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受弯构件5。2 1、受弯构件的抗弯承载力应按下式验算.M Mr.αmƒmW。5、2,1。1,式中,M 构件弯矩设计值.Mr,构件抗弯承载力。ƒm 构件所用木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W.构件验算截面处的截面弹性抵抗矩,αm,受弯构件抗力调整系数,按本规范表5 1 1的规定取值。5。2。2 受弯构件应满足稳定承载力的要求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计及侧向稳定时,受弯构件的抗弯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验算、式中、φl。受弯构件的侧向稳定系数,αm、受弯构件抗力调整系数,可按表5 1、1的规定取值。λB、受弯构件的长细比,leq。受弯构件的计算长度.可取表5,2、2.1规定的长度系数乘以构件侧向支撑的间距、无支撑段的长度、b。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截面宽度,mm.h、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截面高度.mm,ƒm 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 N,mm2.ƒm,木材抗弯强度计算值,N mm2、E 木材的弹性模量 N。mm2,E,木材的弹性模量计算值,N.mm2、μ、木材表观弹性模量换算为纯弯弹性模量的系数 按表5,2,2,2的规定取值、γm,受弯构件抗力分项系数,按表5.2.2,2的规定取值。υ,弹性模量变异系数,按表5 2,2。2的规定取值,am,bm、cm、受弯构件侧向稳定系数计算调整系数。按表5。2 2 2的规定取值,表5,2.2 1.受弯计算长度系数表5。2、2。2,受弯构件侧向稳定系数计算调整系数。2.当受弯构件截面的高宽比h.b和侧向支撑满足下列条件时。可不必验算稳定承载力,1。h.b。4,且跨中部可不设侧向支撑、2。4、h.b,5 跨中部有檩条等侧向支撑。3 5。h b、6,5,在受压翼缘有直接固定其上的密铺板或间距不大于600mm的搁栅支撑.4,6.5.h。b、7。5 在受压翼缘有直接固定其上的密铺板或间距不大于600mm的搁栅支撑,且受弯构件间设有间距不大于8倍截面高度的横撑,5 7、5,h。b,9,在构件的上,下翼缘均设有沿长度方向通长的限制侧向位移的装置、6。层板胶合木受弯构件,当截面高度比不超过2。5,1时.7,原木受弯构件 5 2.3.受弯构件的抗剪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验算、式中 V、构件的剪力设计值,N。Vr 构件的抗剪承载力,N,ƒv.木材的顺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方木,原木,规格材和胶合木皆应根据所用树种,按现行国家标准 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规定的方木,原木的抗剪强度设计指标取值.I、截面的惯性矩 mm4。S,最大剪应力所在点以上部分截面对形心轴的面积矩.mm3、b,最大剪应力所在位置的截面宽度。A.构件截面面积,mm2、5,2。4.受弯构件支座处横纹承压承载力应按下式验算。R,Rr.blbƒc.90,5,2。4 式中,R.受弯构件的支座反力设计值、N.Rr,受弯构件支座处局部承压承载力,N b、受弯构件支座处的截面宽度,mm,lb,受弯构件支座的支承长度 mm ƒc 90、木材的横纹承压强度设计值、N mm2.按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5规定的方木。原木的横纹承压强度设计指标取值、当支承长度lb、150mm.且支承面外缘距构件端部不小于75mm时,ƒc 90取局部表面横纹承压强度,其他情况应取全面积横纹承压强度,当支座反力主要由距支座为构件截面高度范围内的荷载所引起时。局部承压承载力应取式,5。2,4、计算结果的2,3.5,2,5。规格材受弯构件的支座横纹承压承载力除应按本规范第5,2。4条计算外、尚应乘以局部承压长度 顺木纹测量、调整系数KB和局部承压尺寸调整系数KZcp 局部承压长度调整系数KB应按表5。2、5。1的规定取值.局部承压尺寸调整系数KZcp应按表5 2.5、2的规定取值,并应符合下式要求,R Rr。blbKBKZcpƒc 90,5 2 5。表5 2,5。1.承压长度调整系数KB注。支承面外缘距构件端部不小于75mm.表5,2,5。2,承压尺寸调整系数KZcp注 b。h介于1、0和2.0之间。按线性内插法计算。5,2、6。受弯构件的挠度应按下式验算、ω.ω,5.2.6.式中 ω 构件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作用下的变形计算值、mm。ω、受弯构件的挠度限值。按表5,2,6取用 表5。2,6、受弯构件挠度限值5,2、7、双向受弯构件的承载力和挠度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双向受弯构件的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验算,式中,Mx、My.作用在构件两个主平面内的弯矩设计值.Mxr、构件截面绕x轴的抗弯承载力、Wx Wy 构件两个主轴方向的截面弹性抵抗矩。αm、受弯构件抗力调整系数。按本规范表5.1.1的规定取值 2.挠度应按下式验算,式中。ωx.ωy。为荷载在x轴和y轴方向产生的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