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建筑物退让6,1 沿用地红线和沿城市道路 公路。河道.铁路 轨道交通两侧以及电力线路保护区范围内的建筑物、其退让距离应符合本章规定.并同时符合消防,环保.防汛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6.2 沿用地红线的建筑物,其后退用地红线距离按以下规定控制.但退让距离小于消防间距时。应按消防间距的规定控制,6,2,1各类建筑的退让距离.按下表规定的建筑物高度的倍数控制,但不得小于最小距离、表6.1 各类建筑的最小退线距离,退线建筑类别,距离建筑朝向。居住建筑.非居住建筑 建筑物高度的倍数,最小距离 米 建筑物高度的倍数.最小距离 米 主要朝向 低层.0、5H4、4多层.0。5H6。6高层,0,25H130、2H12,次要朝向.低层 0,25H3。按消防间距,多层。0 25H4,按消防间距.高层。0。2H12,6,5,注.建筑山墙宽度大于16米的。其退线距离按主要朝向退线距离控制.6、2.2 红线外是居住建筑的,除须符合6,2.1条项退让距离的规定外.须同时符合第五章建筑间距的有关规定.6。2。3,红线外是公共绿地的。各类建筑的最小退让距离按照6、2.2条居住建筑的退线距离控制。且建筑高度应同时符合第七章的有关规定,6,2.4。地下建筑物的退让间距。不小于地下建筑物深度.自室外地面至地下建筑物底板的底部的距离,的0、7倍,按上述退让间距退让边界.或后退道路规划红线距离要求确有困难的,应采取技术安全措施和有效的施工方法.经相应的施工技术论证部门评审.并由原设计单位签字认定后,其距离可适当缩小、但其最小值应不小于3米,且围护桩和自用管线不得超过用地红线 相邻新建高层商业办公建筑地下室按规划应设置连接通道的 通道宽度不小于4米.净高度不小于2,8米、并由相关建设单位负责实施各自基地的通道部分、6 3.沿城市道路两侧新建,改建建筑、除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另有规定外、其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不得小于表6,2所列值 并同时符合第五章建筑间距的有关规定,表6、2、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距离后退距离、米,道路红线宽度,米 建筑高度 米。H,2424,H、50H 50D 15381215.D、25481225 D,406101240,D.508101550 D.60101518,601518206,4。新建影剧院,游乐场。体育馆,展览馆 大型商场等有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多,低层建筑 含高层建筑裙房 其面临城市道路的主要出入口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除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另有规定外.不得小于10米 并应留出临时停车或回车场地.6 5,道路交叉口四周的建筑物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在满足前款规定及道路交叉口视距要求的基础上、多,低层建筑退线距增加3米、高层建筑退线距增加5米 均自道路规划红线直线段与曲线段切点的连线算起.6、6、建筑物的围墙 基础,台阶、管线.阳台和附属设施、不得逾越道路规划红线.在规定的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内,不得设置零星建筑物,雨蓬 阳台。招牌.灯饰等可外挑.但其离室外地面的净空高度不得小于3米.6、7、沿河道规划蓝线 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长期保留的河道规划线,两侧新建.扩建建筑物,其后退河道规划蓝线的距离除有关规划另有规定外、不得小于6米,6。8、沿铁路两侧新建,扩建建筑工程,应符合以下规定.6、8 1,铁路干线两侧的建筑工程与轨道中心线的距离不得小于20米 铁路支线,专用线两侧的建筑工程与轨道中心线的距离不得小于15米.铁路两侧的围墙与轨道中心线的距离不得小于10米,围墙的高度不得大于3米.6,8、2,铁路两侧的高层建筑。高大构筑物、水塔,烟囱等.危险品仓库和厂房与轨道中心线的距离须经铁路主管部门审核后确定、6、8.3,在铁路道口附近进行建设的。须符合铁路道口管理的有关规定、6、9 在电力线路保护区范围内.不得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6,9.1、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指导线边线向外侧延伸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6,9,1 1.一般地区沿架空电力线路两侧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 其后退线路中心线距离除有关规划另有规定外,不得小于以下距离,500千伏,30米,220,千伏、20米,110、千伏.12,5米,35.千伏。10米 6、9、1 2 中心城和郊区城镇人口密集地区 沿架空电力线路两侧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 其后退线路中心线距离应符合电力管理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