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监督检查第三十一条 市和区 县、市、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对城乡规划的编制,审批 实施、修改和相关建设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第三十二条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编制,审批、修改城乡规划、审批建设项目或者进行规划核实的,由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其撤销或者直接予以撤销。并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 对有关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区。县.市 人民政府违反法律 法规规定编制。审批。修改城乡规划、对违法建设行为不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或者监督检查不力的 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报市人民政府 由市人民政府决定撤销或者责令履行职责、对有关责任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三条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对建设项目的下列事项进行监督检查。一.建设工程是否经规划许可、二.建设工程是否按照规划许可内容进行建设。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公示牌设置是否符合规定 四、建设工程是否经过规划核实,五.依法应当监督检查的其他事项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违法建设情况出具监督检查意见,作为城乡规划行政处罚的依据,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被检查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如实提供情况和必要的资料.不得拒绝和阻挠.检查人员应当为被检查对象保守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第三十四条.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对违反城乡规划法律。法规进行建设.编制 设计。施工,测绘.监理,勘探的单位或者个人建立不良信用档案.及时将不良信用信息通报工商.税务,金融及资质审查部门、第三十五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城乡规划的实施情况、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城乡规划的实施情况,第三十六条,市、县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通过执法检查,工作视察 听取专项工作报告等形式对城乡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必要时可以作出决议 决定 第三十七条,市和区 县、市。以及乡,镇人民政府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城乡规划工作的公众参与制度 城乡规划的制定,实施.修改。应当充分征求公众和专家的意见,城乡规划方面的政府信息应当依法公开,第三十八条。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对举报或者控告,应当按照规定予以受理.进行核查、处理。并应当将结果告知举报人或者控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