民外出从事生产活动,安全区内安置的居民点与主要生产场所的距离不宜超过3km 5km 安全区应避开分洪口门和洪水行进的主流区域.5,4、4 安全台宜建在地势较高,地质条件较好。土源丰富的地带.有条件时应结合堤防工程.河道疏浚工程修建,安全台应避开分洪口门,急流.崩岸和深水区。安全台的布置应有利于对外交通.供电,供水以及台上居民生产生活.安全台上安置的居民点与主要生产场所的距离不宜超过3km、5km,5.4 5 距离防洪安全地区较远 居住分散、不宜建设安全区和安全台的区域,可采取建设安全楼的方式避洪.5,4 6,安全楼宜建在地势较高.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带。安全楼应避开分洪口、退洪口以及洪水行进的主流区。5、4 7 转移道路应根据居民点分布情况、转移人数.转移时间.转移方向 现有道路情况,按本规范第3.3,4条的规定合理布设。必要时。应布设相应的转移桥梁,码头等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