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冲击式机器基础6 1、锻锤基础,一般规定6,1 1.缎锤基础的设计宜符合下列规定,1、锻锤基础可采用梯形或台阶形的整体大块式基础,2.当地基土为软弱土或锻锤基础外形尺寸受限制时,宜采用砧座隔振基础或人工地基,6。1,2 砧座垫层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由方木或胶合方木组成的木垫 宜选用材质均匀 耐腐性较强的一等材、并应经干燥及防腐处理.其树种以及力学性能参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标准 GB.50005的规定采用,2,本垫的材质应符合下列规定,1,横放木垫可采用TB20,TB17、对于不大于1t的锻锤亦可采用TB15。TC17,TC15,2 竖放木垫可采用TB15,TC17。TC15。3,竖放木垫下的横放木垫可采用TB20、TB17。4,木材表层绝对含水率、当采用方木时不宜大于25,当采用胶合方木时不宜大于15,3。对于不大于5t的锻锤可采用橡胶垫 橡胶垫可由普通运输胶带或普通橡胶板组成.含胶量不宜低于40 肖氏硬度宜为65Hs,胶种和材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胶种宜采用氯丁胶、天然胶或顺丁胶 2。当锻锤使用时间每天超过16h时。宜选用耐热橡胶带、板,3、运输胶带的力学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耐热输送带,HG,2297的有关规定,普通橡胶板的力学性能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用橡胶板,GB.T。5574的有关规定。振动计算6,1、3。锻锤基础顶面竖向振动位移。振动加速度和固有圆频率。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uz 锻锤基础的竖向振动位移.m.az,锻锤基础的竖向振动加速度,m s2.ημ.振动位移调整系数。ηλ、频率调整系数 ωnz.锻锤基础的竖向振动固有频率。rad、s Kz,天然地基抗压刚度、kN。m。当为桩基时采用Kpz。G、基础。砧座、锤架及基础上回填土的总重量 kN.当为桩基时、应包括桩和桩间土参加振动的当量重量,其值可按本标准第3、4、19条的规定进行换算,Go.落下部分的实际重量,kN,ψe,冲击回弹影响系数,vo.落下部分的最大速度。m s,6、1.4、振动位移调整系数和频率调整系数可按下列规定取值,1,除岩石外的天然地基.振动位移调整系数可取0 6,频率调整系数可取1,6。2。桩基的振动位移调整系数和频率调整系数可取1,0,6,1,5 冲击回弹影响系数可按下列规定取值.1、模锻锤模锻钢制品时.可取0 5s、m1.2、模锻有色金属制品时 可取0,35s。m1 2.2 自由锻锤可取0。4s。m1,2、6 1.6.锻锤落下部分的最大速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单作用的自由下落锤。可按下式计算,2.对于双作用锤.可按下式计算 3.当给出锻锤最大打击能量时,应按下式计算.式中.H,落下部分最大行程.m,Po 气缸最大进气压力、kPa、Ao,气缸活塞面积.m2。E1、锤头最大打击能量 kJ 6。1.7,单臂锻锤基础的锤击中心,基础底面形心和基组重心宜位于同一铅垂线上。当不在同一铅垂线上时 锤击中心与基础底面形心应对准,且锤击中心与基组重心的偏心距不应大于基础偏心方向边长的5.锻锤基础边缘的竖向振动位移可按下式计算。式中.uez、锤击中心 基础底面形心与基组重心不在同一铅垂线上时,锻锤基础边缘的竖向振动位移,m,eh一一锤击中心与基组重心的偏心距,m,bh.锻锤基础偏心方向的边长。m,6.1.8、垫层上砧座的竖向振动位移可按下式计算,式中,uzl,一垫层上砧座的竖向振动位移,m,do、砧座下垫层的总厚度。m,可按第6 1 9条的规定取值。Gh一一对模锻锤为砧座和锤架的总重量,对自由锻锤为砧座重量、kN。A1,砧座底面积、m2、6,1,9,砧座下垫层的总厚度不应小于表6.1、9的规定值,总厚度可按下式计算,式中。fc.垫层承压强度设计值.kN.m2.E.垫层的弹性模量.kN,m2.构造要求6、1。10、砧座下垫层的铺设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木垫横放并由多层组成时.上下各层应交迭成十字形、最上层沿砧座底面的短边铺设,每层木垫厚度不宜小于150mm。并应每隔0 5m,1,0m用螺栓将方木拧紧,螺栓直径可按表6,1。10采用.2 木垫竖放时,宜在砧座凹坑底面先横放一层厚100mm 150mm的木垫,然后再沿凹坑用方木立砌。并将顶面刨平。对小于0,5t锻锤可不放横向垫木 3 橡胶垫由一层或数层运输胶带或橡胶板组成。上下各层应顺条通缝迭放 并应在砧座凹坑内满铺。6.1、11,砧座垫层下基础部分的最小厚度应符合表6,1、11的规定,6 1 12、锻锤基础在砧座垫层下1 5m高度范围内,不得设置施工缝、砧座垫层下的基础上表面应一次抹平。不得做找平层。木垫下基础的水平向倾斜度不应大于1,橡胶垫下的水平向倾斜度不应大于0 5,6,1 13。基础的配筋应符合下列规定,1 砧座垫层下基础上部应配置水平钢筋网.钢筋直径宜为12mm,20mm.钢筋间距宜为100mm 150mm。伸过砧座凹坑内壁的长度.不宜小于50倍钢筋直径 钢筋网宜伸至基础外缘、钢筋网的层数可按表6、1。13采用、各层钢筋网的竖向间距宜为100mm.200mm,并宜按上密下疏的原则布置,最上层钢筋网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宜为30mm,50mm、2,砧座凹坑的四周应配置竖向钢筋网,钢筋间距宜采用100mm,250mm,当锻锤小于5t时 钢筋直径宜采用12mm,20mm,当锻锤不小于5t时。钢筋直径宜采用20mm。25mm 竖向钢筋宜伸至基础底面 3,基础的底面应配置水平钢筋网.钢筋间距宜为100mm.250mm。当锻锤小于5t时、钢筋直径宜采用12mm、20mm.当锻锤不小于5t时。钢筋直径宜采用18mm。25mm、4、基础及基础台阶顶面,砧座凹坑外侧面及不小于2t的锻锤基础侧面,应配置钢筋网 钢筋直径宜采用12mm,20mm。间距宜为150mm,250mm 5.不小于5t锻锤砧座垫层下的基础 应沿竖向配置水平钢筋网,钢筋直径宜采用12mm,20mm、水平间距不宜大于400mm 竖向间距不宜大于800mm 6、1,14,砧座凹坑与砧座.垫层的四周间隙中,应采用沥青麻丝填实,并应在间隙顶面50mm、100mm范围内用沥青浇灌,6.1,15,锻锤基础与厂房基础的净距不宜小于500mm,当同一厂房内有多台10t及以上的锻锤时 各锻锤基础中心线的距离不宜小于30m或采用隔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