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博物馆与馆藏文物.第三十五条、国有博物馆以及收藏文物的图书馆,档案馆等文物收藏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配备专门的库房.专职技术人员和安全设施.第三十六条.文物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力量对文物收藏单位收藏的文物进行鉴定,馆藏一、二级文物由省文物行政部门组织有关专家鉴定确认 馆藏三级文物由省文物行政部门或者其委托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组织有关专家鉴定确认.参与鉴定的专家不得少于三名.第三十七条、文物收藏单位应当建立严格的文物保护管理制度.对收藏的所有文物登记造册,区别等级.建立藏品档案,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备案 未经批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调取馆藏文物.省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全省一,二级文物藏品档案和其主管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馆藏文物档案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建立本行政区域内的馆藏文物档案。第三十八条,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收藏的珍贵文物 由省文物行政部门或者文物收藏单位所在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指定具备条件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代管,一.无专门文物库房的 二。安全防范能力达不到规定标准的 三,专业人员缺乏或者与藏品保管工作不适应的、四。有其他危及藏品安全的情形 非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可以委托具备条件的文物收藏单位代管 第三十九条 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之间因举办展览,科学研究等需借用馆藏一级文物的、应当经省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并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备案,借用馆藏二,三级文物的,应当将借用文物清单和藏品档案副本报省文物行政部门备案,借用其他馆藏文物的,应当报主管的文物行政部门备案。非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和其他单位举办展览需借用国有馆藏一级文物的 应当经省文物行政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批准 借用馆藏二,三级文物的、应当报省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借用其他国有馆藏文物的 应当报主管的文物行政部门批准、文物的借出单位和借用单位应当依法签订借用协议.明确文物现状,借用期限,用途以及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等事项 第四十条.因文物保护 科学研究等需要、对馆藏一级文物取样的.应当报省文物行政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对馆藏二级以下文物取样的 应当报省文物行政部门批准。第四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鼓励社会力量投资举办博物馆,社会力量投资举办博物馆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 二、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场馆,三 有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成系统的文物和其他藏品.四。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专业人员.五,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经费或者财产。六 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设施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四十二条.社会力量申请举办博物馆,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提交下列材料。一,举办博物馆申请书,二,藏品目录,三.场所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证明。四.经费来源证明或者验资报告.五,拟任负责人的基本情况。身份证明 六 有拟聘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的证明,七,博物馆章程草案,八 法律 法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文物行政部门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进行审查。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经批准举办的博物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登记手续后,方可对外开放,第四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社会力量举办的博物馆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