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穿通绝缘距离26、1。总则。器具输入插座和连接器的结构应使电气间隙 爬电距离和固体绝缘足够承受器具可能经受的电气应力,在与重量啮合式器具输入插座啮合及不与之啮合的情形下对重量啮合式连接器进行试验.是否合格 通过26。2,26,4的要求和试验来检查,注、本要求和试验以GB。T 16935、1,2008为基础,从该标准可得到更多信息、对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和固体绝缘的评定应分别进行.26 2。电气间隙、26 2。1.电气间隙不应小于表3中的规定值,并考虑表4过压类别对应的额定脉冲电压的影响。器具输入插座和连接器属于,类过压类别。注,GB。T 16935、1、2008给出了关于过压类别的信息 小于表3所规定值的电气间隙不允许用作基本绝缘.是否合格、通过观察和测量来检查。在装配时可拧紧到不同位置的部件.如六角螺母之类和可活动部件要被置于最不利的位置上 当测量时。施加一个力于裸露导线和可触及表面以尽量减少电气间隙,该力如下 对裸露导线。为2N,对可触及表面。为30N.该力通过GB。T.16842。2008的B型试验探针施加、狭孔假定为被金属平板盖住,测量电气间隙的方法按GB。T,16935,1.2008规定和本部分的图1进行,26.2、2.基本绝缘的电气间隙应足够承受正常使用期间出现的过压.考虑额定脉冲电压。表3的数值适用、注 过压可能来源于外部电源或开关动作 是否合格、通过测量来检查.26,2 3 附加绝缘的电气间隙应不小于表3对基本绝缘的规定值.是否合格.通过测量来检查、26、2.4,加强绝缘的电气间隙应不小于表3对基本绝缘的规定值、但以使用下一个更高等级的额定脉冲电压值作为基准.注 对于双重绝缘,当在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之间无中间导电部件时,电气间隙通过带电部件和可触及表面测量 且该绝缘系统认为是加强绝缘,是否合格,通过测量来检查,26、2、5。对于功能性绝缘。表3中的数值适用,是否合格。通过测量来检查。26,3,爬电距离。26,3,1,器具输入插座和连接器的结构应使其爬电距离不小于与其工作电压相应的值,并考虑其材料组和污染等级.注1、连接到中性线部件的工作电压值与连接到相线部件的工作电压值相同,适用2级污染,除非、采取了预防措施保护绝缘.此时适用1级污染。绝缘经受导电性污染.此时适用3级污染.注2 GB,T、16935、1.2008给出了污染等级的解释,注3,4级污染不适用于器具耦合器.是否合格 通过测量来检查、注4.测量爬电距离的方法按GB,T,16935。1、2008规定进行.在装配时可拧紧到不同位置的部件.如六角螺母之类和可活动部件要被置于最不利的位置上,当测量时,施加一个力于裸露导线和可触及表面以尽量减少爬电距离.该力如下,对裸露导线.为2N.对可触及表面、为30N,该力通过GB,T、16842 2008的B型试验试具施加.由GB.T,16935,1。2008的4,8,1 3给出的材料组与相比电痕化指数.CTI,值之间的关系.如下所示,材料组,600、CTI。材料组、400,CTI,600,材料组,a.175、CTI。400。材料组,b,100,CTI,175、这些CTI值根据GB,T、4207。2012使用溶液A得到.如果不知道材料的CTI值,按附录C在规定的CTI值进行耐电痕化指数 PTI。试验。以确定材料组,注5 GB T、4207 2012的相比电痕化指数 CTI,试验、其设计是为了在该试验条件下比较各种绝缘材料的性能 即含水污染物液滴落在引起电解传导的水平表面上.它给出了定性的比较、但在绝缘材料有形成电痕化的倾向时。它也给出了定量的比较 即相比电痕化指数,注6、GB,T。16935。1 2008给出了爬电距离的评定程序。26。3 2,基本绝缘的爬电距离不应少于表5的规定值,对于玻璃 陶瓷和其他不会发生电痕化的无机绝缘材料,爬电距离不必大于相应的电气间隙.是否合格、通过测量来检查,26,3 3、附加绝缘的爬电距离应至少为表5对基本绝缘的规定值 注.对于附加绝缘 表5中的注不适用,是否合格,通过测量来检查.26、3、4。加强绝缘的爬电距离应至少为表5对基本绝缘的规定值的2倍,注。对于加强绝缘.表5中的注不适用,是否合格,通过测量来检查 26、3 5。功能性绝缘的爬电距离不应小于表5的规定值,26、4,穿通绝缘距离,对于附加绝缘 固体绝缘厚度至少应为1mm,对于加强绝缘、固体绝缘厚度至少应为2mm 注、这并不意味着该厚度仅仅指固体绝缘材料的厚度 它可由固体绝缘材料加上一层或多层的空气组成,下列情况。本要求不适用,对附加绝缘.如果至少由2层组成.若每层都经受住15 3规定的电气强度试验。对加强绝缘,如果至少由3层组成,若其中任意两层一起均能经受住15。3的电气强度试验.在这种情况下.各层应不能由云母或类似片状材料组成.各层应尽可能粘结在一起,只要在粘结之前能够将其分开单独试验就可以了,是否合格 通过观察和试验来检查、固体绝缘的厚度可以较小.前提是固体绝缘的易触及部件、应有足够的强度防止锐利工具的刺穿 对绝缘进行下述试验。以确定其是否合格 如果附加绝缘厚度不少于1mm、并且加强绝缘厚度不少于2mm。则不进行该试验,在绝缘温度上升至第21章测得的温度。然后.使用坚硬的钢针对绝缘表面进行刮蹭 其针头端部为40.的圆锥形,尖端圆周半径为、0,25、0 02,mm 针头保持在与水平面80,85.施加,10,0、5,N的轴向力。针头沿绝缘表面以大约20mm、s的速度滑行.进行刮蹭、要求进行两行平行的刮蹭,其间要保证留有足够的空间不致互相影响,其覆盖长度约达到绝缘总长度的25 转90,再进行两行与之相似的刮蹭、但它们与前两行刮蹭不可相交。用GB。4706 1.2005图7所示的试验指甲加以大约10N的力于已被刮蹭的表面进行试验.不出现如材料分离之类的进一步损坏.试验后。绝缘应经受住15,3的电气强度试验。然后。使用坚硬钢针施加一个,30、0,5.N的垂直力于绝缘表面的一个未刮蹭部位,以该钢针为一个电极对绝缘进行15 3的电气强度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