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滨海新区规划加快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有利于提升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实施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有利于探索新时期区域发展的新模式。因此 科学规划滨海新区的发展建设 是本次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重点 滨海新区包括塘沽 汉沽,大港三个行政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 天津港区以及东丽区,津南区的部分区域,陆域总面积约为2270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科技人才密集 产业基础雄厚.交通通讯便捷,综合优势明显 在我市城市发展过程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 已经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将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共同作为城市主要发展地区。分工协作.各有侧重,共同承担城市的综合职能,中心城区是城市的行政文化中心。商贸服务中心、是滨海新区的依托,是反映中国近代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综合性服务职能,中心城区以提高城市要素的承载能力为主 为全市和新区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服务保障、按照国家总体发展战略要求.总体规划、确定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是、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 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总体规划,明确 以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中心 汉沽新城和大港新城为两翼的组团式布局结构 依托京津塘高新技术产业带,天津港等、重点建设先进制造业产业区,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区,中心商务商业区 滨海化工区、海港物流区,临空产业区,海滨休闲旅游区等七个产业功能区 此外、结合建港造陆.科学论证,规划建设临港产业区、各城区与组团间用生态保护区和生态廊道隔离、构建宜居的生态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市域对外交通体系 构筑滨海新区。十横六纵.骨架路网。形成滨海新区与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方便快捷的交通联系。努力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世界先进的开放型。创新型、多功能型现代化的经济新区,社会新区。生态新区和综合改革试验区。通过改革开放.科技创新 产业集聚,功能辐射。逐步实现滨海新区的定位。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生产力.提高单位面积的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率.实现人与自然 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增强区域服务功能.更好地带动天津发展,服务和带动环渤海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在滨海新区范围内构建 一轴 一带 三城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一轴、即沿海河和京津塘高速公路的城市发展主轴,一带、即东部滨海城市发展带,三城区 即滨海新区核心区 汉沽新城和大港新城,滨海新区的核心区.以科技研发转化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 增强为港口服务的职能,积极发展商务、金融,物流.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提升城市的综合功能,发展成为特色突出的海滨城市,汉沽新城是东部滨海发展带北部的重要节点.建设成为环渤海地区的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基地.积极发展新兴海洋产业,包括现代海洋渔业、逐步成长为中等海滨城市,大港新城是东部滨海发展带南部的重要节点。国家级石化基地、重点发展石油化工产业,建设成为现代化石油化工基地和原油,成品油集散中心,高等教育及产业技术研发基地。努力建设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中等海滨城市。规划到2020年、滨海新区常住人口规模为300万人.城镇人口规模为290万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510平方公里.其中,滨海新区核心区规划面积270平方公里。城镇建设用地面积166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