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混凝土砌块砌体构件.承载力计算10,3 1、混凝土砌块砌体沿阶梯形截面破坏的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fvE ζNfv、10,3 1 式中.fvE,砌体沿阶梯形截面破坏的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 fv 非抗震设计的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ζN.砌块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 应按表10,3,1采用 表10 3.1。砌块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注 σ0为对应于重力荷载代表值的砌体截面平均压应力 10,3,2、设置构造柱和芯柱的混凝土砌块墙体的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 可按下式验算 Vb.1。γRE,fvEA 0,3ft1Ac1.0 3ft2Ac2,0,05fy1As1,0 05fy2As2,ζc,10、3,2.式中,ft1。芯柱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t2,构造柱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Ac1.墙中部芯柱截面总面积.Ac2、墙中部构造柱截面总面积、Ac2、bh,As1,芯柱钢筋截面总面积,As2 构造柱钢筋截面总面积。fy1.芯柱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fy2,构造柱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ζc 芯柱和构造柱参与工作系数,可按表10,3 2采用 表10 3,2,芯柱和构造柱参与工作系数,注 灌孔率指芯柱根数。含构造柱和填实孔洞数量。与孔洞总数之比.10.3。3 无筋混凝土砌块砌体抗震墙的截面抗震受压承载力。应按本规范第5章计算的截面非抗震受压承载力除以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进行计算、构造措施10 3.4 混凝土砌块房屋应按表10、3.4的要求设置钢筋混凝土芯柱。对外廊式和单面走廊式的房屋,横墙较少的房屋,各层横墙很少的房屋,尚应分别按本规范第10,2。4条第2。3。4款关于增加层数的对应要求.按表10,3、4的要求设置芯柱.表10。3,4,混凝土砌块房屋芯柱设置要求,注,1,外墙转角,内外墙交接处。楼电梯间四角等部位、应允许采用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替代部分芯柱,2.当按10 2 1条第2、4款规定确定的层数超出表10,3,4范围 芯柱设置要求不应低于表中相应烈度的最高要求且宜适当提高 10,3,5。混凝土砌块房屋混凝土芯柱、尚应满足下列要求、1,混凝土砌块砌体墙纵横墙交接处 墙段两端和较大洞口两侧宜设置不少于单孔的芯柱,2。有错层的多层房屋、错层部位应设置墙,墙中部的钢筋混凝土芯柱间距宜适当加密、在错层部位纵横墙交接处宜设置不少于4孔的芯柱、在错层部位的错层楼板位置尚应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3 为提高墙体抗震受剪承载力而设置的芯柱,宜在墙体内均匀布置,最大间距不宜大于2、0m 当房屋层数或高度等于或接近表10、1、2中限值时.纵.横墙内芯柱间距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底部1、3楼层横墙中部的芯柱间距 7。8度时不宜大于1.5m,9度时不宜大于1。0m,2,当外纵墙开间大于3.9m时.应另设加强措施、10。3,6。梁支座处墙内宜设置芯柱 芯柱灌实孔数不少于3个。当8.9度房屋采用大跨梁或井字梁时、宜在梁支座处墙内设置构造柱.并应考虑梁端弯矩对墙体和构造柱的影响,10,3、7,混凝土砌块砌体房屋的圈梁,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要求外。尚应符合下述构造要求。圈梁的截面宽度宜取墙宽且不应小于190mm,配筋宜符合表10 3.7的要求、箍筋直径不小于6 基础圈梁的截面宽度宜取墙宽,截面高度不应小于200mm.纵筋不应少于414.表10 3 7.混凝土砌块砌体房屋圈梁配筋要求10,3。8,楼梯间墙体构件除按规定设置构造柱或芯柱外.尚应通过墙体配筋增强其抗震能力,墙体应沿墙高每隔400mm水平通长设置4点焊拉结钢筋网片、楼梯间墙体中部的芯柱间距、6度时不宜大于2m.7 8度时不宜大于1,5m。9度时不宜大于1、0m 房屋层数或高度等于或接近表10,1 2中限值时 底部1.3楼层芯柱间距适当减小,10、3、9 混凝土砌块房屋的其他抗震构造措施 尚应符合本规范第10,2节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有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