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污水处理与再生水利用第二十四条 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应当与运营单位签订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维护运营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合同示范文本由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制定.运营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以及维护运营合同进行维护运营,定期向社会公开有关维护运营信息、接受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第二十五条.运营单位应当保证出水水质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在出现进水水质和水量发生重大变化可能导致出水水质超标 或者发生影响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安全运行的突发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措施、组织抢修,并同时向城镇排水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城镇排水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核查处理,经核查。确因进水水质和水量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出水水质超标的,有关部门依法行使行政裁量权时,应当将其作为从轻,减免的情形,因进水水质超标给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造成损失的,其运营单位有权依法进行追偿。第二十六条 运营单位或者污泥处理处置单位应当安全处理处置污泥,保证处理处置后的污泥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对产生的污泥以及处理处置后的污泥去向,用途 用量等进行跟踪,记录。并向城镇排水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倾倒、堆放 丢弃 遗撒或者以其他方式处置污泥.第二十七条、运营单位不得擅自停运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因检修等原因需要停运或者部分停运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应当于九十个工作日前向城镇排水主管部门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因构筑物 建筑物和设备老化需检修、维护的。尽量合理安排检修.因事故或者突发事件无法保证出水水质正常达标的 应当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于二十四小时内向城镇排水主管部门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第二十八条,排水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污水处理费,对不按照规定缴纳污水处理费的单位和个人 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应当依法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 向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排放污水,缴纳污水处理费的排水单位和个人。不再缴纳排污费,第二十九条,污水处理费应当纳入当地人民政府财政预算管理.专项用于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行 污泥处理处置和污水处理费代征手续费支出。不得挪作他用.支付代征手续费的具体办法由当地财政部门制定、污水处理费的收费标准不应当低于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营的成本,征收标准低于成本的应当逐步调整到位、因特殊原因。收取的污水处理费不足以支付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营的成本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补贴。污水处理费的收取、使用情况依法向社会公开。第三十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出水水质和水量进行监督检查.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应当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 考核办法由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制定,第三十一条.鼓励城镇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再生水实行有偿使用。鼓励成立再生水经营企业,工业生产。城市绿化。道路清扫 车辆冲洗,建筑施工以及生态景观等,应当优先使用再生水、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水资源。水环境状况以及再生水利用需求。合理确定再生水利用的规模 制定促进再生水利用的保障措施、再生水纳入非常规水资源统一配置.水利主管部门应当在核定用水计划指标时,对再生水利用工作提出指导意见,第三十二条,进行再生水利用应当符合再生水相关规范和标准,配套建设再生水输水管网。加压泵站等再生水利用设施、并为再生水利用设施设置明显标志,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从事下列行为,一、将再生水与供水管网连接.二,擅自改动。操作公共再生水利用设施、三。擅自改变再生水用水性质和用途,或者擅自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转供再生水.四,未经再生水运营单位同意 在公共再生水管网上直接取水、或者绕过计量装置直接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