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消毒、一般规定9。9。1 消毒工艺的选择应依据处理水量。原水水质,出水水质,消毒剂来源。消毒剂运输与储存的安全要求。消毒副产物形成的可能.净水处理工艺等 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消毒工艺可选择化学消毒,物理消毒以及化学与物理组合消毒,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常用的化学消毒工艺应包括氯消毒,氯胺消毒、二氧化氯消毒.臭氧消毒等、物理消毒工艺应为紫外线消毒、2.当使用液氯和液氨在运输和贮存方面受到较多限制时、经技术经济比较和安全评估后,可采用次氯酸钠和硫酸铵 3,液氯或次氯酸钠供应不便、消毒剂量需求不大的偏远地区小型水厂或集中式供水装置可采用漂白粉、漂白精等稳定型消毒剂 或是采用现场制备二氧化氯。次氯酸钠消毒剂的设备。4.采用紫外线消毒作为主消毒工艺时 后续应设置化学消毒设施,9,9,2 消毒工艺位置设置应根据原水水质、工艺流程和消毒方法等 并适当考虑水质的变化确定。采用化学消毒工艺时,消毒剂可在过滤后单点投加.也可在工艺流程中多点投加 采用紫外消毒工艺时。应设在滤后 9。9,3,化学消毒剂的设计投加量和紫外线设计剂量.宜通过试验并根据相似条件水厂运行经验按最大用量确定、出厂水消毒剂剩余浓度和消毒副产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有关规定。9,9。4.采用化学消毒时 消毒剂与水应充分混合接触,接触时间应根据消毒剂种类和消毒目标以满足CT值的要求确定,水厂有条件时、宜单独设立消毒接触池、兼用于消毒接触的清水池。内部廊道总长与单宽之比宜大于50,紫外线消毒应保证充分照射的条件,并选用使用寿命内稳定达到设计剂量的紫外线水消毒设备,9 9 5 消毒设备应适应水质.水量变化对消毒剂量变化的需要、并能在设计变化范围内精确控制剂量。消毒设备应有备用、9,9,6,消毒系统中所有与化学物接触的设备与器材均应有良好的密封性和耐腐蚀性.所有可能接触到化学物的建筑结构,构件和墙地面均应做防腐处理.液氯消毒.液氯和液氨氯胺消毒9.9,7。液氯消毒或液氯与液氨的氯胺消毒系统设计应包括液氯,液氨.瓶储存,气化,投加和安全等方面.9、9。8.当采用液氯与液氨的氯胺消毒时,氯与氨的投加比例应通过试验确定.可采用重量比3 1.6.1,9 9 9.水与氯,氨应充分混合.氯消毒有效接触时间不应小于30min,氯胺消毒有效接触时间不应小于120min 9,9,10,水厂宜采用全自动真空加氯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系统宜包括氯瓶岐管.气相或液相,工作和待命氯瓶岐管切换装置,蒸发器.必要时,真空调节器。真空加氯机.氯气输送管道。投加水射器和水射器动力水系统,2 氯库内在线工作氯瓶和在线待命氯瓶的连接数量均不宜大于4个 岐管切换装置与真空调节器宜设置在氯库内。3。当加氯量大于40kg、h时 系统中应设置蒸发器或采取其他安全可靠的增加气化量的措施、设置蒸发器时、氯瓶岐管应采用液相岐管、蒸发器与真空调节器应设在专设的蒸发器间内 4、投加水射器应安装在氯投加点处、加氯机与水射器之间的氯气输送管道长度不宜大于200m、水射器动力水宜经专用泵自厂用水管网或出厂总管上抽取加压供给,供水压力应满足水射器加注的需求,管道布置上应满足不间断供水要求,5,加氯机宜采用一对一加注的方式配置,当1台加氯机同时服务1个以上加注点时。每个加注点的设计加注量应一致,水射器后的管道宜同程布置,同时服务的加注点不宜超过2个,6.加氯机及其管道应有备用、当配有不同规格加氯机时,至少应配置1套最大规格的公共备用加氯机.7.加氯机应能显示瞬间投加量.9,9,11。采用漂白粉或漂粉精消毒时,应先配制成浓度为1,2,的澄清溶液,再通过计量泵加注.原料储存。溶液配制及加注系统可按本标准第9。3节的有关规定执行.9,9。12、水厂宜采用全自动真空加氨系统。除可不设蒸发器外 系统的基本组成,配置与布置要求与全自动真空加氯系统相同.当水射器动力水硬度大于50mg L时.应采取防止和消除投加口结垢堵塞的措施,采用直接压力投加氨气时,投加设备的出口压力应小于0。1MPa。当原水硬度大于50mg。L时,应采取消除投加口结垢堵塞的措施。9,9,13,加氯间和氯库、加氨间和氨库应设置在水厂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向,宜与其他建筑的通风口保持一定的距离,并应远离居住区,公共建筑、集会和游乐场所,9、9.14.所有连接在加氯岐管上的氯瓶均应设置电子秤或磅秤。采用温水加温氯瓶气化时,设计水温应低于40,氯瓶 氨瓶与加注设备之间应设置防止水或液氯倒灌的截止阀 逆止阀和压力缓冲罐,9,9 15,氯库的室内温度应控制在40。以内、氯、氨 库和加氯、氨 间室内采暖应采用散热器等无明火方式。散热器不应邻近氯.氨,瓶和投加设备布置 9 9,16,加氯.氨。间、氯.氨.库和氯蒸发器间应采取下列安全措施.1,氯库不应设置阳光直射氯,氨 瓶的窗户。氯库应设置单独外开的门,不应设置与加氯间和氯蒸发器间相通的门 氯库大门上应设置人行安全门.其安全门应向外开启,并能自行关闭 2,加氯,氨 间,氯。氨 库和氯蒸发器间必须与其他工作间隔开。并应设置直接通向外部并向外开启的门和固定观察窗.3、加氯、氨,间,氯 氨,库和氯蒸发器间应设置低。高检测极限的泄漏检测仪和报警设施、4、氯库.加氯间和氯蒸发器间应设事故漏氯吸收处理装置,处理能力按1h处理1个满瓶漏氯量计 处理后的尾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的有关规定 漏氯吸收装置应设在临近氯库的单独房间内.氯库、加氯间和氯蒸发器间的地面应设置通向事故漏氯吸收处理装置的吸气地沟,5,氯库应设置专用的空瓶存放区.6。加氨间和氨库的建筑均应按防爆建筑要求进行设计 房间内的电气设备应采用防爆型设备,9、9,17,加氯、氨,间、氯、氨。库和氯蒸发器间的通风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加氯,氨、间。氯,氨。库和氯蒸发器间应设每小时换气8次 12次的通风系统.2,加氯间、氯库和氯蒸发器间的通风系统应设置高位新鲜空气进口和低位室内空气排至室外高处的排放口,3,加氨间及氨库的通风系统应设置低位进口和高位排出口。4.氯。氨。库应设根据氯,氨.气泄漏量启闭通风系统或漏氯吸收处理装置的自动切换控制系统.9,9 18,加氯,氨、间。氯、氨.库和氯蒸发器间外部应设有室内照明和通风设备的室外开关以及防毒护具,抢救设施和抢修工具箱等.9、9,19、加氯 加氨管道及配件应采用耐腐蚀材料,输送氯和氨的有压部分管道应采用特殊厚壁无缝钢管、加氯。氨,间真空管道及氯、氨,水溶液管道及取样管等应采用塑料等耐腐蚀管材,9.9、20,氯瓶和氨瓶应分别存放在单独的仓库内.且应与加氯间.或氯蒸发器间.和加氨间毗连,液氯、氨 瓶库应设置起吊机械设备,起重量应大于满瓶重量的一倍以上,库房的出入口要便于瓶的装卸进出,液氯。氨、库的储备量应按当地供应.运输等条件确定,城镇水厂可按最大用量的7d.15d计算,二氧化氯消毒9 9,21、二氧化氯应采用化学法现场制备后投加 二氧化氯制备宜采用盐酸还原法和氯气氧化法,9.9、22、二氧化氯设计投加量的确定应保证出厂水的亚氯酸盐或氯酸盐浓度不超过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规定的限值,9、9。23。二氧化氯消毒系统应采用包括原料调制供应,二氧化氯发生 投加的成套设备,发生设备与投加设备应有备用 并应有相应有效的各种安全设施 二氧化氯消毒系统中的储罐。发生设备和管材均应有良好的密封性和耐腐蚀性.在设置二氧化氯消毒系统设备的建筑内。所有可能与原料或反应生成物接触的建筑构件和墙地面应做防腐处理、9,9,24、二氧化氯与水应充分混合 消毒接触时间不应少于30min,9。9 25,制备二氧化氯的原材料氯酸钠.亚氯酸钠和盐酸,氯气等严禁相互接触、必须分别贮存在分类的库房内 贮放槽应设置隔离墙、9.9、26.二氧化氯发生与投加设备应设在独立的设备间内 并应与原料库房毗邻且设置观察原料库房的固定观察窗、9,9.27 二氧化氯消毒系统的各原料库房与设备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各个房间应相互隔开、室内应互不连通、2,各个房间均应设置直接通向外部并向外开启的门、外部均应设室内照明和通风设备的室外开关以及放置防毒护具,抢救设施和抢修工具箱等,3.氯酸钠、亚氯酸钠库房建筑均应按防爆建筑要求进行设计。4,原料库房与设备间均应有保持良好通风的设备 每小时换气应为8次、12次 室内应备有快速淋浴 洗眼器、氯酸钠。亚氯酸钠库房应有保持良好干燥状态的设备。盐酸库房内应设置酸泄漏的收集槽 氯瓶库房设计应符合本标准第9.9,14条。第9.9。18条的有关规定,5。二氧化氯发生与投加设备间应配备二氧化氯泄漏的低。高检测极限检测仪和报警设施,并室内应设喷淋装置,9.9.28.二氧化氯制备的原料库房储存量可按不大于最大用量10d计算 次氯酸钠氯消毒,次氯酸钠与硫酸铵氯胺消毒9。9,29。采用次氯酸钠氯消毒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可采用商品次氯酸钠溶液或采用次氯酸钠发生器通过电解食用盐现场制取,采用硫酸铵溶液加氨进行氯胺消毒时 宜采用商品硫酸铵溶液,氯和氨的投加比例及消毒接触时间应按本标准第9、9.8条和第9、9、9条执行 9、9、30,商品次氯酸钠溶液原液浓度约10,有效氯、时、储存浓度宜按5,有效氯,考虑,储备量宜按储存浓度和最大用量的7d左右计算。商品硫酸铵溶液可采用7,8、有效氨,原液储存和直接投加,当投加量较小时,可进行1,1。1、3稀释后储存并投加.储备量可按储存浓度和最大用量的7d 15d计算,9.9、31.次氯酸钠和硫酸铵溶液的溶液池可兼做投加池 不宜少于2个 次氯酸钠和硫酸铵溶液池均应做防腐处理,有条件时.可按本标准第9,3.4条的规定采用化学储罐作为溶液池 次氯酸钠和硫酸铵溶液可在室内或室外储存.应单独储存.当次氯酸钠和硫酸铵溶液储存在同一建筑内时,应分别设在不同的房间内.且储液池、罐 放空系统不应相通,并应各自接至室外独立的废液处理井、当在室外储存时、两种溶液的储液池不应共用公共池壁.应单独设储液池 罐 且不应相邻布置、放空系统不应相通、并应各自接至独立的废液处理井.气温较高地区宜设置在室内或室外地下 9。9 32.次氯酸钠,硫酸铵溶液投加系统的设计可按本标准第9、3。6条的第1款、第3款执行.当投加设备处在同一建筑内时,应分别设在不同的房间内 且室内加注管道不应在同一管槽或空间内敷设.9.9 33,次氯酸钠和硫酸铵溶液的投加间、储存间应设置每小时换气8次,12次的机械通风设备、室内可能与次氯酸钠和硫酸铵溶液接触的建筑构件和墙地面应做防腐处理。在房间出入口附近应至少设置一套快速淋浴 洗眼器,9,9.34。次氯酸钠发生投加系统的设计应采用包括盐水调配.盐水储存。次氯酸钠发生,投加、储存,风机等的成套设备,并应有相应有效的各种安全设施、9 9、35。对于大型或重要性较高的水厂 在采用制用次氯酸钠时,原盐溶解和次氯酸钠发生系统宜设置2组以上的、宜有20 30。的富裕能力。次氯酸钠制成溶液储存容量宜按12h。48h最大用量设置 9 9,36、次氯酸钠发生系统的原料储备量可按平均投加量的5d,10d计算.贮藏面积计算时、堆放高度可按1,5m 2 0m计,次氯酸钠发生系统的盐水每日配置次数不宜大于2次.并宜采用自动化程度配置较高的装置、9.9 37、次氯酸钠发生器上部应设密封罩收集电解产生的氢气.罩顶应设专用高位通风管直接伸至户外,且出风管口应远离火种。不受雷击、次氯酸钠发生器所在建筑的屋顶不得有吊顶,梁顶无通气孔的下翻梁,9,9,38 次氯酸钠发生器及制成液储存设施的所在房间应设置每小时换气8次、12次的高位通风的机械通风设备。在房间出入口附近应至少设置一套快速淋浴,洗眼器。9,9。39.食用盐储存间内的起重设备,电气设备.门窗等均应采取耐高盐度的防腐措施,紫外线消毒9。9。40,紫外线消毒工艺的采用应根据原水水质特征,水处理工艺特点及出水水质的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9,9,41.当紫外线消毒作为主要消毒工艺时.紫外线有效剂量不应小于40mJ,cm2,9、9,42,紫外线水消毒设备应采用管式消毒设备,9、9 43,紫外线消毒工艺应设置于过滤后 且应设置超越系统,9 9 44 应根据待消毒水的处理规模.用地条件。原水水质特征、进入紫外线水消毒设备的进水水质,经济性 合理性、管理便利性等情况,合理确定紫外灯类型.紫外线水消毒设备的数量和备用方式,9,9.45,管式消毒设备的选型应根据适用的流速与消毒效果。结合水头损失综合考虑确定 管式消毒设备本身水头损失宜小于0.5m,管路系统的设计流速宜采用1 2m s.1、6m.s、9.9 46 管式消毒设备间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平面布置可平行布置、也可交错布置.水平间距应满足紫外灯管抽检的要求、2、高程布置宜避免局部隆起积气,3。消毒设备前后宜保持一定长度的直管段.前部直管段长度不应小于消毒设备管径的3倍.后部直管段长度宜大于消毒设备管径的3倍。4,每台消毒设备前后直管段上应设置隔离阀门,前部管段的高点应设置排气阀.5、每台消毒设备前宜设置流量计。6、设备间宜设置起重机 9。9,47 紫外线灯套管的清洗方式应根据水质情况 使用寿命 维护管理等选择化学。机械或两者结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