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消,毒5。12。1.为了保证用水安全,消毒是必须的,要保证消毒剂的货源充足和一定量的储备,消毒与给水处理不同的是投加量大、氯消毒 液氯。次氯酸钠或次氯酸钙等 方法技术成熟,成本低,具有广谱的微生物灭活效果。余氯具有持续杀菌作用 在保证消毒效果的同时应防止消毒副产物对水环境的影响,二氧化氯的强氧化性 具有优良的广谱微生物灭活效果和氧化作用,紫外线消毒系利用低压或中压紫外线灯灭活水中各类病原微生物.不使用化学药品。具有广谱的微生物灭活效果 接触时间短,基本不产生消毒副产物。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推荐采用臭氧.紫外线消毒技术,或臭氧,紫外线与氯的联合消毒方式.提高病原性原虫灭活效果,降低消毒副产物生成量.5、12。2。不同用途的再生水对消毒效果要求差别也较大。消毒剂的设计投加量应根据试验确定、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2014年版。规定 无试验资料时、二级处理出水的加氯量可采用6mg。L.15mg,L、再生水厂的加氯量按卫生学指标和余氯量确定,不同用水途径和要求的臭氧消毒投加剂量参考值见表15,表16。表15。再生水厂臭氢消毒投加剂量参考值表16,再生水厂臭氧消毒投加剂量试验值,北京多座再生水厂现场试验结果、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规定.再生水的紫外线消毒剂量可为24mJ.cm2、30mJ cm2,影响紫外线消毒的主要因素有透射率,悬浮物浓度和浊度,因此结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 60的有关规定,紫外线消毒进水透射率应大于30.悬浮物不大于10mg.L,浊度不大于5NTU,当进水水质不满足以上要求时,宜优化或增设预处理工艺,水中带色金属离子等均会影响紫外线在水中的穿透率 其中三价铁离子对紫外线摩尔吸收系数最大.因此不宜使用铁盐作为混凝沉淀药剂.污水中常见物质对紫外线的吸收特性见表17,表17 污水中常见物质对紫外线的吸收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