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电解车间配置6 2、1.电解车间可由一个或多个电解厂房组成 每栋电解厂房应配置在同一标高上、厂房跨度和间距。操作面.轨顶及下弦标高应根据电解槽,天车等设备外形尺寸,磁场影响,通风条件,设备安全。人物流等因素综合确定。6.2。2,电解车间作业班制宜采用四班三运转工作制。6。2,3.新建铝电解厂宜采用系列电解槽横向布置及大面进电母线配置方式,6、2,4。电解厂房应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厂房配置形式宜采用二层楼操作面抬高形式.且厂房之间不宜布置过多的高大构建筑物。6.2,5、电解厂房宜布置在厂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数栋厂房平行布置时,厂房的纵向轴线与主导风向宜成35,45。夹角.6.2,6 电解厂房的侧窗 天窗及地面通风板应按每小时换气次数30次,40次设计.6 2、7,电解厂房的操作面应平整,耐热 并应有足够的强度及良好的绝缘性能,操作面大通道处、应按通行运输车辆及楼面堆料的最不利荷载设计。小通道处应按槽大修时堆放物料的最大荷载设计 电解厂房各连接过道应按通行运输设备的最大荷载设计,6.2,8.电解厂房应设置下至底层楼面 上天车和屋面进行作业的安全人行通道。6,2。9。厂房偏跨应设置休息室。卫生间,工具间和车间监控室,电解厂房端头强磁场影响区域不宜设置办公区,中间通道和端头宜为天车检修区。运输通道。以及阳极提升框架和出铝抬包临时存放区 6。2 10 雨水.地面水,地下水不得进入电解厂房。不得在厂房内设置排水点。6,2,11,电解车间的压缩空气管应设在厂房侧柱上 主管距操作面不得小于4m,厂房内的压缩空气主管。支管应在安全距离内设置绝缘伸缩节、出铝用的压缩空气应进行干燥和过滤。设计供气压力应大于0,6MPa。6,2。12.电解车间母线沟盖板和槽间盖板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位于车辆行走侧的母线沟盖板。强度应满足车辆最大轮压要求。2,槽间盖板设计应能满足电解正常生产作业的最大荷载.厂房通风和槽壳散热要求.3 母线沟盖板及槽间盖板设计.应满足生产和维护时人工搬移作业的尺寸和重量要求,4,可能存放高温物料的母线沟盖板及其绝缘层、应选用耐热材料,6.2,13、电解车间的导电母线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纵向配置的铝电解槽系列可采用端部铝母线进电配置方式。横向配置的铝电解槽系列应采用大面多点铝母线进电配置方式.2,单槽母线电压应小于或等于200mV.铝母线电流密度不应大于0,8A,mm2,3.电解槽立柱母线与阳极母线,阴极母线与阴极钢棒.以及长距离母线之间的连接应设有软连接段、连接方式可采用压接或焊接方式,并宜降低接触压降,均化电流分布.同时相邻母线之间应设有隔离绝缘材料、4、导电母线与地沟盖板.母线与土建基础、梁,柱,板等净距离宜大于100mm、6、2.14.电解厂房内应采取下列安全 绝缘措施.1.厂房内操作面以上,2m以下的土建构筑物不得设置可能接地的金属埋件,柱子、楼板的钢筋、铁丝不得外露.柱间支撑为金属结构时,操作层以上4m范围内应设有木制围护栏,2,电解槽槽壳外侧距构筑物墙柱内侧应大于2m.槽壳与车间内设置的地面钢轨外侧距离不得小于4m,3 电解车间内设置的作业工具 抬包及阳极提升框架等金属构件存放区。与槽壳 金属地沟盖板和电气设备外侧的间距不得小于4m 4,电解车间厂房外部的导电母线裸露在地坪3,5m以下的部位、应设有瓷瓶绝缘和护网隔离带,5,电解槽应采用可靠的电气绝缘装置和材料,单槽对地。电解槽之间以及槽各连接部位之间电气绝缘的限值不宜小于1M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